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准备出行前的唇枪舌战


本站公告

    郢都客舍的庭院,出出进进,搬来放去,重耳一行正在打点行装。令尹子文带着宛春,乘车前来。颠颉高声道:“令尹大人到。”重耳起身,拱手相迎:“重耳来楚国,平空添了麻烦。”

    令尹子文:“公子客气。臣奉君王诏命,与宛春前来客馆看看,赠送礼物,也瞧瞧公子还缺什么?哪些不够,马上补办。公子说出来,子文无不精心准备。”

    宛春指着车辆道:“君王送公子的江南特产,请公子查收。”

    重耳再次拱手施礼:“多谢君王厚爱,也有劳令尹、将军过问,所用物品已经备齐,什么都不缺,什么也不少。”

    文点头:“万事俱备,只等动身。”重耳道:“是的,告别君王,我们就可以启程。”

    文似乎是不经意地问道:“行程路线想必也定了下来?”“路线?”重耳一愣,望着子文。一直注意子文的赵衰走过来,借故对重耳道:“物品比较多,怎么摆放,请公子发话。”

    重耳微微点头,转了话题:“楚王送的要放在最显眼的地方,让重耳看着,时时记起楚王恩德。”

    文:“公子对君王的感恩之情,子文回去禀报给君王。君王同样挂记着公子,从郢都到秦国,路途迢迢,君王想知道公子的行程,便于沿路供奉,确保公子食宿无忧,这是君王对公子的情意。”

    介子推有意地:“令尹亲自送来,那情意可是领略过的。”宛春手指介子推:“你,小人。”介子推:“小人、君子,有时不好区分。”

    文以退求进地:“宛春,不要做口舌之争。公子不愿意说,我们何必强人所难。君王的旨意送到了,就算完成使命。”

    重耳:“重耳给君王带来的麻烦够多的,人已经离开,就不要再去惊动郡邑,闹得臣民跟着受累。”

    文笑道:“大麻烦已经添了,公子也就不必在意小的惊动。君王牵挂公子,当然想知道公子的行程,以便确知公子能够顺利到达秦国。”

    “多谢君王,令尹请跟我来。”重耳走到石案前,顺手拿起物品,在上面摆放着。宛春嘲讽地:“公子要在石头上行走?”

    重耳笑了一笑,比划道:“郢都,汉水。从郢都出发向北行走,经过汉水,进入中原。走平坦大路,进入蔡国,经过郑国,可以到达秦国境内。”

    文若有所思,感叹地:“摆物为图,一目了然。这图要是用到理政、治军、出战上,大有用途。公子了不起,手那么一摆,就有了学问,中原文化博大精深。”

    重耳:“楚国君臣励精图治,不固步自封,不因循守旧。荆楚文化独有精深之处,这是中原诸侯不具备的。”

    宛春:“齐天殿的议论无休止,现在又是唇枪舌战,岂不是耽搁时间?公子,路线是固定的,人可是活的。行走多有变动,可就辜负了君王的隆恩圣意。”

    重耳:“楚王恩德如在天日月,重耳对楚王言必信,行必果。不过,遇到坏天气,山高路险,不能不变。”子文:“变也是常理。子文禀告君王,也可让君王放心。”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