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


本站公告

    1578年4月1日英国生理学家哈维诞辰

    哈维生于1578年4月1日,出身富商家庭。16岁到剑桥学医,获医学博士后在伦敦行医并进行研究。1618年后曾任英国王的私人医生。1628年发表著作《动物心血运动的研究》,阐明血液循环理论。1651年发表《论动物的生殖》。他的名声日隆,但也遭一些学派的攻击。1657年6月3日病逝。

    1809年4月1日果戈理诞辰

    1852年春夏之交,莫斯科一所阴冷的房间里,一位40多岁的病人用力将一叠厚厚的手稿扔进了炉火之中。他怀着沉痛与绝望的心情,看着心血与火焰一起舞蹈。

    这位中年人就是伟大的俄国作家果戈理。刚刚焚烧的手稿就是《死魂灵》小说的第二部(传世仅有残卷)。

    果戈理,乌克兰人,1809年4月1日生。当时的俄国正处在资本主义经济逐步增长,封建农奴制渐渐解体的时期。两者的矛盾,激起了革命者(如十二月党人)、广大人民与沙皇统治对抗的斗争。十二月党人的被残酷镇压,反而促成果戈理的思想进步。农村的贫困与官场的腐败,使他决心献身于文学事业。普希金对他的赏识,坚定了他的志愿。1831年9月,出版了《狄康卡近乡夜话》第一部,提出善与恶的主题,小说充满了诗情画意。果戈理从此崭露头角。接着,喜剧《钦差大臣》震动了彼得堡上流社会,后来成为世界名著。以后又刻画了穷乡僻壤的地主贵族“百丑图”,揭露了农奴制度的腐朽,这就是1842年的《死魂灵》第一部。小说通过投机家乞乞科夫,描写了他为营利,到各地主庄园收购死去的农奴魂灵的故事,展示俄罗斯外省地主肖像的画廊,对俄国封建农奴制度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批判。是19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的奠基作品。

    《死魂灵》发表后,果戈理侨居国外6年,由于脱离了国内先进文学界,又常常处在反动文人包围之中,他的思想由批判农奴制度转为赞美、保卫它,他焚毁业已写好的《死魂灵》的第二部的一部分稿件,准备重写,打算把地主阶级写成正面形象。他的这种观点遭到进步文艺家严厉批评。果戈理对后来写的《死魂灵》第二部的二稿也不满意,终于在死前付之一炬,怀着极度矛盾和痛苦的心情长辞人间。

    1815年4月1日“铁血宰相”俾斯麦诞辰

    1815年4月1日,普鲁士和法国著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俾斯麦出生。

    俾斯麦原是布兰登堡的一个采用资本主义经营方式的容克贵族。他狂热地维护容克的特权和君主制度。历任联邦议会的普鲁士代表、驻俄和驻法大使。1862年得到国王威廉一世的赏识,被任命为首相,他立即推行代表容克地主利益的“铁血政策”。他在议会上公开宣布:“德意志看得起普鲁士,不是它的自由主义,而是它的实力……当前各种重大的问题的解决,不是靠演说和大多数人的决议……而是靠铁和血。”他不顾议会的反对,实行军事议本,扩军备战。当议会要求轻免他时,他说:“我们这里不是英国,我们这些大臣是国王的奴仆,而不是你们的奴仆。”迫使议会屈从于他的意志。1864年,俾斯麦联合奥国发动对丹麦的战争,迫使丹麦放弃两个公国。这时,俾斯麦认为“如果奥国不在战场上遭受失败,它不会允许普鲁士成为统一德意志的主宰。”于是在1866年发动了对奥战争并取得胜利,从而巩固了普鲁士在德国的统治地位。1867年成立了以普鲁士为中心的北德意志联邦。但南德四邦由于法国的阻挠还留在联邦之外,1870年又进行普法战争,打败了法军。年底南德四邦加入了德意志联邦,成立了德意志帝国,普鲁士王宣布为德意志皇帝,俾斯麦任德意志帝国宰相兼普鲁士首相。俾斯麦靠“铁血政策”自上而下地统一了德国,还帮助法国凡尔塞政府镇压巴黎公社。他对内颁布《反社会党人非常法》,残酷镇压工人运动;对外力图运用联盟政策,确立德国在欧洲的霸权。1898年病逝。

