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救人


本站公告

    “那就赶紧回去吧,我也要回去好好准备。”老福爷也抬头看了一下天色。看来真该早点回去,不然老者的性命堪忧。

    回到村口,何老实把老者放躺到车上。也不知道他的儿女是何样的,若要被自己见到,先让他们吃上几板砖,竟然拿把年老体弱的老人遗弃在荒无人间的破茅屋。窦一官缩侧在旁不停的给老人喂着水,换着头上的汗巾,一路小心的照应着回到了安州城北自己的土地上。

    一回到窦家田庄,窦一官匆忙的安排了一下,脚不离地的围着那个老人转了起来。老人身上污浊不堪,衣物已有汗馊味。窦一官命令下人去烧水为老人擦拭手脚,让丫鬟去煮点蔬菜清粥,又安排何老实赶紧去医馆请郎中,又叫庄里的老妈子去找了一套整洁干净点的衣物,留作老人换洗。整个窦家田庄因为这个老人的到来,顿时忙乱了起来。

    请来的老郎中为老人诊完脉后,面色凝重,手捋山羊胡须,边摇头边对旁边面色焦急的窦一官说道:“唉,恐怕不中用了,恕小人无能,老人家已呈油尽灯枯之象了。”

    “他只是饿了几天而已,怎么会救不了呢?大夫,求你想想办法吧。”窦一官一把抓住了老郎中的胳膊,焦急的一路追问着郎中出了内府,向院子走去。

    “几天没吃东西没喝水,再加上高烧,年纪又大。身子又太虚,唉……除非……”老郎中的犹豫给了窦一官一线希望。他并没有说老人到了百分之百没有救的境地。

    “你刚才说除非,也就是说还有一丝丝希望喽?”窦一官在抠着字眼。

    “除非……抓药以后再加上精心的调养,也许有可能……不过希望也不是很大。”犹豫了半天,老郎中只好老实说道。

    “哪怕有百分之一的希望,我们也得试试,这才是作为行医者的基本操守。”窦一官有些生气的说道。

    “少爷呐,不是我不想救他,而是在这安州城实在是找不到合适的药引子。”被逼无奈的老郎中摇头叹气道。

    “究竟是什么药引子让你这么为难,说来听听。”好不容易把人都救到这份上,窦一官可不想眼睁睁的看着老人就这么在自己的面前挂掉。

    “人参,千年的野山参才可以。那可是太难得的东西。在安州城这种小城的药铺里怎么可能找得到那麽贵重的东西。”老郎中捻须无奈的长叹口气。

    “你是说,只要有了那千年人参,你就保证能救活那个老大爷是不是?”一听到这句话窦一官精神为之一震。

    “我虽不敢说有十成十把握,但至少有八九分把握可以保证他不会那么快死。”郎中说着句话的时候面有得色,底气十足,显然他所言非虚。

    “那你就开方子吧,药引子的问题我想办法解决。”说完径直的向着田庄内院喊道。“二狗子回安州城府上把那个人参拿来。”

    “少爷,您拿这人参做什么?”看到窦一官要把那颗珍藏了许久的稀罕之物拿了出来,二狗子应声问道。

    “做药引子。别问了,快去。”窦一官急三火四的吩咐道。

    “那参,您不是说要给大总管老爷做寿礼用的么?怎么又做起什么药引子了?”二狗子喊着。

    “管不了那么多了,救人要紧。快去吧”

    “不过……”

    老郎中的一句不过,让正在那儿和顺王爷进行眼神大战的谢雨菲一下子转过身来。“难道这只有人参还不行么?”窦一官脸上满是紧张之色。

    “那倒不是。像这等贵重的宝物,不知少爷您是从何而来?这可是百年难得一遇的宝贝呀!您怎么舍得用它来……”老郎中看了看躺在旁边的老人,显然对窦一官拿这么贵重的东西去救一个素不相识的老人这一举动大惑不解。

    “有什么舍得舍不得的,救人要紧!”窦一官毫不犹豫的说道。

    “少爷真是大善之人呀。”老郎中习惯的捋了捋那已经稀疏不堪的山羊须。

    “只要能用就行,吓我一跳。开方子吧?”

    “药引子,一点点人参根须就够了。他现在身子还虚得很,若一下子使用的太多补得太急,恐他身体承受不住。”老郎中摇头晃脑的解释道。

    “既然这样,那你还不赶紧把药方子给我!”着急给老人抓药的谢雨菲一叠声的催促着。

    看到窦一官着急,郎中赶忙把药方子写好递了过去。

    “老实。”他拿起药方冲着门外喊了一嗓子。

    “少爷。您叫属下?”何老实悄无声息的走了进来,躬身问道。

    “少爷?”

    “何老实。”英俊的脸毫无表情。“拿着这个方子,让人赶紧去药房里抓药,快去快回。回来后再吩咐人把药熬上。”

    “知道了,小的这就去”

    “顺便告诉小李渊,让他们召集所有的人,晚上商议救灾的事情。”他脸色铁青,沉声对何老实说道。

    “是,属下告退。”

    “大夫,麻烦你现在麻烦将人参要用的剂量告诉刚才那个人,诊金也要跟他一起要。我就不远送了。”

    “那,老朽就先行告退了。”老郎中赶紧站了起来,一瘸一拐的走了出去。

    李府的议事大厅内,此时正坐着一帮人。

    "这么多天都没想出个赈灾的好办法,要你们何用?就让本使臣这样眼睁睁的看着百姓的庄稼被蝗虫全部毁掉。这纯粹是折磨。"是传旨的使臣火冒三丈的声音。

    "上使,能想的办法下官都想了。可是老百姓吃不上饭这件事,下官却解决不了。下官只能看着他们将土地撂荒,举家迁移。治理蝗虫这边,由于来得太突然,也没有什么特别有效的措施,所以现在真的看不到什么效果。臣等也实在是无能为力呀。"李?的脸此时比苦瓜还要苦三份。

    "现在正是多事之秋,偏偏又连年发生灾情,这些岂是单单一个拨发赈灾钱粮就能解决得了的。"那使臣的声音里充满了焦躁。

    "连年的灾荒造成国库空虚。就算上报给朝廷,钱粮也不知何时才能拨发下来。那这段时间,老百姓的日子可怎么过?"李?所辖一个刺史在旁边插了一嘴。

    "当然能过!而且还能过得不错!"随着话语声,有个人走过来,把两锭五十两的银两放在李?的面前。所有的目光齐刷刷的投向了说话的人。

    这放银子,说话的不是别人,正是李渊。

    (这周冲榜求票,但请各位多多支持)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