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阳谷来信


本站公告

    有郓王在场,郓哥儿自然不好对凌振说些什么,只是与凌振亲热的交谈几句,希望给对方留下一个好印象。

    凌振却是情绪不高,郓哥儿心知肚明凌振的心思:自己不过小毛孩子一个,已经是五品校尉,这凌振却不过是个军中炮手,两相比较,的确令人心寒,官职大小倒在其次,只是那不得志的闷气终难消减。

    两人约定了时间,就从明天下午起,开始操办焰火花灯的事情,一切银钱费用,与郓王府的账房管家说明即可,郓哥儿见赵楷似乎不甚在意银钱上的事情,心中好笑:若自己是个贪财之辈,这次事情就可发笔小财了。

    凌振走后,赵楷便要郓哥儿陪自己闲聊,郓哥儿对赵楷的官职一直很是模糊,不知道赵楷所谓的负责皇城司兵马到底指什么,这会儿趁着凌振的事情,自己正好探问一番。

    赵楷却告诉他自己的这个负责皇城司的职责不过是个名义上的官职,并没有什么实际权力,看上去威风,平时不过就是走走样子,就连巡城时带的军队也是各有专司将领在旁,自己并无实际指挥权力。

    再比如说像今天,要凌振来就直接下命令得了,但也仅限于此。

    听了赵楷的话,郓哥儿微觉失望,方才因为受到凌振事情的激发,郓哥儿倒动起了心思:眼下东京汴梁里被埋没的人才颇为不少,自己倒是可以挖出来几个好好培养培养,为自己效命。

    赵楷这一番话,叫郓哥儿有点泄气,自己是个历史半吊子,能想起来的人实在不多,若是不能亲自深入军中,哪里能有机会发现军事人才呢?

    想了半天,才想起了《水浒传》里的金枪将徐宁,这时候应该还在东京汴梁城,自己倒是可以拜会一下,相信有赵楷的因素,自己会从徐宁身上占些好处。

    能不能收了徐宁郓哥儿到不甚在意,他只是对徐宁的家传铠甲雁翎圈金甲和钩镰枪法很感兴趣,若是能弄来研究一下,那可就赚了。

    那个什么雁翎圈金甲据说又轻又坚固,刀枪不入有点扯淡,至少重型武器如狼牙棒什么的,不大可能完全抵挡,但是对弓箭有奇效,若是把这种轻负重的铠甲大量生产,装配的军队里,日后对上精于骑射的草原民族定会讨些便宜。

    不过这个“雁翎圈金甲”徐宁宝贝得很,自己手下也没有时迁一样的神偷,想要得手其实很难。

    至于钩镰枪,倒也不稀罕,只是那套枪法比较重要,有宋以来,因为契丹人占领了幽云十六州,大宋战马稀缺,再加上西夏的崛起,如今宋人的骑兵可算是少得很,又因为要保护战马,骑兵日常训练很少,故此应对草原民族来去如风的作战方式,就得有些绝活。

    凌振的火器是一个,徐宁的钩镰枪法又是一个,若是可学到手,用于作战实在有用。

    最妙的事情是徐宁的钩镰枪用法并非不外传,否则水泊梁山上就不会有一支专门破拐子马的军队了,当然,也许那是徐宁交给士兵们最粗浅的一些招数,但这已经够用了,至少用于战场对骑兵的确有巨大的杀伤力。

    想到这里,郓哥儿便兴起了拜会徐宁的念头,便笑着向赵楷问起徐宁的事情,并且说自己想要学习徐宁的钩镰枪法。

    赵楷闻言大奇,他倒不是因为郓哥儿知道徐宁而感到惊讶,其实他对徐宁也了解不多,平日里灯红酒绿走鸡斗狗吟诗作对惯了,他哪里会对一介武夫有多大兴趣?他只是奇怪原来郓哥儿会武功这件事情。

    当下笑道:“你小子倒是文武全才,这事情好说,这个徐宁我倒是听说过,仿佛是金枪班的传人,倒应该有些真功夫,否则如何可做得了皇宫的甲兵卫士呢?”

    郓哥儿一直没弄明白徐宁是做什么的,这时候才知道敢情徐宁是大宋皇家警备司令部的成员,有点中南海保镖的意思。

    嘿,如此说来,这个赵楷也算是正管的顶头上司,有赵楷的一句话,徐宁还不得乖乖的?