    1906年4月1日京汉铁路全线通车

    1912年4月1日孙中山解除临时大总统职

    1912年4月1日,孙中山至参议院解临时大总统职。2日,参议院议决临时政府迁往北京。4日,参议院议决该院自即日起迁往北京。21日,中华民国国务院在北京成立。29日,临时参议院在北京举行开院礼。孙中山解职和临时政府的北迁,标志着辛亥革命的成果已被袁世凯窃取。

    1915年4月1日上海掀起激动全国的储金救国运动

    1915年4月1日,一名爱国志士在《申报》上倡议开办救国捐,并自愿捐献财产1/10。此议一披露,响应者纷纷声援,虞洽卿等人计议在沪成立救国储金团临时通讯处。4月7日,召开成立大会,宣布该团以中华国民协力保卫国家为宗旨,预定筹集储金5000万元,专备国家添设武备之用。会后,通电号召“各省各埠,请商会发起,冀达人人爱国,人人输金之目的”。

    上海的倡议在全国迅速引起强烈反响。4月8日,天津总商会率先响应,成立储金会分事务所。4月9日,上海救国储金会开始接收储款。到中国银行交款者络绎不绝。银行所得储金与日俱长。到第五日,即得25386元。

    永泰丝厂一女工,将自己历年所积之资,悉交中国银行。福州一名年仅11岁的少年,自带扑满至中国银行,兑得10元,存储而去。孤儿院中孤儿也节省膳费,每餐只进稀粥1碗,以节余所得,作救国储金。徐州睢宁县各界救国储金大会上,一位退伍军人,除将所有家产全部捐献外,并声泪俱下地登台演说,最后举刀自刎,留下一纸血书,激励国民。

    1919年4月1日出席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抗议英美法三国会议

    1919年4月1日,出席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抗议英美法三国会议解决山东问题办法。1918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1919年1月,战胜国在巴黎召开“和平会议”。北京政府任陆征祥、顾维钧、王正廷、施肇基、魏宸组为出席巴黎和会全权委员。日本代表在会上提出,由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全部侵略权益。2月3日,各省旅京人士以中国国民外交协会、各省议会、商会、教育会名义,致电巴黎和会中国代表,要求收回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利。2月9日,北京学生1500人致电中国代表,请“保持国权”。在中国人民的推动下,中国代表在会上提出收回德国在山东的权利,以及废除“21条”等要求。可是,英、美、法出于同日本分赃的考虑,无视中国的主权和作为战胜国的权利,竟决定由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权益。由此引发了后来的“五四运动”,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1924年4月1日希特勒因啤酒店暴动被判五年监禁

    1924年4月1日,德国纳粹头目,阿道夫?希特勒因1923年11月在慕尼黑啤酒店流产的暴动被判处5年徒刑。

    但宽大的法官还判决希特勒在监禁6个月后可以假释。

    对审判进行新闻采访的60名记者,大多数人认为是从轻发落,他们将希特勒描写成民族英雄,并把他的名字登在世界各地报纸的头版上加以报道。

    希特勒在审判期间得到巴伐利亚司法部长的保护,法官允许他不停地插话和随意盘问证人。希特勒援引瓦格纳的的名字,他把自己描绘成德国民族主义的灵魂和马克思主义的敌人,并发誓监狱不会摧毁他的意志。

    “你可以判我们有罪一千次,”希特勒说,“但是历史的永恒法庭之女神将把公诉人的诉讼摘录和这个法庭的判决撕得粉碎。”

    1927年4月1日蒋介石与汪精卫密谈反共“清党”

    1927年4月1日,汪精卫抵达上海,蒋介石率吴稚晖、李石曾、李宗仁、白崇禧、柏文蔚、古应芬等人,前往汪精卫下榻的孔祥熙公馆,就反共“清党”等问题同汪秘密会谈。

    蒋介石要求汪精卫留在上海领导国民党,制裁共产党。蒋介石说:“你切不要到武汉去”,“总要把共产党消灭了再讲”。蒋希望与汪一起到南京去成立政府,与武汉政府分庭抗礼。

    4月2日,吴稚晖、张静江等8人召开监察委员会,提出“弹劾”共产党呈文,称“现中国国民政府,已为俄煽动鲍罗廷个人支配而有余”。

    汪精卫表示:“共产党实以本党为利用品”,苏俄不过是“把我们国民党当做工具”,他认为国共两党“不容继续相安”。但他一不同意立即分共,二主张召开国民党的会议来解决,不用武力解决为好。

    他一再申述总理的容共联俄及工农政策不可擅变,并郑重地表示:“我是站在工农方面的呀!谁要是残害工农谁就是我的敌人。”与会者同汪进行激烈的辩论。吴稚晖十分激动,向汪下跪,求其改变态度,并留沪领导。汪则赶快后退,一直退上楼梯,并连声说道:“稚老,您是老前辈,这样来我受不了,我受不了!”

