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夺嫡


本站公告

    杨广回到了长安,第一件事肯定是去宫里向父母磕头请安,毕竟作为一位镇守一方的大员可不是说回来就可以回来的,总得找点理由才是,向上级汇报工作便成了杨广回家的最好借口。

    朝堂之上,杨广很好的完成了汇报工作,把那些早已通过各种渠道传到长安的关于扬州的政治、经济情况不厌其烦的一一叙述了一遍。杨坚很满意,大臣们对这个富有朝气的年轻人也很满意,给与了杨广很高的评价。退朝后,杨坚叫杨广一起吃个饭。

    晚上的饭局很简单,饭桌上也只有杨氏父子和独孤氏三个人,可以说是给杨广的一种奖励吧。很久没有见到父母的杨广坐在一边细细观察了一下杨坚和独孤氏,发现他们都老了,顿时一股伤感之情涌上心头。

    “父皇母后终日为天下操劳,一定要保重身体啊,我可还想要个弟弟呢。”

    这句话说道杨坚心坎上了,整个饭局的气氛也温馨了起来。

    “放心,你老爸我还是当打之年,别看我有了白头发,那是因为最近忙的忘了染发,以后多吃点胶原蛋白,估计连皱纹也都没了。”

    独孤氏对杨广一直非常喜爱,对他这些年在扬州的表现也是大加赞赏:“你这些年在扬州干的不错呀,朝堂上的百官对你的才得可是无不称道。

    “不敢不敢,主要是江南本来就是富庶之地,加之这几年天气也不错,略微发展一下也是应该的。主要还是皇恩浩荡,没有你和老爸,再加十个我也不能把扬州的经济发展起来啊。”看着谦虚的杨广,独孤氏很欣慰,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杨广啊,江山社稷事在人为,好好干,我看好你哦,咱大隋的天下还要靠你呢。”

    一句话说的杨广浮想联翩。

    杨广在长安呆了半个月,应酬不断,每日都是在醉醺醺中睡去晕乎乎中醒来,一个有权有势有前途的皇子是每个人都想结交的,而作为一个想更进一步的皇子,杨广哪怕一百个不愿意,也得强打精神给足对方面子,第一印象是最重要的,以后还需要人家的支持呢。除了喝酒吃饭,百忙之中的杨广还没有忘记去拜访两个人,一个是太子杨勇,另一个就是以前有过工作接触、现在已封为越国公的朝廷重臣杨素。

    杨勇最近过得很是不如意,一夜之间失了宠不说,还被人挑出了一大堆的毛病,最后找高人算了一下,说是东宫的风水不好,要建个宫内宫。于是,杨勇便按照风水大师的说法在东宫建了几间小草房,每天都住在里面。

    杨广见到了久违的大哥,一阵热乎之后,便被杨勇带到了小草房喝茶。初见草房,杨广吓了一跳:拍老爸的马屁也不能这么拍的啊,知道老爸喜好节俭,这都住上小草房了,杨勇你够狠,等回去我搞个窑洞住住。

    看到杨广一脸的惊诧,杨勇很是得以:“弟弟啊,我这草房还不错吧,睡在里面冬暖夏凉,加进点特殊的药草还能防蚊虫叮咬,要不要在哥哥这里住两晚啊。”杨广连称晚上有事。现在这种局势连躲着他还来不急,怎么可能在他这里来个夜不归宿,指不定杨坚会怎么想呢。杨勇听说弟弟晚上有饭局,一脸的羡慕:“唉,最近背到家了,总是被人挑三拣四,我这都快一个月没出去下馆子了,你整天大鱼大肉可真是幸福呀。”

    “还是多吃青菜健康,指不定外面饭店用的哪里的地沟油呢,”杨广安慰杨勇道,顺手还指了下小草房,“金窝银窝,不如咱家的草窝呀。”

    两兄弟说啊说啊,从白天说到了晚上,其实主要是杨勇在诉苦,说着他这段时间的不如意。杨广除了替哥哥感到惋惜之外,更坚定了自己来长安之前的决定:“遇到一点挫折就大搞封建迷信,做事还畏首畏尾,这样的人能治理好一个国家吗?”

