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武侠文化热”


本站公告

    作为通俗文学艺术的一种――武侠的存在,是中国特有的历史和文化现象,它的出现及崛起,有其复杂的社会背景、文化和心理因素。当下,武侠文化似乎正出现一种热热闹闹的场面,说它是复兴或崛起也不为过,无论是武侠文学的创作或者是各种武侠电影电视的热炒,武侠出版、武侠网络小说大量的涌现等等,都凸现出这一趋势的迅猛发展。

    武侠题材影视热

    近几年,武侠题材影视似乎很热闹,一些制片商在商业利益的驱动下,聘请一些大师级导演、大腕明星,疯狂般地都痴迷起武侠片了,高投入、大制作地拍摄大量的武侠故事片,而且票房收入很高,电影界和其他文化传媒热炒一时,而且热浪一浪高过一浪,成为主流媒体关注的焦点。比如李安拍摄的《卧虎藏龙》,曾在奥斯卡上获得4项大奖,并且在世界各地的票房收入达到了1亿美元。前几年中央电视台制作的武侠电视剧《笑傲江湖》,收视率也相当高。大师级导演张艺谋,这几年也经营起武侠故事片了,他拍摄的《英雄》、《十面埋伏》等武侠电影,虽然遭到了来自不同方面的批评,但是这两部片子的票房收入还是很火爆的,观众每天爆满,电影院一片繁荣的景观。另外何平导演的《天地英雄》、徐克的《七剑》、陈凯歌的《无极》、周星驰的《功夫》等,一时间使武侠片充斥着整个电影市场。

    究竟是何原因让武侠片如此吃香,是何种原因让各位导演如此痴迷,又是何种原因让观众如此留连忘返?这里面肯定有其更深层次的渊源,有其存在的背景和社会历史条件。

    网络武侠的迅猛发展

    网络的发展已经影响到我们生活的各个层面,尤其是网络文学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它的波及面很广,对于年轻一代影响很大。网络的介入为武侠小说的发展也提供了一个广大的空间,让喜欢武侠的一族有了一个广阔的交流平台。现在网上创办的文学网站很多,这几年,武侠网站也随着时代的步伐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比如说《侠道网》、《龙的天空》、《幻剑书盟》等武侠网站。这些武侠文学网站为爱好武侠小说的作者和读者提供了一个广泛的交流平台。很多喜欢武侠文学的作者一方面是出于自己的爱好,一方面也是为了扩大自己的知名度,会将自己的作品发表在不同的文学网站,这种交流模式也为更多的喜欢武侠文学的读者提供了广阔的阅读空间。武侠网络高手沧月的《镜》在网站上点击率就达18万人次之多,庹政的作品《枪神?神枪》点击率也达7万人次。

    玄幻武侠作为武侠作品的一种延伸,这几年在年轻一代中广为流行,成为年轻人非常喜欢的武侠作品,它主要以表现新、奇、怪等情节来招徕读者,有的作品点击率甚至达几千万次,玄幻武侠作品的走俏,已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当然它能否拥有长久的生命力,还有待我们进一步观察。

    武侠出版热

    好像是跟潮似的(当然这里面还是有读者群、有市场的),这几年,出版界也出版了一系列武侠故事类的书籍、杂志、光碟。仅说期刊吧,湖北《今古传奇》出版的《今古传奇?武侠版》;河南省文联主办的《武侠故事》等等,一出炉都受到了读者的热烈欢迎,发行量猛增,一两年内都突破了十几万份,读者群大都是年轻人,它们成为期刊界的一大亮点,在期刊竞争比较激烈的今天,这种现象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关注。紧接着期刊市场也出现了大量的模拟版本,一时间武侠故事类杂志铺天盖地,充斥着书刊市场。奇幻、玄幻、异幻等武侠故事光碟,市场上到处都是,让人看着眼花缭乱。这种武侠热的现象值得我们去关注、去探究。

    武侠文化热的背后

    不论是电影电视的热播,或是网络武侠的热闹,武侠出版的繁荣,我想这里面最主要的原因是它们有赖以存在的市场和读者群,另外,还有一些条件也起到了推动作用。

    首先是商业化的炒作。商业化炒作是当今电影界非常重视的一个方面,它最直接的原因是能够给制片商带来高额利润的回报。当然名人效应是武侠电影电视能否带来这一高额利润的重要元素。名导演、名演员一个个闪亮登场,这对于那些追星族们来讲不能不说是一个巨大的诱惑。

    其次是和谐宽松的文化氛围,为文化发展的多元化提供了肥沃的土壤。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文化的发展也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多元现象,人们的思维和观念在不断地更新,只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又符合文化市场的发展规律,符合当今人们对文学艺术的审美要求,符合人民对不断变化、不断增长的精神生活多元化的需求,一切艺术表现形式也都能得到肯定。

    再次是民众的心理渴求。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也得到了世界的瞩目,民族自豪感和民族精神的张扬促使人们迫切需要一种张力、一种精神飞翔的强烈愿望:即呼唤英雄时代的到来。而武侠的艺术表现形式显然更易于这种精神的表达。但说到这里,我们也应该提到,武侠文化热的负面影响也不能不令人关注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