    3日,蒋、汪达成以下协定:(一)4月15日在南京召开国民党二届四中全会,解决“党事纠纷”问题,四中全会之前,由汪精卫通知陈独秀,要各地共产党员暂时停止一切活动,听候开会解决;(二)武汉国民党中央和国民政府所发之命令,“如有认为妨害党国前途者”,可拒绝接受;(三)党政军各机关团体的“最高级长官”,有权取缔、制裁“阴谋捣乱者”;(四)“凡工会纠察队等武装团体,应归总司令部指挥”,否则认其为“阴谋团体”,加以取缔。

    蒋、汪取得谅解后,蒋介石发表“拥汪”通电宣称:“汪主席为本党最忠实同志,亦中正平日最敬爱之师友”,关于“党国大计”,已同汪“恳切晤谈”,在汪复职以后,“所有军政、民政、财政、外交事务,皆须在汪主席指导之下”,他要求各军师长对汪要“绝对服从,诚意拥护”,使其“得以完全自由行使职权”。

    1928年4月1日浙江大学定名

    浙江大学的渊源――求是书院创建于1897年,是中国近代史上效法西方学制最早创办的几所新式高等学校之一。1901年起曾几度易名并一度停办;1927年在原校址成立国立第三中山大学(由浙江公立工业专门学校和浙江公立农业专门学校改组为第三中山大学工学院和劳农学院);1928年4月1日改名为浙江大学,1928年7月1日起,冠以“国立”二字,称国立浙江大学,下设工、农、文理三个学院。

    日本侵华战争爆发后,浙江大学被迫辗转西迁贵州。在中国著名气象、地理学家、校长竺可桢先生领导下,浙江大学历经艰辛,筚路蓝缕,崛起为当时国内有影响的几所著名大学之一,被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称誉为“东方剑桥”。1946年秋学校迁返杭州。至1948年3月底,浙江大学已发展为拥有文、理、工、农、师范、法、医7个学院、25个系、9个研究所、1个研究室的综合性大学。

    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进行调整,浙江大学的学科和院系设置发生了很大变动。其部分系科调整到省外兄弟院校,部分院系或独立成校,或与之江大学、浙江省立医学院等院校组合重新建校。之江大学前身为建于1897年的育英书院;浙江省立医学院前身为建于1912年的浙江医学专门学校。浙江大学文学院、理学院的一部分、之江大学的文理学院和浙江师范专科学校合并,建立浙江师范学院,1958年又与新建的杭州大学合并,定名杭州大学;浙江大学的农学院单独分出成立浙江农学院,1960年更名为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大学的医学院与浙江省立医学院合并,成立浙江医学院,1960年更名为浙江医科大学。调整后的浙江大学成为一所多科性的工业大学。

    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源出一脉的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医科大学的建设和发展均取得了较大成就。浙江大学成为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的、以工为主、理工结合、人文经管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高校,1995年成为首批列入国家“211工程”建设计划的重点大学之一。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医科大学也分别成为实力雄厚、特色鲜明,居于国内同类高校前列,在海内外有一定影响的浙江省属重点大学,并分别通过了“211工程”部门预审和重点建设项目立项论证。四所学校对浙江省乃至全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都作出了重要贡献。

    经国务院批准,1998年9月15日,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医科大学合并组建为新的浙江大学,这是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布局结构调整的一项重大举措,对于面向21世纪在我国组建若干所规模大、层次高、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大学具有重要示范意义,必将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产生重要而深刻的影响。新的浙江大学仍定名“浙江大学”,为教育部直属高校,实行教育部与浙江省共建共管。

    1930年4月1日阎锡山、冯玉祥、李宗仁宣誓讨蒋,中原大战爆发在即

    1930年4月1日,阎锡山就任“中华民国军总司令”,冯玉祥、李宗仁就任副总司令,3人分别在太原、潼关、桂平宣誓就职。冯玉祥在就职宣言中指斥蒋介石为国家动乱不安的祸根,历数了蒋介石践踏民主,弄权卖国的种种恶端,并发誓要为国家除此祸害。

