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星


本站公告

    金星分别在早晨和黄昏出现在天空,古代占星家一直认为存在着两颗这样的行星,于是分别将它们称为“晨星”和“昏星”。在英语中,金星――“维纳斯”是古罗马的女神,像征着爱情与美丽。而一直以来,金星都被卷曲的云层笼罩在神秘的面纱中。

    金星是距太阳的第二颗行星,它与地球在体积、质量、密度和重量上非常相似,可以算作是地球的姊妹星。而事实上金星与地球非常不同。金星上的一天相当于地球上的243天,而它的一年却只有225天。金星的自东向西自转还使得太阳在金星上西升东落。金星有厚厚的二氧化碳的大气,没有水。它的云层是由硫酸微滴组成的。它的地表大气压是地球上的九十多倍。金星浓厚的二氧化碳大气造成强大的“温室效应”,太阳光能够透过大气将金星表面烤热,但地表辐射却受到大气的阻隔,热量无法得到释放,致使地表温度高达摄氏四百八十多度。这样高的温度使得金属都会熔化。

    这是美国宇航局水手10号探测器1974年拍摄的金星照片,显示金星被浓厚的云层包围。

    金星内部结构尚未有定论,但据认为它可能有一个半径约3000km的固态核。

    这是伽利略探测器1990年拍摄的金星照片。照片着了蓝色以突出其云层结构图案。

    这是哈勃太空望远镜1995年拍摄的金星紫外光照片。(HST)

    这是经计算机拼合而成的金星全球地表图,使用了麦哲伦探测器1991年拍摄的多张金星雷达照片。

    这是根据麦哲伦探测器发回的数据模拟而成的金星表面高3km的Gula火山和直径约48.5km的Cunitz陨石坑。

    这是金星表面的EistlaRegio裂谷,远入地平线右侧是Gula火山,左侧是2km高的Sif火山。

    蛛网地形是在金星表面发现的另一种明显的地形特征。

    这是金星表面的“方格纸地形”。图中每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约为1km。

    这是1975年前苏联的金星9号和金星10号探测器在金星表面着陆后发回的照片。

    这是1982年前苏联的金星13号探测器在金星着陆后发回的金星表面的彩色照片。

    这是1982年前苏联金星14号在金星着陆后发回的黑白照片。

    金星的浓厚的云层至今仍是妨碍科学家揭开金星表面奥秘的主要原因。射电望远镜和射电摄影系统的出现使我们能够看到厚厚的云层下面的金星表面。金星的表面比较年轻,是300至500万年前才形成的。科学家们正在研究是何原因导致这一现象的。金星的地形主要是覆盖着熔岩的广阔平原和受地质活动破坏的山脉或高原。位于Ishtar地区的Maxwell山是金星上最高的山峰。Aphrodite地区的高原几乎占据了赤道地区的一半。通过麦哲伦计划获得的金星2.5公里以上高原区图像显示它存在明亮的潮湿土壤。然而,在金星表面,液态水是不可能存在的。有一种假设认为这些明亮的区域可能是由于金属化合物。研究显示,这些金属可能是硫化铁。它无法在平原地区存在,但在高原地区是可能的。这些金属也可能是外来的,它导致的效果是一样的,但浓度要低一些。

    金星的表面随机布满了许多小型陨石坑。由于金星的浓厚大气,直径小于2公里的陨石坑几乎无法保留下来。而当大型陨石在小型陨坑形成前撞击金星表面,其产生的碎片在地表产生了例外的陨石坑群。火山及火山活动金星表面为数很多。至少85%的金星表面覆盖着火山岩。大量的熔岩流经几百公里,填满低地,形成了广阔的平原。除了几百个大型火山,100000多座小型火山口点缀在金星表面。从火山中喷出的熔岩流产生了了长长的沟渠,范围大至几百公里,其中一条的范围超过7000公里。

    质量4.869e+24kg

    赤道半径6,051.8km

    平均密度5.25gm/cm^3

    平均日距108,200,000km

    自转周期-243.0187天

    公转周期224.701天

    赤道地表重力8.87m/sec^2

    赤道逃逸速度10.36km/sec

    平均地表温度482°C

    大气压力92bars

    大气组成二氧化碳96%

    氮3+%

    少量的二氧化硫、水汽、一氧化碳、氩、氦、氖、氯化氢和氟化氢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