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老国舅狐突眼目中的晋国三位…


本站公告

    绿树掩映的老国舅狐突府的议事厅,几株海棠树枝干向天,粗壮的树身挺拔有力,既饱经沧桑,见证着历史,又有特殊含义,象征名臣仁德廉政。

    这位名臣是西周召公,周文王庶子,封地在陕右,与周公佐助年幼的成王治理国家。他勤政爱民,巡于村野,从不扰民,常在高大的甘棠下歇息,也在甘棠树下为百姓解决问题。百姓对召公曾经栖息过的甘棠非常爱护,不仅舍不得砍伐修剪,而且加意爱护,并做《甘棠》诗歌颂他。

    狐突本为戎狄部落人,身材魁梧,精明能干。戎狄虽为游牧民族,但因居住霍太山下,与晋国为邻,接受了华夏文化。其兄做了部落首领,称狄君。狐突作为使者,来往曲沃与狄国间。

    曲沃庄伯时,来朝通聘,应邀出仕,官为大夫。武公时建有奇勋,深入为倚重,爵为卿士。儿子狐偃,沉稳有见识,也在殿堂为官,拜为大夫。武公病逝前,曾给狐突颁下青铜诏,有免其死罪之说,赋予殿上督促君主、监督朝臣的权力。

    在邦国处于矛盾涡旋中而承继君位的晋献公,朝中大事,无不咨询狐突。狐突忠心为国,知无不言。晋献公为表示对狐突的倚重与信用,娶其女大戎狐姬入宫,名位仅次于君夫人大齐姜。部落女小戎狐姬随媵,也做了晋献公的妾。

    戎狄女子来到公宫,带来了游牧民族的风情。性格开朗的大戎狐姬与笑起来很好看的小戎狐姬,很得晋献公的喜欢。两位戎部女子行后怀了孕,大戎狐姬生重耳,小戎狐姬生夷吾,两个男婴出生的时间仅差一天。重耳“呱呱”落地时,曾引起公宫惊呼。

    托在宫女手中的婴儿,除了落地瞬间的几声啼哭外,再也听不到哭闹声。他摆动着小手,踢动着小腿,睁着眼睛打量世间,双眼仁闪动,肋骨连成一片。特别是与不时哭叫、哭声宏亮的夷吾相比,更显得长相怪异。

    谁见过这样的婴儿?公宫轰动起来,以为是“妖怪”,上天降下不祥之兆。不少人主张扔掉这个“怪胎”,连晋献公看了一眼,也躲得远远的。

    大戎狐姬抱着重耳,任谁也夺不去。狐突说这婴儿是吉兆,天生异相,必有异禀。狐偃举出历史上有名的贤君尧舜禹,其中虞舜就是双眼仁,重瞳。并说,周天子的始祖后稷,当年初生时是个肉球,《大雅》的《生民》篇有着形象的记载。

    于是,天生异相的重耳留在了宫中。年纪相仿的申生、重耳与夷吾出入府中,接受诲导,朝堂上下,尊称“老国舅”。狐突植海棠于府中,以召公为榜样,志做晋国名臣贤卿。

    在老国舅狐突的眼目中,居长的申生仁孝,是未来的君位继承人,重耳多才,是社稷栋梁,夷吾好显摆,多敲打也是良臣。当然,从血缘关系上看,老国舅对自己的亲外孙是多一层的关爱。

    老国舅狐突深邃的目光环视着在座的三个外孙,开口问道:“重耳通禀了翼城的新动态,你们各自有什么看法与打算?”

    夷吾抢先道:“翼城总装老大,欺负咱们绛都。咱们吗?来个针锋相对,练兵封将,打他个有来无回。”

    老国舅狐突:“打是对的,历史旧帐,几十年的积怨。不打,解决不了绛都与翼城的争端。”

    夷吾看着申生、重耳,得意地:“三兄弟中,夷吾就是有谋略,高人一筹。”

    老国舅狐突:“你有谋略,接着往下说,凭什么攻打翼城?凭什么说服将士跟你去出生入死?凭什么不动则已,动必嬴?”

    “这、这……”夷吾顿时语塞,求救的目光望着申生、重耳。

    申生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翼城不敬祖宗,不祭天地,不顾百姓生死,就是失礼。罪行昭彰,就该出兵征讨。”

    重耳补充道:“我们曲沃祭祖,翼城如果知错能改,我们主动求和;如果变本加厉,祸国殃民。我们就可以诏告臣民,先礼后兵,出师有名。”

    老国舅狐突一拍案几:“好!老臣立刻进宫。”

    作者题外话:按史书记载,公元前679年,翼城大宗与曲沃小宗之争有了分晓。司马迁的《史记》晋世家曰:“曲沃武公伐晋侯缗,灭之,尽以其宝器赂献于周僖王。僖王命曲沃武公为晋君,列为诸侯,于是,尽并晋地而有之。”《左传》庄公十六年曰:“王使虢公命曲沃以一军为晋侯。”晋武公受王命为晋侯仅两年去世,其子诡诸即位,称晋献公。晋献公以突起之势,向中原诸侯争霸进军。

    传记以小说家笔法来写,把结束大、小宗之争落到晋献公的肩上,意在造成一种诸侯的争霸氛围,凸现霸主人物晋国公子重耳的出现不是偶然的。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