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入门】


本站公告

    爱好中华武术的朋友多苦入门难觅路。我们同样知道中华武术旁门甚多。根据我们的体悟,介绍常识一二,请变通了解,灵活运用。

    一.了解自我、体验生活

    我们人类自身是一种特殊的生物材料,有质量、重量,有体积、形状,有结构、性能,有强度、活性;我们人类自身是一座超级的工厂,有原材料,有产成品,有设计规范,有工艺流程,有分工明确的岗位,有协作愉快的团队;我们人类自身是一个微型的国家,有政府、军队,有民众、党派,有生产、流通,有分配、消费,有文化娱乐,有经济波动,有内忧外患,有天灾人祸,有兴衰,有顺逆。总之,我们人类是宇宙的全息模型。由认识人类自身,就可认识宇宙;必认识宇宙,方能认识人类自身。

    我们的身体:

    我们的身体有头颅、躯干、四肢,有毛发、皮肤、血肉、骨骼、内脏、神经、感官,有心、肺、胃、肠、肝、胆、脾、肾,有眼睛、耳、鼻、舌,有脑和脊髓。从前有许多人分不清心和脑,现在情况好多了。我们的身体是复杂变化的舞台。呼吸、循环、消化、排泄、运动、代谢、免疫、调节等过程共同构成我们的人体现象世界。

    我们的头脑:

    我们的头脑是心理活动的场所。神经系统的功能进化使我们人类有可能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我们的头脑能够思维、可以联想、善于学习、重在创新。

    我们的头脑制造道德规范、法律条文、神话故事、宗教传说。

    我们的头脑皆具备发明技术、欣赏艺术、崇尚科学、钟爱文学的可能。

    我们的骨骼:

    我们的骨骼约有二百零六块,为全身提供基架,具有赋形、持重、保护和运动等功能。骨骼的主干为脊柱。

    我们的骨骼分为颅骨、躯干骨、四肢骨三部。

    各骨端借软骨、韧带或关节连接起来。关节既能活动,又很牢固;组成关节的骨端上面覆盖一层关节软骨,可以缓冲运动时的震荡。关节周围有一由结缔组织构成的包囊,叫关节囊;关节囊是密封的,其内的腔隙叫关节腔。关节囊分两层:外层为致密的纤维层,内层为滑膜层,由薄而疏松的结缔组织构成;滑膜分泌滑液于关节腔中,可以减少关节运动时的摩擦。

    此外,某些关节的关节腔中还具有关节内韧带和关节内软骨(半月板或关节盘),使得骨的连接更为牢固。

    颅骨由二十三块大小和形状不同的骨组成,分为脑颅和面颅两部分。脑颅位于后上方,形成颅腔,保护脑髓;面颅位于前下方,形成面部的轮廓,并构成眶、鼻腔和口腔的骨性基础。

    躯干骨包括组成脊柱的二十四块单个的椎骨(颈椎七块、胸椎十二块、腰椎五块)、一块骶骨和一块尾骨及组成胸廓的十二对肋骨、肋软骨和一块胸骨。各椎骨间借椎间盘、韧带和椎间关节等连接成脊柱,椎管贯穿脊柱全长,内容脊髓。整个脊柱在前后方向上有四个弯曲,颈部向前凸,胸部向后凸,腰部向前凸,骶部向后凸,这些弯曲适应于人体的直立姿势,是在生长过程中相继出现的。

    上肢骨包括肩胛骨、锁骨、肱骨、尺骨、挠骨、腕骨八块(舟骨、月骨、三角骨、豌豆骨、大多角骨、小多角骨、头状骨、钩骨)、掌骨五块和指骨,它们分别组成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掌指关节和指关节。

    下肢骨包括髋骨(由髂骨、耻骨、坐骨构成)、股骨、髌、胫骨、腓骨、跗骨七块(距骨、跟骨、舟骨、第一、二、三楔骨、骰骨)、跖骨五块和趾骨,它们分别组成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跗跖关节、跖趾关节和趾关节。

    我们的骨骼是一个生活着的器官,有其生长、发展和衰老的过程,总在不断地新陈代谢。

    我们的肌肉:

    我们的肌肉是使骨骼运动的动力器官。全身骨骼肌有六百块左右,约占人体体重的百分之四十。

    每块肌肉由很多肌束集合而成,每一肌束又由无数肌纤维组成,肌肉表面被结缔组织包裹,叫肌外膜,结缔组织伸入肌内包裹肌束,叫肌束膜,最后伸入束内包裹每根肌纤维,叫肌内膜。

