心理描写


本站公告

    超现实心理描写的对象是人类,而不是非人角色。是指人在面对超现实现象时的心理反应。它又可以分为两种,首先是普通人在面对超现实场面时的感受。所谓超现实场面,是指点并不存在的场面,或者虽然存在,但人类到目前为止,无法亲历的场面。

    比如,人类到目前为止从来没有登上过火星,所以,在科幻小说中描写人类面对火星表面景色,便属于超现实心理描写:“凡是登上火星的人,都有种特别的感觉:自己似乎并不是在一颗外星球上,而只是在撒哈拉沙漠的什么地方,橙红的天空和地表会马上消失在自己脚下,白云绿洲顷刻间就会出现在视野之中。

    ……

    站在温室之中,我忽然觉得周围空旷极了,仿佛置身于地球的原野中:天穹辽远,夜色幽暗,灯火在目光所极处飘动,西面青草与泥*香,蟋蟀和火虫共舞。我到达火星已经七天。但仅仅是第七天我就开始思念起地球来了。

    凌晨:《燃烧的星星》,《科幻大王》99、12从艺术角度看,超现实心理描写不仅要写得真,更要写得美。下面这段描写摘自刘慈欣的《带上她的眼睛》。主人公思念一个乘坐地航机失事,被永远困于地心的女科学工作者。这段描写的最后一句,堪称科学与艺术、真与美相结合的典范。它把地球物理学知识和主人公的深深思恋融化到了最后一个句子里:在以后的岁月中,我到过很多地方,每到一处,我都喜欢躺在那里的大地上。我曾经躺在海南岛的海滩上、阿拉斯加的冰雪上、俄罗斯的白桦林中、撒哈拉烫人的沙漠上……

    每到那个时刻,地球在我脑海中就变得透明了,在我下面六千多公里深处,在这巨大的水晶球中心,我看到了停汨在那里的“落日六号”地航飞船,感受到了从几千公里深的地球中心传出的她的心跳。我想象着金色的阳光和银色的月光透射到这个星球的中心,我听到了那里传出的她吟唱的<<月光>>,还听到她那轻柔的话音:“……多美啊,这又是另一种音乐了……”有一个想法安慰着我:不管走到天涯海角,我离她都不会再远了。刘慈欣《带上她的眼睛》,《科幻世界》99、10期还有一种超现实心理描写,是对变异人类,或者改造人的心理活动的描写。比如,在科幻经典《献给阿杰尔农的花》中,主人公通过手术,由弱智而超常,再复归于弱智。整篇小说就以自述报告的形式,描写了主人公的心理活动。王晋康在《失去它的日子》里,则用类似的手法,描写了正常人衰退到弱智,再恢复正常的过程。整个过程里到处都有超现实心理描写。

    在斯蒂芬。金的《死亡区域》里,主人公约翰尼经过几次重创,激活了大脑中沉睡的死亡区域,产生了预言能力。下面是一段关于他这种心理活动的描写。

    约翰尼从没感觉到这么强烈过,从没有。一切都同时向他涌来,就像可怕的火车全速穿过一条窄窄的隧道,车头上是一盏刺眼的前灯,这前灯知道一切,它的光刺穿了约翰尼。史密斯,就像一根针刺穿一个臭虫一样。他无处可逃,火车从他身上辗过,把他压得像一张纸一样平。

    他想尖叫,但叫不出来。

    有一个形象他无法摆脱,当蓝色滤光镜出现时。

    那就是格莱克。斯蒂尔森在宣誓就职。就职仪式由一个老人主持,老人的眼睛谦卑,胆怯,是一双田鼠的眼睛,这田鼠被一个伤痕累累的――老虎一一一肮脏的公猫抓住了。斯蒂尔森的一只手按在《圣经》上,一只手举起来。这是未来年代的事,因为斯蒂尔森的头发大部分都掉了。老人在说话,斯蒂尔森跟着他说。斯蒂尔森在说。

    蓝色滤光镜更深了,一点一点地盖住了东西,仁慈的蓝色滤光镜,斯蒂尔森的脸在蓝色后面……还有黄色……像老虎斑纹一样的黄色。

    他会做的,“所以上帝请帮助他。”他的脸庄严。平静,但他的胸中充满欢乐。因为有着一双胆怯的田鼠眼睛的人是美国最高法院院长。斯蒂芬。金《死亡区域》可以看出,作者使用了支离破碎的方式描写特异体验,而没有象描写普通心理活动那样,使用逻辑性的语言。其原因正在于这些心理是“普通人”难以把握和描述的。

    改造人中最常见的是人机合体,即一个人的肢体被机械物代替,仅留人的大脑进行支配。而这个大脑,是改造人与人类之间最后的纽带。张系国的《超人列传》是这个题材的代表作。下面这段描写,是小说中主人公斐人杰刚刚接受了移植手术后的心理感受:起初,一切都是黑暗。有罡风自四面八方吹来,呼啸着绕他旋转。他赤条条地和罡风搏斗,不知过了多少时候,终于精疲力竭,被风尾扫进无边的虚空里。风止了,呼啸声也远去他不再挣扎,便静静地憩息在虚空之中。然而无色无空无形无状的所在,也有无限的寂寞。他因此而惧怕了,却又失去争斗的对象,唯有畏缩地蜷伏着。

    然后开始有了光。他狂喜非常,奋力向光亮处前进。光照到黑暗里,黑暗却不接受光,反逐渐退缩到一角。有光明,有黑暗,世界便有了形状,他又听到有人呼喊他的名字。

    张系国《超人列传》在波佩斯库的《接近亚当》中,智慧接近于人的野人是故事里的重要角色。下面这段心理描写是关于野人的,也属于超现实心理描写。其中,野人眼里的“块茎”,其实是一架飞机。

    “200码之外,这位猎手的视力就会发生变化:景物仍然是清晰的,却没有了远近差别,似乎在那个无形界限之外的景物就无须他去了解了。

    不过今天,猎手不得不聚目凝神,向迷蒙的远方眺望,因为那边躺着一个与这些不速之客有关的怪东西。前一天他曾经看见过其中的两个,距离很近,一个皮肤白得出奇,另一个黑得像火烤过的树干。

    又有一个不速之客走近了那个大大的、像好吃的块茎一样的东西。块茎像包着一层露水一样闪闪发亮。这么毒的太阳竟也没把露水晒干。“波佩斯库《接近亚当》江苏译文出版社出版。

    象非人角色一样,科幻作家们进行超现实心理描写,有的目的在于探索科技问题,如特异功能,等等。但更多的则是在进行一种类似社会学的笔下实验:实验人类面对重大科学发现,或者技术发明时的心理活动。而就科幻小说的艺术价值而言,比单纯地描写新发明、新发现更重要的方面,正在于人类对它们的反应。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