    宣言称:“近月以来,陕甘两省,大股土匪,到处焚掠,凡经被掠之人,周身悉现铁烙。迨军队拘获匪首,其身边皆带有委任状,乃煌煌全国主席蒋中正所颁发,至有数十路之多。”阎锡山就职通电称:“将统率各军,陈师中原,以救党国。古有挟天子以令诸侯者,全国必有而讨伐之,今有挟党部以作威福者,全国人亦必起而讨伐之。”

    1930年4月5日,蒋介石下达“讨伐令”,与阎锡山、冯玉祥、李宗仁之间的军阀混战全面展开。蒋、阎、冯、李四派军阀的斗争和混战,从1929年到1930年间,曾多次爆发。1929年3月首先爆发蒋桂战争,4月桂系失败,李宗仁、白崇禧逃往国外、1929年5月22日,蒋介石下令讨冯,27日,冯玉祥宣告下野。阎锡山从中渔利。1930年4月至11月,各反蒋派联合反蒋的“中原大战”爆发。战争进行到9月间,处于举足轻重的张学良宣布支持蒋介石,率兵入关,进占平、津。11月初,阎、冯失败。“中原大战”历时7个月,双方动员兵力110万人以上,支出军费5亿元,死伤30万人,战火波及20多省。这期间,地方军阀混战也连续不断,如云南的唐(继尧)龙(云)之战,贵州的王(家烈)毛(光翔)之战,四川的二刘(刘湘、刘文辉)之战,山东的韩(复榘)刘(珍年)之战等。频繁的军阀混战,给人民造成了痛苦和灾难,蒋介石集团在纵横捭阖的征战中扩大了自己的势力。

    1931年4月1日国民党开始第二次“围剿”中央苏区

    1932年4月1日马占山反正再度抗日

    1933年4月1日纳粹分子强行取缔犹太商人

    1933年4月1日,由于德国到处悬挂“世界各地犹太人正在企图扼杀新德国”、“德国人民,你要自卫!不要买犹太人的东西!”等标语,而引发德国人对犹太人所开店铺的袭击与暴力。

    1938年4月1日国民政府第三厅成立,举行抗战扩大宣传周

    1939年4月1日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逝世

    马卡连科生于1888年3月13日。1914年毕业于波尔塔瓦师范学院。1920年前后组织高尔基工学团,收容并教养无家可归的儿童。后任类似青少年犯罪收容机构负责人。他认为,家庭是教养儿童的最适当的场所。他不赞成通过训诫和口号进行教育,认为训斥和说教最无效果。他主张把劳动当作发展心智和道德的基本手段;所有儿童都应负担劳动任务,并明确责任,从而让他们了解个人权益的限界。他的教育原则:尽可能多提要求,尽可能多予尊重。他著有多种教育书籍。1939年4月1日去世。

    1939年4月1日英国和波兰签订互助条约

    1940年4月1日晋西北八路军反“扫荡”获胜利

    1943年4月1日中国远征军昆明训练中心开学

    1945年4月1日美军在冲绳岛登陆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入尾声。3月,美军在太平洋战场突破了日军内防御圈后,发起了打开日本门户的冲绳岛登陆战。

    冲绳岛位于琉球群岛南端,是该群岛中最大的岛屿,长约96公里,平均宽约13公里。它北起日本九州,沿琉球群岛形成一条岛链,掩护着日本在东海的生命线,形成了日本南部可靠的屏障,素有“日本国门”之称。美军一旦占领冲绳岛,就可以切断日本与其在华南、缅甸和荷属东印度群岛驻军的海上联系,为进攻日本本土建立一个有利的前进基地。因此,美军最高统帅部从1945年1月起就制定了进攻冲绳岛的“冰山作战”计划,调动的总兵力达45万余人,舰艇1500余艘(其中航母36艘),飞机2500架。第5舰队司令斯普鲁恩斯海军上将任作战总指挥,第10集团军司令巴克纳中将任登陆部队的地面指挥。

    日本大本营对冲绳岛也极为重视,并将此役称为“天号作战”,不断加强对该岛的防御力量。驻岛的日本部队约8.6万人,另加海岸基地部队和由岛上居民编成的特编团等,守岛兵力共10万余人,飞机250架。由牛岛满中将担任守岛总指挥。