    而进一步令杨广决定加紧对太子之位窥探的,则是杨勇后来的几句不痛不痒的话:“二弟啊,最近外面有一些个风声,你别往心里去,你知道大哥这个人,就是个直性子,但脾气也大的很,谁要是使坏使到我头上,我可对他不客气。当然,不是说你,只是吧,你这次回扬州最好不要再回来了,这边空气不好,能在扬州颐养天年是件多么美好的事情啊。”

    听到这里,杨广来气了:你杨勇还没当上皇帝呢,这就要把我们这些兄弟们支开了,等你手头有了权,我们哪还能颐养天年啊,说不定就被丢掉野外喂狗去了。

    杨广在忿忿的心情下走出了东宫,立马向皇宫奔去。离开东宫之前,杨勇让他替自己在独孤氏面前就元氏的死和过年团拜两个事件解释一下,此时杨广忽然发现自己能否当上太子的决定权其实是在独孤氏手中,杨坚在很多事情上都是依独孤氏的想法做的。

    来到母后独孤氏的客厅,杨广把杨勇对其说的话一一向独孤氏汇报,当然说的是杨勇威胁他的话。说着说着,不知是出于为了博得母后的同情,还是确实对手足相残这种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感受到切实的悲哀,杨广哭的是一塌糊涂。看着哭成泪人的杨广,独孤氏很是生气,自己怎么就生了这么一个儿子呢,事事不让自己省心,现在自己还活着呢就这么无法无天,若是以后做了皇上那还了得,杨广怎么办,杨谅怎么吧,杨秀又怎么办,年纪轻轻的就都去颐养天年?到了此时,早在元氏死后便已对杨勇心怀不满的独孤氏更加对其感到一万倍的不放心:也许是时候同杨坚商量下换太子的事情了。

    当年杨勇之所以被立为太子,完全是杨坚吸取了北周灭亡的教训,太子不能不立,那会导致朋党丛生、天下大乱;太子又不可晚立,那会导致人心不服,不利于今后工作的开展。现如今,早早被立为太子的杨勇又遭到的父亲的怀疑和母亲的反感,看来,没有哪种方法可以万无一失的确保皇位交接的安全稳定。权利,总是伴随着争斗的。

    开皇二十年(600)四月,隋文帝杨坚下旨,令扬州总管杨广即日起赶赴长安,参加对突厥的战斗,自此刚刚回家没多久的杨广彻底离开了烟花之地扬州,开始了他的长安生活。

    突厥问题是困扰了杨坚数十年的大问题。本来突厥分为了东西两个部分,他们两家打打杀杀很是符合隋朝的利益,可是天有不测风云,西部突厥在达头可汗的英明领导下日益发展壮大,很快,便打了一场超级巨大的胜仗。

    公元六世纪末,达头可汗与遥远的东罗马帝国(拜占庭)结盟,一起干掉了波斯。对波斯战争的胜利不仅仅是鼓舞了突厥人的士气,而是切实得到了很多的好处,那些财物美女就不用提了,地盘大了,人多了,后方稳定了,再打仗能不赢吗。开皇十七年(597),达头可汗经过一系列战役彻底打垮了东突厥的都兰可汗。现实中锦上添花的人远远多于雪中送炭的人,就在都兰可汗在在暴风雪中瑟瑟发抖之际,他所预料的火红的木炭没有人送过来,反而被部下们浇了一身的凉水――他手下的大小头目们都叛了。

    自古打过败仗的人实在太多了,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呀,重新振作起来报仇雪恨就是了。可是都兰可汗是一朵在大隋保护下长大的温室花朵,没有受过风雨的打击,在遭遇了一连串的失败和众叛亲离后,他选择了投降,投降了宿敌达头可汗。

    面对吃里扒外的都兰可汗,杨坚很生气,立即派出了大军镇压,并重新扶植了新的突厥势力。在公元599年底,被大隋军队打的找不着北的都兰可汗对生活彻底失去了信心,“这是什么江湖啊,为什么失败的总是我”,没有打过三国、魔兽、甚至是QQ游戏因此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差的都兰可汗再也承受不了连番失败的滋味,拿起一把生锈的宝剑在自己脖子上划了一个圈,结束了自己短暂却充满着失败的一生。此时的达头可汗也清醒的认识到,大隋不是波斯,不是那么好打的,自己的盟友东罗马又远离中原,百般无奈之下只好鸣金收兵,与大隋握手言和。

    到了开皇二十年(600),对突厥的战斗已经接近了尾声,这时,杨广到西部战场镀金来了。对突厥的战争杨广真的是什么力也没出,他前脚刚到,达头后脚便跑进了沙漠。但是还是那句话,了解真相的往往是一小部分人,西御突厥的功劳又被扣到了杨广的头上。

    杨坚在这个时候把杨广叫回来是有原因的,在与独孤氏经过漫长的讨论后,他决定废掉杨勇改立杨广为太子,于是便把这个对突厥的战功当作了见面礼。杨坚能够做出最后的决定,杨素真可谓是功不可没,除了有事没事便在杨坚面前提到杨广的好外,还怂恿袁充向杨坚说出了自己不敢说的想法。

    (求收)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