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与荀息分道扬镳的寺人披易服…


本站公告

    驿道,荀息与寺人披并辔齐车,缓缓而行,寺人披看着荀息:“慢悠悠的走路,这样会误了差使。”

    荀息以手抚额:“荀息有些头晕,走不快。”寺人披盯住荀息:“你跟我玩心计?我就揭穿你。你能一举成名,是重耳助你一臂之力,借道伐虢,唇齿相依。你心里挂记着与重耳,找借口袒护他。”

    荀息叹道:“重耳成全过荀息,荀息也看重重耳。平心而论,公子人口品才能如何?”寺人披面无表情地:“君主说的,成也重耳败也重耳。”

    荀息:“成败之间,放他一马。”寺人披冷笑道:“‘二五’立了功,优施跟着长脸,我差啥?保全他何必领兵前行?”

    荀息:“君命不可违。”寺人披:“知道君命不可违,就不要节外生枝。”

    荀息:“得饶人处且饶人,遇事不能做得太绝。”

    寺人披勃然大怒:“什么绝?披最讨厌听到这个字。说绝,咱家就绝到底,快,给我加速前进。”

    叉路口,分道扬镳而去的两路人马。

    寺人披率先,人马急驰着。日影西斜,人马来到了距蒲城不到十里的地方。寺人披下令:密林中歇息。兵马停驻在林间,揠旗息鼓,或抱戈倚树而坐,或平躺草地上,

    寺人披对裨将道:“我没有回来之前,不得擅自行动,有违令者,杀。”裨将抱拳,转身巡行着。寺人披悄悄地离开了营地,在密林处解开行囊,换上了行头。

    蒲城郊外,渠水流进大田里,大田的庄稼长势茂盛。重耳带着壶叔,在田里穿行着,不时跟劳作的农夫打着招呼。

    易服改装扮作过路的寺人披远远地看着,慢慢凑到放羊孩子跟前,有意指着重耳道:“不干活在地里乱窜,准是坏人。”

    放羊孩子不高兴地扬起手中的鞭子,抽打着地上的草:“你才是坏人!张口就说我们公子的坏话。你欺负我是小孩,你说的话若是让我们蒲城大人听到,保准揍你个鼻青脸肿!”

    寺人披马上换副笑脸:“我是过路人,不知不罪。大家都在地里干活,没听过有兵马的事?”

    放羊孩子:“讨厌。公子来了,我们过上太平日子,你整啥兵呀马呀的。我去告诉大家,让你吃不了兜着走。”

    寺人披扯住放羊孩子:“生啥气,我听过公子的好名声,路过这里瞧瞧。公子好,还不行么?”放羊孩子笑了:“这还差不多。”

    寺人披掂掂背上的行囊,径自走了。放羊孩子对着寺人披的背影“呸”地吐了一口:“晦气。”

    走出放羊孩子视线的寺人披,回身看着地里的人群:“重耳没防备,夜里动手少麻烦。蒲邑是老家,披也该到祖茔地去看看。”

    寺人披转身迈步,朝山峦处走去。走着的寺人披突然止住脚步,叹气道:“我这样的人,去了也给祖宗丢脸。”寺人披转身回来,走了几步又转回去。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