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楚成王夜访重耳


本站公告

    月上柳梢头,泛着微波的云梦湖,银光耀眼。握着剑柄在郢都客馆巡视的介子推迎上几个走近的人影,张口欲言。来人止步,其中一人打着手势,向介子推点点头,向里走去。

    门开了,易服的楚成王走了进来。聚精会神的重耳并未理会,依然埋头书案,不知看到了什么精彩内容,眉梢带着笑意。精舍的书案上下堆着卷卷竹简,有的打开的,有的半开的,显然主人是花大力气在读着。

    灯儿高挑,满屋灯火通明,重耳伏案读简。游目书房的楚成王脸露笑意,有意咳嗽了一声。

    重耳抬头,见到楚成王,急忙站起,躬身施礼,歉疚地:“君王驾到,重耳失迎,告罪。”“失迎之罪与惊动之过,正好两相抵销,不罪不怪。”楚成王与重耳执手,同时大笑。

    楚成王挪动书案上的竹简:“寡人以往忙于政务,很少读竹简。与齐桓公召陵对阵后,受到影响,也看了一些中原史书典籍,很有收益。”

    重耳:“重耳少习《诗》、《书》,长于内乱,大好时光又走国在外,典籍竹简看的不多。今日读到楚国的《八索》、《九丘》,好书。”

    楚成王的目光盯住重耳,单刀直入地:“公子足迹遍及各地,中原诸侯如何看待不谷?”重耳拱手:“恕重耳直言。君王与周天子并称,中原诸侯看重礼仪,多称君王是僭越。”

    楚成王面罩严霜:“‘僭越’二字,寡人不得其解。寡人先祖是周朝小臣,上下有别。周天子的远祖为殷商王朝的臣子,灭商换代,也是僭越?”

    重耳:“在重耳看来,王朝兴灭自有劫数。得民者兴,失民者亡。纣王无道,周朝代起。当今大势,天子虽然卑弱,却还没有到败亡的劫数。诸侯纷争,当有强国再起,武德并用,和为宗旨,步齐桓公之后,扶天子以令诸侯。攻而不攻,不攻而攻。”

    楚成王:“这是公子走国的谋略?齐桓公‘尊王攘夷’,寡人在江南,中原诸侯蔑视楚国,称我们为荆蛮,划在夷狄之列。公子和戎,与姬姓先祖主战伐戎不同,又与齐桓公背道而驰。寡人要进兵中原,称霸诸侯,彼此异曲同工。”

    重耳:“重耳走国,为的是社稷。君王,人心向背,最为重要。”

    楚成王兴奋地握住重耳的手:“英雄所见略同。不谷重礼接待公子,意义就在此中。公子,当今天下,何人能继齐侯而起?”

    重耳迟疑地:“这、重耳不能预言。”楚成王盯住重耳的双瞳:“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重耳:“君王是大海,重耳是一粟,沧海一粟,不能与君王并论?”楚成王紧紧叮了一句:“公子有‘王者之剑’?”

    重耳摇摇头:“玄虚而已。齐侯曾将‘王者之剑’送给重耳,可剑鞘仍然在洛邑天子宫。”楚成王笑道:“天子图虚名,我们凭借实力。寡人与公子一赌,剑鞘合一,名实相符,谁先做到?”重耳立即抱拳道:“走国的重耳,岂敢去夺君王之爱?”

    楚成王进前一步,反问道:“公子不敢?”重耳苦笑道:“敢又能怎样?重耳不具备条件。”

    楚成王看着重耳:“在我楚国放马的百里奚,怎么会想到耆耆之年从郢都走出去,竟然得意于秦国?难道是我楚国君臣有眼无珠?百里奚可是公子荐举的。”

    重耳感慨地:“重耳荐举的不假,那是君王送走的。猩猩相惜,人才相济。君王气度胸怀若谷,令天下有才之士敬服。”

    楚成王点头:“心有灵犀,寡人云梦狩猎,公子可有兴趣?”

    重耳:“君王之命,重耳岂能违忤。君王厚爱,重耳愿意随行。”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