    血管和神经(感觉和运动纤维)沿肌外膜进入肌肉,又沿肌束膜分布到肌纤维,以调节肌肉紧张,使肌肉收缩,并调节肌肉的营养、代谢和发育。

    我们的内脏:

    我们的内脏主要由消化器官、呼吸器官、泌尿器官、生殖器官等组成。其中的消化器包括消化管和消化腺两部分。消化管起自口腔,延续为咽、食管、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结肠(盲肠、阑尾、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直肠,终于肛门。消化腺有唾液腺、肝、胰和消化管壁上的无数小腺体。腺的分泌物经导管排入消化管中参与消化过程。呼吸器官包括气体的通道――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肺。鼻、咽、喉和气管通称为上呼吸道,支气管以下则称为下呼吸道。此外,胸膜和胸膜腔是呼吸的辅助装置。泌尿器官的功能是生成并排泄尿液。泌尿器官包括肾、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生殖系统与泌尿系统在个体发生上有共同的起源,所以两个系统常合称为泌尿生殖系统。生殖器官包括生殖腺(睾丸或卵巢)、生殖道等。

    我们的经络: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调节体内各部分的通路。通过经络的循行和交会能够把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脉等组织器官联结成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

    我们的经络遍布全身,共计有正经十二(手三阴、足三阴、手三阳、足三阳),奇经八脉和无数络脉。

    十二正经是根据各自联系内脏的阴阳属性及其在肢体循行位置的不同而确定的。阳经属腑,行于四肢的外侧,阴经属脏,行于四肢的内侧;手经行于上肢,足经行于下肢。

    奇经八脉是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的总称。奇经八脉交叉贯串于十二正经之间,具有加强经脉之间的联系,以调节正经气血的作用。

    我们的生命:

    我们的生命是有限的。慢一点老、少一点病、晚一点死,通过修炼是可以达到的。

    我们的健康:

    我们的健康是相对的。对于健康,不同时代、地域、文化的人类有明显不同的理解和感受。

    我们主张坚持常维新,避免大革命。

    我们的灵魂:

    我们的灵魂是内在的世界。肉体消亡的同时,灵魂也将寂灭。精神的力量统帅着我们的身躯。

    我们的快乐:

    我们的快乐是身心的舒适。天人和合、物我圆融,就是极乐。

    我们的穴位:

    我们的穴位数量无穷,常用者三百多个。其中百会、大椎、命门、长强、会阴、关元、气海、中脘、膻中、印堂、太阳穴、听宫、合谷、劳宫、神门、内关、曲池、肩井、期门、京门、章门、冲门、环跳穴、血海、足三里、承山、三阴交、涌泉等更加重要。

    我们的要害:

    我们的要害主要有头、胸腹、裆(下阴)、两肋、后腰、后心。

    顶心百会、两额太阳、眉中印堂、日月双睛、鼻尖素了、唇上人中、下颌骨缘、耳门听宫、颈部喉结、人迎动脉。

    左右两乳、前胸膻中、上腹三角、两侧软肋、肚脐神阙、小腹膀胱与下阴肾囊。

    脑后玉枕、两侧耳根、脊背胸椎、肩胛下沿、背部魂门、左右腰眼、腰椎命门、尾闾长强。

    股沟冲门、膝盖鹤顶、迎面巨虚、脚面陷谷、膝后委中、足底涌泉。

    我们的弱点:

    我们的弱点在于支点、死点、痛点、敏感点、要害点、劳损点。

    头颅部分的颞骨、蝶骨、鼻骨、下颌骨比较脆弱。这些地方是击打技术的主要对象。

    躯干部分的椎骨、肋骨比较薄弱。椎骨受到冲击,易破坏脊神经;轻则瘫痪,重则死亡。躯干内的重要脏器普遍薄弱。惯性震荡能够彻底损伤五脏六腑。

    上肢部分的骨骼与关节常常是擒拿技术的对象。

    下肢部分的骨骼与关节一般是摔跌技术的对象。

    我们的步型:

    我们的步型主要有两种:弓箭步、虚实步。弓箭步长于进攻,虚实步妙在退守。

    我们的身型:

    我们的身型主要有三种:直立、落坐、平卧。

    我们的手型:

    我们的手型主要有三种:拳、掌、指。拳比掌指易练,指比拳掌难学。

    我们的姿态:

    我们的姿态可以从四个角度进行分析。

    节。发动于根、主宰于枝、作用于梢。节节松开为柔,节节贯穿为刚。

    盘。上中下合一,腿脚、身躯、手臂协调。天地人也。

    圈。肩胯投影为内,肘膝投影为中,手足投影为外。身意气也。

    架。大者长桥大马,小者短打小手;慢者从容不迫,快者随意应对;圈者环环相扣,略者始终无迹;柔者润物无声,刚者横扫千军;方者棱角分明,圆者内外浑圆;定者风摇山岳,活者潮涨江河。

    我们的步法:

    我们的步法即五行八卦。前进、后退、左顾、右盼、中定,为五行;正前方、左前方、右前方、正后方、左后方、右后方、左方向、右方向,为八卦。

    顾打是踏中门,闪进是走边门。

    我们的身法:

    我们的身法主要有以下四项。

    气沉丹田(重力效应)。通常所说气感即本体觉。地球与人体之间存在万有引力,重力的作用点位置对于身躯的运动影响巨大。直立重心一般与传统理论的丹田位置相同。

    虚领顶劲(肌力效应)。肌肉的伸缩力是人体运动的主导力。肌力的随意性是修炼的重要课题之一。

    中正安舒(稳定平衡)。站桩训练静平衡能力,静中寓动;行拳训练动平衡能力,动中求静。

    松静自然(应力均布)。

    我们的手法:

    我们的手法繁讲变化无穷,略说仅一刚一柔、一虚一实、一松一紧、一动一静耳。世间有讲松弹劲的,有说圆活劲的,还有谈虚灵劲的;有说阴阳劲、矛盾劲的,还有讲开合劲、有无劲的;尚有好心讲八门劲法的,有天才论三十六、七十二劲的,难以尽述。编者认为人格平等、人才有别,只能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入门者一般应重在划圈,大、圆、匀、缓。拿打是连环套,跌摔是往复通。

    我们的形象:

    我们的形象应挺拔均整。我们不能前俯后仰、左歪右斜、上下脱节。

    我们的感觉:

    我们的感觉应该虚灵舒适。

    我们的道理:

    我们的道理是自然空无。凡事不可强求,一切听任本来。

    我们的功课:

    时、日、月、年。

    子、午、卯、酉是为四时;子时宜入静,午时应习动,卯时来活血,酉时正养气。日出而醒,闻鸡起舞;日落而息,效鹤守诚。

    三日紧、六日松、九日常;日升降、月圆缺、人劳逸。

    炼一时,得一时;一日练,一日功;功满月,人长功。

    春种勤,夏挥汗,秋收实,冬藏宝。

    终年课,毕生研,持久求,最终通。

    早、晚;大、小。

    早课的内容有三项:醒、行、形。

    醒课先醒心,安眠渐凝神,调息微吐纳,叩齿轻鼓漱;

    醒眼平常事,抓挠手足情,按摩全身肉,拍打遍体骨。

    穿戴合适衣,配备必要物,安排妥帖家,酝酿美好愿;

    白水饮一杯,散步行千米,挺拔头胸腹,舒展胳膊腿。

    形式有必要,内容更关键,锻炼循章法,运动有乐趣;

    蛇形来蛹动,汗出而气定,体味十三势,理解太极拳;

    意气演劲力,骨肉化形势,松紧筋骨皮,调整精气神。

    晚课的内容有三项:境、静、净。

    境课体须松,饥饱心难安,吃饭四刻后,调心一种经;

    假借情景理,观想身心意,感应天地人,抒发精气神。

    静观真妙动,有现虚空无,旗卷信不移,花落念常在;

    易筋松圆活,洗髓净轻灵,炼丹炉火青,参禅意识明;

    沐浴风光时,洗涤红尘事,放下大千界,悟入百幻宫。

    大功一般一周一次,时间一般为辰时前后。

    大功轻松练,寻常有奥妙。

    小功一般一周三次,时间一般为未时前后。

    小功认真研,长久出学问。

    桩、桥、叉、鼎:

    桩功是简单平易的基本功课。一竖、一点、一人、一大,足矣。原理很浅显,独立守神、呼吸精气、肌肉若一。

    桥功的训练必须循序渐进,不可急切。

    叉功分横、竖。

    鼎功宜从头肩肘倒立练起,经头手倒立、双手倒立、单手倒立、指倒立,最后练双手推鼎、

    单手推鼎。

    圈、浪、幽、明:

    圈功为九节(头、胸腔、腹腔、大臂、小臂、手、大腿、小腿、足)的空间圆周运动。

    浪功为全身各部的依次协调曲线运动。

    幽功为翻腾、平衡、用力、静止、跳跃等技巧运动的训练。

    明功为从了解和把握拳架着势的意识入手、到深刻领悟和体验感觉无限的训练。左右起脚、上下云手、前后推掌、内外旋指。

    松、静、炼、养:

