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


本站公告

    中文名:人参拼音名:Renshen英文名:RADSENG(英)Ginseng别名:棒棰、山参、园参、人衔、鬼盖(《本经》),土精、神草、黄参、血参(《吴普本草》),地精(《广雅》),百尺杵(《本草图经》),海腴、金井玉阑,孩儿参(《纲目》),棒棰(《辽宁主要药材》)。

    中文科名:五加科[编辑本段]《本草新编》对人参的论述人参,味甘,气温、微寒、气味俱轻,可升可降,阳中有阴,无毒。乃补气之圣药,活人之灵苗也。能入五脏六腑,无经不到,非仅入脾、肺、心而不入肝、肾也。五脏之中,尤专入肺、入脾。其入心者十之八,入肝者十之五,入肾者十之三耳。

    编辑本段]原植物分布:吉林、辽宁、黑龙江、河北(雾灵山、都山)

    来源为五加科植物人参Pseey.的干燥根。多年生草本植物,喜阴凉、湿润的气候,多生长于海拔500~1100米山地缓坡或斜坡地的针阔混交林或杂木林中。性味功能:甘、微苦。微温、补气、生津安神、益气,含多种皂甙和多糖类成分。生产于吉林长白山脉、辽宁、黑龙江、河北、山西、湖北等地。栽培者为“园参”,野生者为“山参”。多于秋季采挖,洗净;园参经晒干或烘干,称“生晒参”;山参经晒干,称“生晒山参”,蒸制后,干燥,称“红参”。红参:用高温蒸汽蒸2小时直至全熟为止,干燥后除去参须,再压成不规则方柱状。功效:温补。白参:多选用身短、质较次的高丽参,用沸水烫煮片刻,然后晒干。功效:性温和。

    「生长环境」

    人参喜阴湿冷凉气候,1月平均温-23---5℃,7月平均温20--26℃,耐寒性强,可耐-40℃低温,生长适宜温度为15--25℃,要求昼夜温差小的森林环境,积温2000--3000℃,无霜期125--150天,积雪20--44厘米,年降水量500--1000毫米。土壤为排水良好、疏松、肥沃、腐殖质层深厚的棕色森林土或山地灰化棕色森林土,pH值5.5--6.2。多生于以红松为主的针阔混交林或落叶阔叶林下,郁闭度0.7--0.8。主要树种有红松PinuskoraiensisSieb.e、地锦槭Acermon、糠椴aRupr.e、裂叶榆Ulmuslrautv.)Mayr、黄檗PhellodendrrenseRupr.、蒙古栎h.、五味子hinensis(z.)Baill.、辽东葱木Araliaelq.)Seem.等。人参通常3年开花,5~6年结果,花期6~7月,果期7--月。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主根肉质,圆柱形或纺锤形,须根细长;根状茎(芦头)短,上有茎痕(芦碗)和芽苞;茎单生,直立,高40~60厘米。叶为掌状复叶,2~6枚轮生茎顶,依年龄而异:l年生有3小叶,2年生有5小叶1~2枚,3年生2~3枚,4年生3~4枚,5年生以上4~5枚,最多的6枚;小叶3~5,中部的1片最大,卵形或椭圆形,长3~12厘米,宽1~4厘米,基部楔形,先端渐尖,边缘有细尖锯齿,上面沿中脉疏被刚毛。伞形花序顶生,花小;花菩钟形,具5齿;花瓣5,淡黄绿色;.雄蕊5,花丝短,花药球形;于房下位,2室,花柱1,柱头2裂。浆果状核果扁球形或肾形,成熟时鲜红色;种子2,扁圆形,黄白色。

    「人参的寿命」

    史书记载,人参寿命为400年左右,但在采收中,参龄达200岁的就很罕见了,能生长百年左右也不容易。

    「性状」

    生晒参主根呈纺锤形或圆柱形,长3~,直径1~2cm。表面灰黄色,上部或全体有疏浅断续的粗横纹及明显的纵皱,下部有支根2~3条,并着生多数细长的须根,须根上常有不明显的细小疣状突起。根茎(芦头)长1~4cm,直径0.3~1.5cm,多拘挛而弯曲,具不定根({丁})和稀疏的凹窝状茎痕(芦碗)。质较硬,断面淡黄白色,显粉性,形成层环纹棕黄色,皮部有黄棕色的点状树脂道及放射状裂隙。香气特异,味微苦、甘。

    生晒山参主根与根茎等长或较短,呈人字形、菱形或圆柱形,长2~。表面灰黄色,具纵纹,上端有紧密而深陷的环状横纹,支根多为2条,须根细长,清晰不乱,有明显的疣状突起,习称“珍珠疙瘩”。根茎细长,上部具密集的茎痕,不定根较粗,形似枣核。

