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登基大典


本站公告

    四月三十日晨,天气晴朗,阳光明媚。武英殿前的院子里很早就由锦衣卫摆好了皇帝的全套仪仗,并由彩衣象奴牵来了六匹披红挂彩的大象,分立在金水桥外。两行锦衣卫士分立在丹陛下边。接着有两行锦衣旗校,手持着金瓜、钺斧、朝天蹬等等仪仗。最后是两匹仗马,披红挂彩。

    后边养生殿,杨坚在众宫女的服侍下黄袍加身,在万众拥戴中登上了大好江山的帝位。这一刻,在他生命里是如此地荣耀辉煌,是如此地震撼摄魄,原来君王一统天下的感觉如此之好。只是,他还未细细想过今后要面临的诸多纷繁复杂的国事。

    时值八岁的杨广立在院子的中间,刘?、郑译分立其左右,群臣列侯等着仪式开始。为了将这些次新皇登基仪式办好,办出影响,杨坚特将长安城中的周朝旧臣召集起来。文武百官早已在午门外朝房中等候。

    忽然午门上钟鼓三鸣,他们肃然地从右掖门走进了皇宫内城,来到武德阁下肃立。武英门外的钟声响了三下,他们按照武左文右,分两行来到,过了金水桥,进入武英门,从穿戴整齐的千牛备身行列中穿过,避开中间的御道,从东西两边登上了丹埠,在丹绎上按部就班,肃立等候。

    一个太监走到丹墀一角。挥动三次长鞭,也就是静鞭。文武百官在三声静鞭响后,更加寂静无声。突然从武英门外的金水桥南边响了长长地号角之声,跟着钟鼓乐响起来,非常热闹。按道理说,静鞭响后,皇上出来之前,应该一点声音不许再有。可是现在的这个特殊情况,却是经窦一官同志提议,众大臣研究。杨坚亲自决定的。没办法,窦一官这厮他爱热闹,好排场,说什么二十四只长号可以彰显皇家气势,诏告天下等等,要不是这时的条件不允许,没准这厮还能搞出个排场的阅兵式呢!

    礼号、鼓乐响过之后,有官员进入武英殿,转到东暖阁,但没有进去。有一个宫女揭开黄缎绣龙门帘,跪在地下磕了三个头,说道:“恭请皇上起驾!”

    里边的内侍太监应了一声,就见杨坚身穿黄缎绣龙袍,头戴平天冠,冠前有十二行宝石珠串直垂到眉毛上边,看起来颇为雍容华贵,呵呵,不过咱没带过不知道他这分量,反正是看起来挺重的。压得杨坚直皱眉头。

    而旁边的这位美妇人就是杨坚唯一的妻子、现大隋皇朝的开国皇后独孤伽罗则穿着凤冠霞帔跟在杨坚的身边稍后一点。看着杨坚皱眉的样子,轻轻拍拍他的后腰,道:“嗯,再坚持一会儿。很快就完事了!”

    说话间看见一众官员请万岁出去行礼,又听见外边开始奏乐。杨坚微微一笑,昂首挺胸,向正殿走去。四个引导太监进来导驾,请他到正殿去,受百官朝贺。独孤伽罗跟着杨坚默默地进入正殿,在乐声中杨坚升入宝座,而独孤伽罗便坐在龙椅边上的绣墩上。堂下文武百官从两边退出,归入班中。

    依照唱祝官员的高声唱赞,文武百官在丹墀上向北跪下,行三跪九磕头礼。然后由唱祝官员恭读了由大周旧臣缮就地贺表,读完贺表之后,文武百官又一次向他磕头,山呼万岁。接着又读了皇上的敕谕,新皇登基,大赦天下,并宣读了杨坚登基后地第一道圣旨,改国号为开皇,接着又对大隋文武官员进行升迁,各拥杨派人物都做了大官,对此任命,堂中百官无人敢出声反对。最后又是百官叩拜,山呼万岁。登基的典礼就这么简简单单地行过了,跟着是奏乐。

    杨坚从宝座上下来,又退回武英殿的东暖阁。群臣也从武英殿的丹墀上退下去。唱祝官员传呼:文武百官齐去承天门肃立等候。承天门楼上设有御案御座,由千牛备身侍立御座两边,但杨坚并没有亲自前来,仅仅在御案上设立黄缎牌位,上边写道:“大岁皇帝万岁!万万岁!”大体上按照大赦天下颁诏的故事,行了仪式。诏书很长,无非就是宣扬杨坚这厮的功勋,又对周朝往日的苛捐赋税全部豁免;周朝官吏凡贪污的一定严惩,决不宽恕;奉公守法的一体照旧录用;又传令天下,在登基以前,除掉弑杀父母,大逆不道的,其他不论什么重罪,一律赦免,全都是不再追究,但是颁诏之后,再有犯奸坐科者,决不宽恕,必严惩不贷等等。刘?代皇上颁诏。诏书由唱祝官员宣读以后,便放在一个盘子里边,盘子上有一个结头,用黄色绳系着从承天门上边放下去,便算完成了颁诏这件大事。然后跪在下边的文武群臣又是一阵山呼万仪式结束后,

    一场欢宴,热热闹闹的进行着倒也没什么大事,可谁也没有注意此时有一个人在那闷闷不乐的独自叹气。谁?

    新近侍御史大夫窦一官是也!

    为啥不高兴?这窦一官同志想起了一个人,这人就是同朝称臣的元谐,这人可是为杨坚称帝立下了汗马功劳的人。可窦一官想起了历史上的记载:据说这杨坚登基称帝后不久,在一次与众多亲信大臣的聚会中,杨坚若有所思地微笑着对元谐讲:

    “没有亲信,看来还真的很难成大事呀!”

    元谐听了,欢喜且忧,欢喜的是这明显是说元谐的功劳,忧的是他知道杨坚是个猜疑心极重的人,这句话也是提醒他的!

    不过,元谐尽管了解杨坚的为人风格,但还自以为是开国功臣加同学,杨坚怎么说也得买账吧,于是,在不少场合,有意无意地担当起谏臣的角色。他觉得他说这些问题是对杨坚负责,而且也只有他才敢对杨坚说些忤逆旨意的话。

    杨坚兴高采烈地登上大兴宫的南门―广阳门,大宴南征将士,元谐也在其中,他借机向皇上进言说:“陛下大获全胜,可喜可贺,如今威望远播、恩德隆重,恳请陛下将战俘突厥可汗封为侯王、陈后主叔宝为令史,以便让天下感受到陛下的仁慈胸怀!”

    尽管这话是私下场合说的,但是杨坚立即怒形于色,说:“我平定陈国,把他从位子上拉下来,也杀了一些叛民,并不是为了扬威,是为了老百姓!今天,让他在我朝做官,老百姓会赞同我吗?突厥人更是狡诈多变,怎么能放虎归山呢?你的这些主意太书生气!”

    元谐默然而退!

    从此,隋文帝就对元谐有了看法,而元谐的仇家趁机诬告说:“有一次,元谐、元滂兄弟去见杨坚,元谐悄悄地对元滂说:‘我才是这里的真正主人,殿上那个家伙,贼也!’”结果,元氏兄弟皆被处死,家产遭查抄!!人家兄弟之间真有悄悄话,别人是怎么知道的呢?!也是一个莫须有啊!

    所以,窦一官同志现在有些郁郁寡欢,为啥?现在的他和元谐基本相似,伴君如伴虎呀!尤其这隋文帝!这可是个狠角色,一个不好,赔上了身家性命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推荐好友一世方休的新书《山河传》书号1382548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