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神农


本站公告

    在为少典举行过葬礼之后,姬如愿以偿地当上了公孙氏部落的酋长。姬愿以为姜一定不会善罢甘休,一定会和他争夺酋长之位的。不料姜表现的很平静,对与他失之交臂的酋长之位并没有显得割舍不下。安登也表现的很平静,并没有对自己儿子没当上酋长而愤愤不平。这让把姜看成对手的姬大感意外。他原已作好和姜争斗的心理准备。可姜却不与他争,这反倒让姬在姜面前不知所措了。也不敢来打搅姜的正常生活了。

    这关过了两年,这年的秋天姜种的粟获得了大丰收。收获的粟种足够姜和安登母子二人,从秋天吃到明年春暖花开。原来,姜从伏羲那里学会观木测影计算时间之法后,对粟的播种生长时间都做了详细的记录。播种时严格按时间播种,结果粟一年比一年长的好,也一年比一年收的多。

    另外,姜还在实践中发明了一种耕种工具叫作耒耜。就是在一根木棒的一端绑上一块木片,可以用来疏松土壤。这样姜的种粟工艺就基本成熟了。人们把姜创造的这种劳动方式叫做农事,并为姜贺号神农氏。

    姬得知姜种粟成功的消息,心里变的惴惴不安起来。他想起当初伏羲曾说过,种粟将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而姜发明了这种取食方式,就可以接替伏羲的帝位,成为人类亲的引路人。一但有一天姜被推举为人类共同的领袖,那自己岂不是要把这部落酋长之位乖乖让出去?想到这些,姬急忙找附宝和风后商议对策。

    听姬讲了他的担忧之后,附宝马上就说:“那我们找个理由把姜赶走算了。等他不是我们部落的人了,他再当什么与我们也无关了。”风后听了摇摇头说:“这样恐怕不妥。姜在部落族人中挺有影响的。而且他做事谨慎,找他的错并不容易。万一我们找出的理由不能服众,反倒会受到族人的责难。”这时风后已当上了公孙氏部落的长老。姬当上公孙氏部落的酋长后,便将风后接收进部落。并一再提议让风后做部落的长老。原来的长老们看风后见多识广,又有酋长的推荐,也就同意了。风后做事工于心计,很快就成了各长老中最有影响的长老。

    附宝见风后反对自己的意见,就问:“那你说该怎么办?”风后道:“不如我们就分一些族人给姜,让他另建一个部落,也当酋长好啦。”附宝听了很不高兴地道:“那不是太便宜他了吗?”姬也说:“是啊,把族人分给姜,岂不让人说我无能管不了这么多人吗?”风后道:“只要我们找个合适的理由,别人就不会说酋长无能了。而且姜也得不到什么好处!”姬一听,还有这好事,忙说:“先生快讲!”

    风后说道:“我们公孙氏是个大部落。精壮的猎手固然不少,可年龄大,体质弱的族人也不少。这些人狩猎时顶不上用,可我们还需从打到的猎物中分一部分出来供养他们,实在是一大负担。若我们将这些老弱族人分出来给姜,我想其余的族人是不会反对的。而姜若带领起这些族人就是背上了一个大包袱,绝对得不到什么好处的。”

    附宝一听马上拍手叫道:“这个办法好。既把姜赶出了我们部落,又减轻了我们的负担。”姬则迟疑地问:“可是姜会接受吗?”

    风后说:“姜一向乐于助人。酋长只需和他说我们为寻找更好的猎场将要迁徙。这些老弱族人经不起长途颠波,请姜带这些人留在原地种粟为生,给他们一条活路,姜一定会答应的。”

    姬说:“这个主意不错。可是我们怎么说服族人跟我们迁徙呢?”风后说:“这段时间我去山林里转转。把我们部落附近山林里的野兽都驱往别的山林。大家捕不到野兽,自然就会同意迁徙了。”姬一听,忙抚慰道:“又要有劳先生了!”风后则答道:“酋长何必客气。为酋长效力是风后应尽的职责。”

    不久,公孙氏部落的族人便发现他们部落附近山林里的野兽越来越少了。渐渐地已不能满足部落的需求了。于是酋长姬便召集各位长老商讨对策。经过一番研究,最后大家一致同意部落迁徙寻找亲的猎场。

    公孙氏部落在老酋长少典领导时就是一个和睦友爱的大家庭。族人们互助互爱,惜老怜弱。许多族人都活到了很高的年龄。有些体质羸弱的人在公孙氏部落也活了下来。可即将到来的迁徙对这些人是个挑战。因为他们体质太虚弱,实在经不起长途跋涉了。于是酋长姬提议让他的兄弟姜留下来,率领这些老弱族人。因为姬懂得种粟,可以教这些族人种粟来吃。这样这些族人虽不能狩猎也不会饿死了。姜很爽快地答应下来。他的母亲安登也很支持儿子的选择,母子俩决定一起留下来。