    「现状」

    濒危种。人参为第三纪孑遗植物,也是珍贵的中药材,以“东北三宝”之称驰名中外,在我国药用历史悠久。长期以来,由于过度采挖,资源枯竭,人参赖以生存的森林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因此以山西五加科“上党参”为代表的中原产区即山西南部、河北南部、河南、山东西部)早已绝灭。,目前东北参也处于濒临绝灭的边缘。目前,东北的野生人参也极罕见,因此,保护本种的自然资源有其特殊的重要意义。

    人参已列为国家珍稀濒危保护植物,长白山等自然保护区已进行保护。其它分布区也应加强保护,严禁采挖,使人参资源逐渐恢复和增加。东北三省已广泛栽培,近来河北、山西、陕西、湖北、广西、四川、云南等省区均有引种。

    编辑本段]人参药理现代研究人参为五加科植物人参Pseey.的根。亦名鬼盖(《本经》)、血参(《吴普本草》)、孩儿参(《本草纲目》)。野生的称“野山参”;栽培的称“园参”。将幼小的野山参移植于田间,或将幼小的园参移植于山野而成长的人参,称为“移山参”。园参经晒干或烘干,称“生晒参”,蒸制后干燥,称“红参”;山参经晒干,称“生晒山参”。味甘、微苦,性温。入脾、肺经。功能:大补元气、固脱生津、安神。主治:劳伤虚损、食少、倦怠、反胃吐食、大便滑泄、虚咳喘促、自汗暴脱、惊悸、健忘、眩晕头痛、阳痿、尿频、消渴、妇女崩漏、小儿慢惊及久虚不复,一切气血津液不足之证。内服:煎汤,1.5~9g,大剂9~30g;亦可熬膏,或入丸、散。

    栽培者为“园参”,野生者为“山参”。多于秋季采挖,洗净;园参经晒干或烘干,称“生晒参”;山参经晒干,称“生晒山参”,蒸制后,干燥,称“红参”。

    红参:用高温蒸汽蒸2小时直至全熟为止,干燥后除去参须,再压成不规则方柱状。功效:温补。补气中带有刚健温燥之性,长于振奋阳气,适用于急救回阳。

    白参(糖参):多选用身短、质较次的高丽参,用沸水烫煮片刻,浸糖汁中,然后晒干。功效:性最平和,效力相对较小,适用于健脾益肺。

    生晒参:性较平和,不温不燥,既可补气、又可生津,适用于扶正祛邪,增强体质和抗病能力。

    参须:以红参须为多见,性能与红参相似,但效力较小而缓和。

    野山参:无温燥之性,大补元气,为参中之上品,但资源少,价值昂贵,很少用。

    性味归经:甘、微苦,微温。归脾、肺经。

    药物功效: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益血,安神增智。

    应用:1.元气虚脱证。

    2.肺脾心肾气虚证。

    3.热病气虚津伤口渴及消渴证。

    用量用法:5-10克。宜文火另煎。

    编辑本段]人参美食[1]材料:大米3杯,新鲜人参2根,大枣5粒,栗子4粒,红豆5大匙,黑豆3匙,水3杯烹饪方法:新鲜人参洗净后按适度切块。大米洗净放在水里泡30分钟后沥干水分。大枣去籽后切丝,栗子切厚块。红豆和黑豆泡水待软。红豆煮开后用比较适宜。往锅里放米和准备好的材料后倒水做饭。待米汤开后用微火焖好人参炒虾仁[2]材料:新鲜人参2根,大虾4只,洋葱1/4个,大辣椒1/4个,黄辣椒1/3个,色拉油1大匙,酱油11/2大匙,糖稀1/2大匙,精盐少人参炒虾仁许烹饪方法:新鲜人参洗净后切丝。大虾放盐水里洗净,去皮、去头后切丁。洋葱和大辣椒适当切块。炒锅置火上,待热后放色拉油,开锅放洋葱、大辣椒炒一会,放水参和酱油、糖稀炒熟。大虾和蔬菜营养丰富,人参炒虾是全家人可享受的营养餐。

    编辑本段]服用方法与禁忌我国食用人参的历史悠久,对它的神奇功效也是推崇倍至,据史书记载:人参对人体有“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明目开心益智”功效。它的食用方法很有讲究:(一)炖服。将人参切成2cm薄片,放入瓷碗内,加满水,封密碗口,放置于锅内蒸炖4~5小时即可服用。

    二)嚼食。以2~3片人参含于口中细嚼,生津提神,甘凉可口,是最简单服用方法。

    三)磨粉。将人参磨成细粉,每天吞服,用量视个人体质而定,一般每次1~1.5克。

    四)冲茶。将人参切成薄片,放在碗内或杯中,用开水冲泡,闷盖5分后即可服用。

    五)泡酒。将整根人参可切成薄片装入瓶内用50~60度的白酒浸泡,每日斟情服用。

    六)炖煮食品。人参在食用时常常伴有一定的苦味,如果将人参和瘦肉、小鸡、鱼等一起烹炖,可消除苦味,滋补强身。

    人参的服用禁忌1、人参不可滥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经济条件改善,相当一部分人的活命观已从温饱向健体延寿方向转变,花些钱吃点人参或人参制品已慷慨大方。有的人四季在保温杯里泡人参当茶饮,有的把人参当作口香糖嚼,有地定时定量常年不断,形式多样,这都属于滥服人参。滥用的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2、服用人参后忌吃萝卜(含红萝卜、白萝卜和绿萝卜)和各种海味。古医书讲萝卜"下大气,消谷……"。现代研究萝卜消食利尿,与古代观点相同,人参大补元气是其最主要功能。这两者,一个大补气,一个大下气,正好抵消。故有此一忌。