    1945年4月1日早8时30分,美军在强大炮火的掩护下,开始在冲绳岛两岸南端的羽具岐南北9公里地段突击登陆,当天即有4个师约6万人及大批坦克、火炮登陆,建立了正面14公里、纵深5公里、包括两个机场在内的登陆场。4月4日以后美军遇到顽强抵抗,战斗异常激烈。从4月6日至6月22日,日军为固守冲绳,投入了大量的“神风”自杀式战斗机对美军舰船进行了10次大规模攻击。攻击虽然也使美国军舰遭到重大损失,但对整个战局未起决定作用,日本守军最终被击败。6月23日凌晨,日军第32集团军司令牛岛满及其参谋长剖腹自杀,冲绳岛战役以日军失败而告终。

    这次战役是美日两军在太平洋岛屿作战中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损失最惨重的一次。在长达96天的血战中,日本使用大规模航空特攻战,共动用2393架特攻机,共飞行7852架次。日军伤亡9万余人,被俘7400人,被击沉、击伤舰艇20余艘。美军伤亡4.9万余人,损失飞机760余架,被击沉、击伤舰艇四百余艘。冲绳岛战役后,美军攻打日本本土问题已经提到了日程上来,这也预示着日本战败已成定局。

    1948年4月1日毛泽东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和总政策

    1948年4月1日,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发表讲话。他要求全党必须紧密掌握党的总路线,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毛泽东在讲话中指出,依靠贫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时期在土地改革中的总路线和总政策。

    1949年4月1日国共两党在北平开始和平谈判

    1949年4月1日,国共两党代表张治中、周恩来等在北平开始和平谈判。15日,中共和谈代表团把与各方商定的国内和平协定8条24款交南京和谈代表团,并限其20日以前表态。20日,国民党政府最后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上签字。至此,国民党当局的“和平攻势”宣告破产。

    1950年4月1日我国与印度建立外交关系

    印度共和国位于亚洲南部,南亚次大陆中心。土地辽阔,资源丰富。主要矿产资源:煤、铁、石油、天然气、铜、铁矾土等。云母产量居世界产量前列。印度人口仅次于中国,居世界第二位,是世界上年人口增长率最大的国家。据印度政府1991年人口普查结果,近10年印度的人口增长率为23.5‰,1991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1‰。80%的人口居住于农村,人口密度平均每平方公里227人。现有10亿人左右。印度全民有大小民族几十个。各民族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94~96%,“部落民”占人口总数的4~6%。主要民族有:印度斯坦族、占全国人口的46.3%;泰卢固族,占8.6%;孟加拉族,占7.7%;马拉特族,占7.6%;泰米尔族,占7.4%;古吉拉特族,占4.6%;坎纳达族,占3.9%;奥里雅族,占3.8%;旁遮普族,占2.3%。印度土著部落民人数,约为3800多万,占人口总数的6.94%。全国约有180种语言,700多种方言。官方语言为印地语和英语。印度主要宗教有:印度教(占82.7%)、伊斯兰教(占11.2%)、基督教(占2.6%)、锡克教(占2%)。此外还有佛教等。

    首都为新德里。

    印度1947年独立之际,生产力停滞落后,农业劳动人口占80%,是当时世界上最低水平的国家之一。为了尽快摆脱困境,政府把加速工业发展,提高农业生产率和实现经济多元化,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战略目标,为此而制定和开始实行以公私混合经济和计划经济(1951~1990,已实行了7个五年计划)为中心的一系列经济政策。独立以来,印度经济发展大致经历了经济恢复时期(1947~1956),制定工业化战略和形成工业体系时期(1957~1966),调整经济结构,重点发展农业时期(1967~1984);确立实现技术现代化,加速经济发展战略目标时期(1985~1990)。1991年6月拉奥执政后,经济上采取了卢比贬值、降低赤字和调整工业政策等措施,使经济有了起色。

    印度是一个贫油国家,石油主要靠进口,每年需花费外汇收入的70%左右去进口石油。机械工业是印度工业中最大的生产部门,其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30%。轻纺工业主要有棉纺、黄麻、食品、造纸等,这些都是印度传统的工业部门。农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举足轻重。有耕地面积1.73亿公顷,粮食作物面积1.27亿公顷,从事农业劳动的人数约为5亿人。种植业以粮食作物为主,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是水稻和小麦。豆类、玉米次之。主要经济作物有棉花、茶叶、烟草、橡胶、咖啡,油料作物有花生、芝麻以及香蕉、芒果等。印度的畜牧业产值在农业净产值中约占15%,牛的存栏数居世界第一。独立以来,印度对外贸易有了很大发展,但外贸长期存在逆差。出口产品过去名列前茅的纺织、茶叶和铁矿石等传统产品已退居其次,取而代之的是工艺品、成衣和机械产品。在进口产品,过去居前列的粮食等消费品也退居第二位,取而代之的是石油、化工原料及其产品、食用油、化肥、纸张等。