    公孙氏部落经过一番准备。第二年初春的时候,酋长姬率领绝大部分族人迁走了。姜和他的母亲安登则和那些老弱族人留在了原地。一般经过一冬天的消耗,部落里储存的食物就会吃完。而公孙氏部落附近的山林已打不到野兽了,所以部落里储存的食物消耗的更彻底。可以说已经消耗的一干二净。结果姬率领的大部分族人一走,姜和留下来的老弱族人立刻陷入了饥荒。

    可现在是初春,草木还没有发芽,自然没有果实可摘。山林里又打不到野兽。姜没有办法,只好砸开即将解冻的河面撒网捕鱼。可鱼的汛期还没有到,捕到的鱼少的可怜。族人们根本吃不饱。看到这捉状况姜心急如焚,可又没有解决的办法。只能带着几个比较强壮的族人到河边坚持捕鱼。大家勉强维持着饥一顿饱一顿的日子。

    这一天,姜和族人们正在河边捕鱼。就见远远地走来一个人。等那个人走近了,众人一瞧原来是圣帝伏羲。

    姜看见伏羲,大叫一声:“圣帝!”丢下渔网发疯似地朝伏羲跑了过去。跑到伏羲面前,姜“扑通”一声双膝跪倒。他拉住伏羲的手,声音颤抖地说:“圣帝,您可回来了!圣帝,我好想您呀!圣帝……”说着,姜已泪流满面。许久以来积压在心头的苦痛,此时一起爆发了出来。最后姜终于嚎啕大哭起来。

    伏羲还不明白原由,一边往起拉姜,一边问:“姜,你这是怎么了?别哭,别哭,有话起来说。”

    这时安登走了过来,对伏羲道:“圣帝,你就让他哭吧。这孩子心里太苦了,他做梦都盼你回来呀!”说着,安登也是热泪盈眶。伏羲忙问:“嫂子,你们这是怎么了?少典兄呢?”听伏羲问起少典,安登忍不住失声恸哭起来,边哭边道:“我那老头子已经没了!”伏羲闻听吃了一惊,问道:“怎么,少典兄已经亡故了吗?”安登和姜一起用哭声回答了他。

    良久,在伏羲的抚慰下安登和姜才止住了悲声。伏羲这才又问他们:“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公孙氏部落怎么就剩下这么几个人了?”安登和姜就把以往发生的事情,一一向伏羲讲述了一遍。

    伏羲没有想到他离开后的几年当中,公孙氏部落竟然发生了这么多事。伏羲不由长叹一声,道:“想不到少典兄就这样去了。而他留下的公孙氏部落竟然会变成今天这个样子!教人好心酸哪!”

    伏羲稍微沉吟了片刻,然后对姜说道:“不管怎么样,先把族人的吃饭问题解决了再说。今天我们再打几网鱼,勉强对付一下。明天我带你去远处的山林打一些猎物回来。”说完,伏羲就帮着姜撒网捕鱼。当晚伏羲就住院在了公孙氏部落。

    第二天一大早伏羲便叫起姜,一人手里拿了一根木棒,到远处的山林去狩猎。由于伏羲身上有他父亲雷神传给他的神力,可以在短时间徒步行走很远。一般人根本跟不上伏羲的脚步,可是姜却能跟的上。前文说过,安登在怀姜时曾梦到把太阳吞到了肚子里。其实那是因为太阳的精气进入了胎中,安登有所感应才做的梦。因此姜身上是蕴含着太阳的精气的,而太阳是创世大神盘古的眼睛化生的。所以姜才能跟的上伏羲的脚步。

    伏羲见走了好长时间了,姜依旧紧跟着自己没有被拉下,他心里很高兴,于是问道:“姜,当初你听到姬要和嫘祖定亲,你心里高兴吗?”姜说道:“不高兴。”伏羲又问:“那你没有想过要阻止他们吗?”姜答道:“没有。”伏羲又问:“你不喜欢嫘祖吗?”姜答道:“喜欢。”伏羲又问:“那是嫘祖不喜欢你吗?”姜又答道:“喜欢。”伏羲又问:“那你们为什么不争取呢?”

    姜答道:“嫘祖答应嫁给姬是为了替她父亲报救命之恩。如果她不答应,她父亲就会死。为了救她父亲,我们只能放弃在一起!”伏羲的身子震颤了一下,又问道:“是嫘祖和你说的?”姜摇摇头说:“不,她没有说。但我们从小一起长大,早已心意相通。她不用说我也能明白。换了我是她,我也会那么做的。”

    伏羲忽然兴奋地高声叫道:“好!好孩子!肯为别人牺牲自己。如果有一天让你来引导人类,你一定能给人类带来福祉。”

    姜一听忙谦虚地说:“我怎么能担当起引导人类的重任。人类在圣帝的引导下已经发展的很好了,我只愿跟随圣帝为人类做些事情。”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