    想到这里,郓哥儿心中高兴,便要拜谢赵楷。

    赵楷却挥手要郓哥儿起来,笑道:“打打杀杀有什么意思?要不是看你也算是我府上的五品校尉,我才不会让你去寻那徐宁的,有这功夫,还不如多写几首《千里之外》这样的新词呢。”

    郓哥儿笑道:“小人的词再好,那也得马麟兄做出精妙的曲子来才是啊。”

    赵楷一拍大腿,赞叹道:“着啊,不说别的,就那首《千里之外》,似乎可以用各种乐器合奏,未必非要用笛子和洞箫才能演奏。”

    郓哥儿很是衷心地点头赞同道:“王爷所言甚是。”

    赵楷仿佛想起一事,笑道:“你小子现下可算是东京汴梁的名人了,呵呵,今日蔡太师约我过府会宴,就在后日,我们说话间,蔡太师倒是点了你和马麟的名字,要你二人过去为他奏上一曲,哈,蔡太师到底是个爱才之人,要我过去玩耍,还要捎带着你们俩,到时候去见见世面吧。”

    郓哥儿闻言立知这是蔡京老贼忍不住想要见自己,里面的意思现在还看不清楚,但无外乎恩威并施罢了,自己倒是定要见招拆招。

    赵楷看着郓哥儿一付无喜无忧的神情大感诧异,心道这人真的丝毫不在乎功名利禄吗?可得到蔡京的赏识,那飞黄腾达可是指日而待啊,想来这郓哥儿不好利,好的是文坛上的名声吧?

    想到这里,口中忍不住道:“若是几年前,我们这些王子要到大臣家中,那可是慎之又重,生怕外臣有所闲话,但如今却是不同,林灵素那道士深得父皇喜爱,授以金牌,任其非时入内,并筑通真宫以居之,只是这通真宫尚未修建完毕,林灵素如今就住在蔡太师的府里,每日里拜会这位活神仙的人有许多,故此如今到蔡府吃饭也不算犯忌,你随我去了,定会见到许多人物,有你这个汴梁城里新鲜出炉的才子,也算是为我装点门面吧。”

    郓哥儿这才明白,为何赵楷并不避讳与蔡京往来,不过林灵素与蔡京这般亲密倒是出乎他的意料,他隐约记得似乎在哪本书里写着林灵素与蔡京并不和睦的说法,林灵素的倒台似乎与蔡京也有些关系,没想到现在蔡京倒是与这个神棍关系良好。

    想想也是,自己在阳谷的时候就听说了,林灵素当着徽宗的面夸奖蔡京是天上的神仙,可能这两个人现在还处于“蜜月期”吧?

    被赵楷这么一说,郓哥儿倒是对后日的蔡府宴会充满了期待:这可是一个观察朝廷派系的绝好机会!

    ==========================================================================================

    郓哥儿才回到屋中,马麟便来找他,还带来了阳谷县的一封信,那是黄文嘉写的。

    郓哥儿打开书信,扑面而来的就是一片喜讯。

    先是阳谷县内,自己手下的三处生意一日好似一日,尤其是狮子楼的生意,这完全拜《天龙八部》这部小说所赐,如今阳谷县的百姓对这故事如痴如醉,就是狮子楼上的豪客们也是一天不听就浑身难受,故此日日跑到狮子楼上听这《天龙八部》就成了一种习惯,如此一来,销售额蒸蒸日上。

    至于药铺生意,因为有三家庄在,故此进药材的门路大开,虽说见不得光,但倒地节约许多成本,到了这时,黄文嘉的老子黄素才明白为何西门庆的生药铺子会做大。

    乔老爹以团练的名义大肆招揽人手,不但继续收养孤儿以为后备,还招来了许多江湖中的人物,黄文嘉还特意写上了一些人的名字,其中有两个人引起了郓哥儿的注意,其中一个是竟然是鼓上蚤时迁!

    按照乔老爹的说法,此人身轻如燕,武功亦不错,用刀更在马麟之上,是个做细作的天才,就是喜欢偷东西令乔老爹很不满意,不过这也不全怪时迁,这小子没有别的手艺,家里又穷,不去做贼又能如何?