    松身:摇、晃、颤、抖、扭、摆、抻、拔。

    静心:抱元守一。

    炼意:精神贯注。

    养气:道法自然。

    我们的心法:

    聚精会神是一种状态;神清气爽是一种状态;忘乎所以也是一种状态。

    内外、动静、虚实、松紧。内为人体,外为环境;动为协调,静为均衡;虚为宽容,实为厚重;松为灵活,紧为坚韧。

    我们的手段:

    教授搭手。搭手是讲解攻防技艺的最佳方式之一。具体、形象、安全。灵也。

    练习*手。*手是熟悉招法与技艺的必要途径。活也。

    学习揉手。揉手能够文明、儒雅地体会格斗对抗的感觉。和也。

    训练推手。推手的独特性在于合作双方的协调与均衡。稳定和灵活的相反互补、对立统一是训练的核心课题。着也。

    体会打手。打手的关键是顺势合理发力借机轻松放人。飞也。

    试验散手。散手的奥妙是所谓毫厘(尺寸分毫、斤两钱厘)之间见分别,即点到和寸止。时空感、运动感是散手训练者的重要素质。力度和幅度的控制是散手的核心课题。散手具有对抗性与竞技性。伤也。

    双风贯耳打虎势,进退两便搬拦捶;

    抱虎推山左右跌,三通臂背前后翻;

    披身起脚随意踢,败中取胜鸳鸯腿;

    野马分鬃顾盼生,玉女穿梭上下合。

    我们的技艺:

    跌打。简单说,跌打就是上下相随、手脚并用。

    掷放。掷放的关键是拿住、松开。

    我们的行为:

    反抗与谦让、勇敢与智慧。

    我们的局限:

    必病、必老、必死。

    我们的价值:

    我们能够防治疾病、延缓衰老、完善身心、改造世界。少病、慢老、晚死也。

    我们的危险:

    无知和妄行是我们的危险。

    我们的保护:

    学习和锻炼是我们的保护。

    我们的敌害:

    我们的敌害既有自然的、也有人为的;既有外在的,也有内存的。

    我们的自卫:

    我们的自卫既包括避免内伤七情、外感六淫,也包括追求身心协调、天人和合。

    我们的希望:

    我们的希望是人生完美、世界和平。

    我们的理想:

    仙、佛、儒、侠、仁。

    山人为仙;逃避喧嚣、烦恼的人类社会纷争,隐居在自然环境中,与天地同春是道家的理想。

    弗是弗非;人类文明本无固定的、明确的、具体的知识,释家的理想是提倡随缘顺命。

    需要礼义;人类社会与动物世界的区别在于伦理秩序的有无,孔门的理想是天下为公,四海一家。

    人类平等;每个人都有权利幸福生存、快乐发展,侠客的理想是实现世界大同。

    爱人如己;关心别人的疾苦、帮助别人的生活,仁者的理想是扶危济困、排忧解难。

    二.回顾历史、认识社会

    过去的铁血

    人类的昨天特不堪回首。

    战鼓响千年,烽烟燃五洲。弯弓彼此射,挥刀生死搏。

    现在的炎凉

    人类的今天也不容乐观。

    资源、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生存、发展面临巨大挑战。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错综复杂,宗教、法律、道德、风俗、文化等的差别逐渐扩大。

    将来的和平

    人类的明天本不可阻挡。

    发展文化教育事业、进行科技研究活动,都能从根本上推动世界的进步。人类的政治民主化、经济科学化、文化自由化必然促成世界的真正和平。

    三.学习理论、把握系统

    道(抽象思辩)

    理(历史逻辑)

    法(系统全面)

    术(方便*作)

    道:天人和合、物我圆融。

    环境:人类生存和发展以环境为舞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物理环境、心理环境都很重要。