    印度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公元前4世纪已形成统一国家。16世纪开始遭受外国殖民者的入侵。1757年沦为英国殖民地。1947年8月15日独立。1950年4月1日与我国建交。

    1950年4月1日中央美术学院正式成立

    中央美术学院正式成立前是国立北京美术学校,创建于1918年4月,它是由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倡导建立的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国立美术教育机构,它的建立开创了20世纪中国美术教育的先河。在1949年以前,这所高等美术专科学校历经沧桑,在艰难动荡的环境中培养了大批艺术人才。解放后,延安鲁艺和国立北平艺专的教师汇合,于1950年4月1日正式成立了中央美术学院,著名画家徐悲鸿担任院长。

    从1918年至1998年,中央美术学院与世纪同行,和新中国共命运,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教学与创作的优秀传统和深厚典雅的学术风范,涌现了一大批中国现代史上的文化名人和著名美术教育家、艺术家。他们是蔡元培、陈师曾、邓以蛰、林风眠、张大千、黄宾虹、齐白石、朱光潜、闻一多、卫天霖等,在中国当代美术史上,徐悲鸿、江丰、吴作人、刘开渠、叶浅予、李可染、蒋兆和、王式廓、罗工柳、董希文、艾中信、李桦、古元、彦涵、黄永玉、滑田友、王临乙、王朝闻等都是蜚声中外的一代名师巨匠,他们的作品以其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精湛的艺术、浓郁的时代精神而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财富,为人类文化作出了贡献。

    自1950年建院以后,中央美院兼容中西,努力发展民族绘画,建立了一整套严格扎实的艺术教学体系,坚持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艺术方向,培养了许多优秀的美术家,侯一民、詹建俊、靳尚谊、刘勃舒、周思聪、钱绍武等都是新中国培养出来的著名艺术家。建国以来,中央美术学院的师生积极参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创作了许多优秀作品,以《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开国大典》为代表的许多纪念雕塑和革命历史画已成为中国现代美术的经典作品。中央美术学院在历届全国美展和国际性的展览中都获得了许多奖项。

    改革开放以来,中央美院在美术教育管理体制、学科结构和学术建设方面进行了重要的调整和改革,在保持原有优势的基础上增加了设计学科,开展了国际合作办学等对外交流,学院得以全面发展。目前,国家已投资在京城东北望京新区兴建新的中央美术学院,总建筑面积7万多平方米的新校址规划已由清华大学建筑专家完成设计,进入前期施工,工程完成后,将成为中国规模最大、设施最为先进的美术学院。

    1952年4月1日毛泽东写的《矛盾论》发表

    1952年4月1日,毛泽东于1937年写的《矛盾论》发表。《矛盾论》是继《实践论》之后,为了同一目的,即为了克服存在于党内的严重的教条主义思想而写的。文章概括了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世界观的斗争,继承、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这部著作是毛泽东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宝库的重要贡献。

    1958年4月1日我国第一座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博物馆--半坡村遗址博物馆建成开馆开放

    离西安10多里的东郊沪河东岸,有一个背倚北鹿原,面临沪河水,自然环境十分优美的村庄――半坡村。大约六七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在这里定居下来,并且创造了优秀的民族文化。然而,经过几千年沧海桑田的变迁,半坡村被埋进了三四米深的地下。从1954年开始,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工作者们经过多次的发掘和整理,才又重现了当年半坡村居民的生活景象。

    半坡村遗址的总面积大约有10万多平方米,已经发掘出来的有1万平方米。这是一个氏族公社时期的村落,主要部分是居住区。居住区的东边是制陶的窑场,北面是公共墓地。

    在居住区里有46座古代房屋遗迹。它们多系半穴式的,也有地面构筑的,形状分方形和圆形两种。这些残缺不全的古代房屋没有窗户,门都朝南开,每座房子的面积大约有十几、二十平方米,其建筑风格清楚的表明了我国数千年的“人”字形建筑风格和“木骨泥墙”的构筑方式正是从这里发端的。而且,特别令人惊异的是,中国传统的“宫室”形建筑,至少在6000年前就已露端倪了。