    郓哥儿看了大喜,自己这里正算计徐宁的铠甲呢,没想到这个鼓上蚤时迁就从天而降,倒真是老天爷开眼。

    不过想想也属正常,须知时迁本就流离失所,想要投奔别人,却怕被别人看不起,毕竟在宋代,小偷是匪类里最受人歧视的,大宋的律法亦特别针对小偷,抢劫都未必会被判死刑,偷东西却是死罪,所以在水泊梁山上,时迁与段景住两个贼排名在最后,就是曾经当过叛徒的白胜亦比两人排名高,故此若是无人引见,根本没有人会收留他,哪怕武功再高也不行。

    但偏偏自己求才不拘一格,尤其是细作,也就是郓哥儿说的间谍与特种部队,正是时迁之所长,时迁若是没有闻讯而来,那他的一对贼耳便算是白长了。

    这个见不得人的人才,自己可得人尽其用。

    至于第二个人,却是吕方,最近因贩生药到山东,消折了本钱,不能还乡,走投无路,听说阳谷县乔大官人好客,故此前来投奔,乔老爹见他方天画戟十分精熟,就把他编入团练队伍中,当个小头目,每日操练,这小子头脑灵活,还真颇有些做基层军官的素质。

    郓哥儿看得十分满意,虽说吕方武功不算高绝,但到底不错,若能为将,那可比什么猛将好用得多了。

    至于三家庄,由于有求于己方,又因为觉得己方对他们不会有企图,故此在黄文嘉的要求下对乔老爹的特种部队开放了祝家庄,任其在里面的复杂地形训练。

    这消息也叫郓哥儿心花怒放。

    三家庄这般服贴,只因最近的生意亦算不错,说起来这还得归功于何九叔这老狐狸,这老狐狸如今在东平府可算是作威作福,和东平府知府程万里走得很近,因为有刑狱权力,又因为有大笔财富在身后支持,东平府各地的大小官吏服贴着呢,因此在何九叔的授意下,各地对三家庄的黑道生意大都争一只眼闭一只眼,这么一来,三家庄自觉比西门庆活着的时候还要快活,故此对黄文嘉更加信服。

    黄文嘉表面一团和气,暗地里却对三家庄各有一套办法,故此如今的三家庄虽然还是铁板一块,却与以前不同,因为他们为黄文嘉马首是瞻,这与以前和西门庆平的合作完全不同。

    扈三娘那小妮子更是三天两头跑到阳谷找春梅玩儿,这么一来,扈家庄与己方走得更近了,但三家庄却无人怀疑黄文嘉的企图,祝家庄与李家庄并不认为这有什么不妥。

    对他们来说,黄文嘉不过是他们的靠山,不会有吞并三家庄的心思,因为这黑道生意来钱不过就是个保护费押运费什么的,比黄文嘉手下的正当产业少很多。即便要贩卖私茶什么的,那也要有官方背景,自己占不了大头,何况他们还没有这个能力,虽说各个家资巨万,但那不过是世世代代积累下来的,并非一也就可暴富,因此黄文嘉还看不上他们的这点有极大风险性的收益。

    他们当然不知道黄文嘉的野心,自然也就不知道黄文嘉盯上的是他们军事实力和有利地形。

    对黄文嘉,郓哥儿自然是一百二十个放心,不过看到东平府知府程万里这个名字,倒叫郓哥儿想起一个人来,双枪将董平。

    黄文嘉又说起自己已派了人手尾随武松而去,以免武松在路上有意外。

    说起这事情黄文嘉还在心里讲了一个笑话:那两个公人路遇抢匪,自己武功地位不能应付,故此才上路就把武松的刑具去掉,美其名曰把武松当兄弟,其实却是要武松反过来保护他们

    郓哥儿看得哈哈大笑,把这事情说与马麟听,马麟亦觉得有趣。

    看看这封信的时间,武松那时应该还在路上,此时应该到了孙二娘的十字坡了吧?到时又是一场精彩。

    春梅那里有扈三娘陪着,应该很快乐吧?

    郓哥儿想着,就开始写回信,先是问候众人,然后要何九叔多多注意一下程万里与董平这两个人,随时向他写信汇报。

    再就是要时迁来汴梁城一趟。

    写过信后,马麟便拿着信去找那黄文嘉专门派来的送信之人,要他把信带回去。

    郓哥儿却开始幻想偷徐宁的铠甲,而后大量生产装配军队了,不由得傻笑起来。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