    气候:人体的生理活动要受气候影响,这是常识。人类的心理、伦理现象也受气候左右,虽难理解,但属事实。

    场地:平坦、干爽、洁净、明亮。

    个人练习,两平米足够。所谓拳打卧牛之地。

    集体练习,人均三平米即可。

    室内教学,应选择棚高五米左右为宜。

    户外教学,花木环抱最佳。

    服装:宽大、舒适、透气、吸汗。

    器械:因人而异、量力而行。

    食饵:营养问题忽视不得。首先,能量要平衡。其次,元素要齐全。再次应注意,补给要及时、充分。

    理:思想解放、感情沟通。

    教范:依法修炼、循序学习。拳架是基础。先定势,后连势。

    礼仪:尊师重义、心平气和。仁厚是关键。欲习拳,必明理。

    自修:师傅领路到门前,己身不入也枉然。机缘难得见路径,吾心大悟精进中。主观努力是必要的因素。惟有积极、主动,修炼才能成功。

    助练:道、财、侣、地四因缘中,侣最珍贵。高山流水易*,知音同志难寻。良师益友的帮助是顺利学习中华武术的必要条件。

    法:身心协调、形神结合。

    静心:投入、同化。

    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到修炼活动中去。难在大家普遍杂念丛生。解决的办法很简单,生活修炼化与修炼生活化。只要平常心在,只要善待人生,只要欣赏世界,则我们无时不静。呼吸风云变,饮食水土易。平常含奥妙,一静寓万动。放下名利心,悟得真实义。天马独来往,自在我知道。

    热身:适应和准备。

    修炼活动需要精神与肉体的高度协调。进行修炼时,我们的身体不可能在一开始就达到颠峰状态,而是在开始后一段时间内逐渐上升到位。这个过程叫做热身。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人体的一切活动都是神经系统调节下实现的反射;中枢兴奋性的提高,兴奋冲动沿反射途径的传导,各器官机能的动员,都需要一定的时间。也就是说,人体从开始活动到发挥出最大运动能力需要一个过程。从另一个角度看,热身是克服生理惰性的过程。我们必须牢记首先承载一定时间的微小负荷,可以帮助我们后面的正式修炼。因为热身活动能使我们逐渐进入状态,所以能够避免很多伤害与挫折。热身过程的长短快慢具有个体差异。热身的运动量一般较正式修炼要低。热身可以使物质代谢过程增速,能够普遍提高神经、肌肉等组织的兴奋性,使血管扩张,肌肉粘滞性下降,提高肌肉的收缩和放松的速度,增大肌腱、韧带等的伸展性和弹性。热身内容一般为散步、慢跑等活动。热身的标准是微汗而不喘。时间一般为总修炼时间的一半。

    调气:调气就是整理活动。

    作用在于使人体机能得到恢复和更好的调节。因为正式修炼的运动量一般较大,结束后立即卧坐,效果均不好。如果适当活动一会儿,对修炼者的身心都有益处。紧张的肌肉运动之后,由于疲劳,肢体往往不易放松。若立刻静止休息,会使得肌肉僵硬。如有意识做一些放松动作,可以使肌肉充分放松,利于消除疲劳。正式修炼中体内积累了一些代谢产物二氧化碳。整理活动中吐故纳新可以还清氧债。另外,整理活动有助骨骼肌中的血液回流心脏。因此,调气是修炼的必要环节。我们一定要重视调气功夫。调气内容一般为轻摇、慢晃、抖动、按摩、敲打等。调气的标准是呼吸均匀、脉搏平稳、感觉轻松舒适。时间一般为总修炼时间的四分之一。

    养神:非常重要、不易掌握。简单来说,就叫心理调适。养神既是入门功夫,也是深造手段。养神不单纯是个体行为。养神需要一定的文化修养、社会环境。

    呼吸:自然。不无事生非、不自做主张、不盲目模仿、不随心所欲。

    倒地:这是入门技术。轻松、安全、顺利、快捷完成倒地动作需要经常反复练习。协调是安全的前提。倒地的要点是缓冲。

    抗击:承受打击是我们必须具备的能力。

    我们应该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地努力提高抗击能力。抗击力一方面与体质有关,另一方面与技巧有关。

    抗击训练的方法很多。我们建议你根据自己的情况变通采用。入门一般应从自我按摩开始练习,逐渐过渡到器械拍打、相互挤靠。抗击训练的要领是自由松紧。

    感应:感物而动,应物自然。

    形感神应。感应刺激与抒发兴奋是统一的。提高感觉的灵敏性是入门课题。身有所感,心有所觉。跟着感觉走是入门的秘诀。或者说,感觉是欲入门者的向导。有意识地寻找、跟踪各种感觉是修炼的真正开始。姿态感觉、重力感觉、空间感觉、呼吸感觉、循环感觉,都需要我们认真体验、平等对待。切忌神秘、惊奇。有意识地思想、观察我们的身心是更高的阶段。意识、意念、意感是相互密切联系的。经过有意识的感觉训练可以获得无意识的感应能力。感应是神经系统与其它系统协调统一的能力体现,是身心高度协调统一的标志。感应能力的大小强弱是修炼状态的重要指标。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