    原来,半坡原始村落中的一些房屋,在屋前门道上有支撑起来的“雨篷”。在一人高的墙壁上,还有屋顶的出檐,形式恰似后世的堂屋,房子纵深的部分一隔为三,又似后来的“明间”――后室。具有前堂后室的堂屋,在商周时被称为“宫”,象形文字“宫”,就是根据古代半穴式的穹庐房屋创造的。可见,半坡村遗址中的房屋与后世的宫室风格有着密切相承的关系。

    在居住区里还发现了许多农业生产工具,有石斧、石铲、石镰、骨器、陶器等700多件。另有一些粟(谷子)的朽粒,它有力地证明了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粟的国家。

    在制陶的窑场里,出土了大量的陶制品。当时的半坡人就是使用陶器作为生活主要用具的。我们今日使用的茶具和餐具,在半坡遗物中几乎都可觅其雏形。其中有一种叫尖底瓶的汲水用具,状如梭形,小口大肚尖底,腹部有系绳的双耳,颈下饰斜形细绳花纹。汲水时,圆筒状的瓶口便自动下沉,盛满水后用绳将尖底瓶吊出水面,滴水不漏。这说明先人们通过长期实践,对中心原理已经有所发现并应用于日常生活中。而且,半坡人的陶器中还出现了彩陶,造型逼真而又美观,堪称原始美术的杰作,陶钵的口沿上还刻有符号,共有20多种,我国文字学家认为,这些符号可能就是中国原始文字的起源。

    半坡村北的公共墓地,是半坡先民的归宿之处,坑位排列得井井有序。部分墓葬有随葬品,大部分是陶制的日常用具。随葬品在女性墓中比较多,这反映了妇女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半坡村也由此给我们展示了6000年前母系氏族公社的生动景象。

    为了更好的让大家了解这段历史,1958年,新中国在半坡村建立了我国第一座原始社会遗址博物馆――半坡博物馆,并于4月1日正式开馆。如今,它已经成为一座驰名中外的古人类遗址。

    1967年4月1日刘少奇首次受到不点名批判

    1969年4月1日中共九大在京召开

    1969年4月1日,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24日闭幕)。出席大会的代表1512人,代表全党约2200万党员。这次大会是在全国省、市、自治区一级党委,以及党的基层组织都不能正常工作或者没有恢复起来,党员的组织生活还没有恢复和相当多的八届中央委员会委员仍处在被审查、被监禁地位的状况下召开的,相当多的代表是由革命委员会同造反派头头“协商”或由上级指定的。大会一致通过了政治报告和《中国共产党章程》。党章根据“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和“文化大革命”的“经验”,对八大通过的党章作了错误的修改。九大通过的政治报告和党章,以及所选出的中央委员会,使“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和实践合法化,加强了林彪、江青等人在党中央的地位。这次大会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指导方针都是错误的。九大以后,毛泽东打算经过一年左右的斗、批、改和落实政策、结束“文化大革命”。所以,在九大以后,“文化大革命”进入“斗、批、改阶段”,其主要内容是:建立三结合的革命委员会,大批判,清理阶级队伍、整党,精简机构、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下放科室人员。其指导思想为:彻底否定所谓“反革命的修正主义路线”,落实政策,巩固和发展“文化大革命”的“成果”。大会还宣布,到1968年底,全部还清了公债。我国已经成为一个既无内债、又无外债的社会主义国家。

    1978年4月1日国务院批准恢复和增设五十五所高校

    1978年4月1日,国务院批准恢复和增设五十五所高校。

    国务院批准恢复和增设广西轻工业学院、锦州工学院、北京化纤工学院、江汉石油学院、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南昌航空工业学院、郑州粮食学院、湖北轻工业学院、湘潭煤炭学院、西安工业学院、西安地质学院、安徽农机学院、抚州地质学院、山东建筑工程学院、葛洲坝水电工程学院、成都气象学院、宝鸡师范学院、汉中师范学院、上海师范学院、延边农学院、西藏农牧学院、青海畜牧兽医学院、莱阳农学院、长春中医学院、延边医学院、天津中医学院、甘肃中医学院、四川财经学院、陕西财经学院、上海体育学院及荆州师范专科学校、黔南民族师范专科学校、郑州航空管理专科学校等一批本科专科学校,共55所高等学校。

    1978年4月1日国际货币基金会《牙买加协定》正式生效

    1980年4月1日中国开始发行外汇兑换券

    1980年4月1日国务院授权中国银行在国内发行外汇兑换券。

    国务院规定,外汇兑换券是一种含有外汇价值的人民币凭证,外国人、华侨、港澳台同胞过入中国时,须将所持外币,在中国银行或指定的外汇代兑点,以当时的汇率,兑换成外汇券,并在指定范围内与人民币等值使用。使用兑换券可以购买一些用人民币买不到的紧缺商品。

    外汇券面额有100元、50元、10元、5元、1元、5角、1角7种面额,它的官方兑换价与黑市价向来有很大距离,依规定不准私自在民间兑换。

    外汇券也许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一种“纸”。后来东西多了,人民币啥都能买到了,进友谊商店也不用看护照了,1995年1月1日外汇券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一些人开始收藏它。

    1983年4月1日中国加快开发海南

    1985年4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

    1986年4月1日作家王蒙将走马上任文化部长

    1995年4月1日首批全国“青年文明号”命名授牌大会在京举行

    2000年4月1日《个人存款账户实名制规定》实施

    国务院《个人存款账户实名制规定》要求从2000年4月1日起,居民在任何一家金融机构开立存款账户,都必须使用法定身份证件上的姓名及号码。

    凡居住在境内的16周岁以上的中国公民,在有关金融机构开立个人存款账户或在原账户上办理第一笔存款时,其实名身份证件除居民身份证或者临时居民身份证外,还包括户口簿、护照。军队离退休干部(武装警察)以及在解放军军事院校学习的现役军人,在有关金融机构开立个人存款账户或在原账户上办理第一笔存款时,其实名身份证件分别为:离休干部荣誉证、军官退休证、文职干部退休证和军事院校学员证。居住在境内或境外的中国籍的华侨在有关金融机构开立个人存款账户或在原账户上办理第一笔存款时,其实名身份证件可以是中国护照。外国边民在我国边境地区的金融机构开立个人存款账户或在原账户上办理第一笔存款时,其实名身份证件除护照外,还可是所在国制发的《边民出入境通行证》。

    2001年4月1日美侦察机在南海上空撞毁中国军用飞机

    2001年4月1日上午,美国海军EP?3侦察机在中国海南沿海空域撞毁中方军用飞机,导致中方飞行员王伟失踪,美机又未经许可降落中方陵水机场。事件发生后,中方始终依照国际法和中国有关法律规定,采取冷静、克制的方式加以处理。

    4月1日夜间,外交部部长助理周文重紧急召见美国驻华大使普理赫,就当日上午美国军用侦察机在南海上空撞毁中国军用飞机事件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和抗议。

    周文重说,4月1日上午,美国一架军用侦察机抵中国海南岛东南海域上空活动,中方两架军用飞机对其进行跟踪监视。9时07分,当中方飞机在距海南岛东南104公里处正常飞行时,美机突然向中方飞机转向,其机头和左翼与中方一架飞机相碰,致使中方飞机坠毁。中方正在搜寻飞行员的下落。我们对这名飞行员的状况极为关心。事件发生后,美机未经中方允许,进入了中国领空并降落在海南陵水机场。

    周文重指出,中国军用飞机在中国近海上空对美国军用侦察机实施跟踪监视,属正当飞行活动,符合国际惯例。中方飞机坠毁的直接原因,是美机违反飞行规则突然向中方飞机转向、接近造成的。发生这一事件的责任完全在美方。中方就此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和抗议。中国人民要求美方解释,为什么美国军用飞机要到距离我们国家这么近的地方活动?为什么美方飞机突然转向,撞毁中方飞机?周文重强调,美方飞机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进入中国领空并降落中国机场,是严重侵犯中国领空和主权的行为。对美方给中方造成损失问题,以及对美机未经许可进入中国领空并降落中方机场一事,中方保留进一步向美方交涉的权利。

    同日,中国驻美国大使杨洁篪在华盛顿紧急约见美国国务院负责人,奉命就美军侦察机撞毁中方军用飞机事也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和抗议。

    4月11日美国政府处理撞机事件全权代表、美驻华大使普理赫代表美国政府向中国外长唐家璇递交了致歉信。中方本着人道主义精神,允许美侦察机上24名人员回国。经过一系列谈判,中美双方于6月初达成拆运EP?3飞机的协议,拆运工作于7月3日进行完毕。7月6日,拆卸后的EP?3侦察机由美国租借的大型运输机运送回国。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