    3、忌饮茶。服人参后,不可饮茶,免使人参的作用受损。

    4、无论是煎服还是炖服,忌用五金炊具。

    编辑本段]人参的鉴别区别一支人参的质量标准是:芦(头)圆长,皮老黄,纹细密,体形美,鞭条须、珍珠节多等;完全具备这些条件的,是罕见的珍品。

    1)本品横切面:木栓层为数列细胞。皮层窄。韧皮部外侧有裂隙,内侧薄壁细胞排列较紧密,有树脂道散在,内含黄色分泌物。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射线宽广,导管单个散在或数个相聚,断续排列成放射状,导管旁偶有非木化的纤维。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簇晶。

    生晒参粉末淡黄白色。树脂道碎片易见,含黄色块状分泌物。草酸钙簇晶直径20~68μm,棱角锐尖。木栓细胞类方形或多角形,壁薄,细波状弯曲。网纹及梯纹导管直径10~56μm。淀粉粒甚多,单粒类球形、半圆形或不规则多角形,直径4~20μm,脐点点状或裂缝状;复粒由2~6分粒组成。

    取本品粉末1g,加氯仿40ml,加热回流1小时,弃去氯仿液,药渣挥干溶剂,加水0.5mkl拌匀湿润后,加水饱和的正丁醇10ml,超声处理30分钟,吸取上清液,加3倍量氨试液,摇匀,放置分层,取上层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人参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人参皂甙Rb、Re、Rg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各含2m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1~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厚500μm)上,以仿-醋酸乙酯-甲醇-水(15:40:22:10)10℃以下放置的下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分别置日光及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分别显相同颜色的斑点或荧光斑点;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日光下显相同的三个紫红色斑点,紫外光灯(365nm)下,显相同的一个黄色和两个橙色荧光斑点。

    编辑本段]世界三大参人参与三七参,西洋参统称世界三大参,其中以三七在民间知名度最低,但最新研究研究发现人参皂甙在人参中含量最高,故人参又被称为“参之王”,特别是对血液类疾病具有很好疗效,有血液卫士之称。

    人参人参: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拉丁文名Pseng,喜阴凉、湿润的气候,多生长于海拔500~1100米山地缓坡或斜坡地的针阔混交林或杂木林中,分布于朝鲜半岛,俄罗斯,及我国东北长白山、小兴安岭东南部地区。由于自然繁殖缓慢,采挖过于频繁,野生资源已很稀少。著名的“东北人参”和“高丽人参”是同一种植物,生长在极为相近的自然环境下,二者几乎没有区别。由于商业上的炒作,各方研究者都试图通过微小的差别来说明自己支持的品种略好。“东北人参”是目前中医文化中习惯的正品。

    三七:三七五加科人参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拉丁文名Pseng,其中种名seng的拉丁文含意为“南方人参”,它的生长条件要求冬暖夏凉、无严寒与酷暑,半光半阴、潮湿的特定环境,即低纬度、高海拔区域,故其分布范围仅局限于我国西南部海拔1600米-2000米,北纬23.5°附近的狭窄地带,包括云南省文山州和广西与文山交界的几个地方。

    西洋参西洋参:与人参同属五加科但不同种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花旗参,拉丁文名Pefolium,原产于大西洋沿岸北美洲丛林中。我国自1980年引种成功后,发展比较迅速,吉林省白山市经近20年的发展,已成为全国的西洋参主产区。

    人参、西洋参与三七,共同组成人参家族。在人参家族三大成员中,三七的药效成份含量最高,美籍华人植物药大师朱其岩在深入研究三七的药效成份后,提出一份报告说:三七所含有的化学成分超过任何一种中国参、高丽参、美国花旗参产品,赞叹:“三七是人参之王”。但因三七原产地——云南省文山州交通相对闭塞,故国内对其药用价值了解尚不够。

    编辑本段]高丽参的来历高丽参是东北人参的别称,全称为高丽人参,或高句丽人参。本指历史上东北地区的高句丽王国(公元前37年-公元668年)

    出产的人参,亦包括朝鲜半岛北部。后单独指代朝鲜人参。由于加工工艺不同,高丽参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蝴蝶芦或独碗芦高丽参的卢头一般较大,单卢头的为独碗卢,双卢头的称之为蝴蝶卢。

    ?将军肩高丽参卢头和参的主根的联结处平直而不凹陷就如古代将军的盔甲的护肩一样。

    ?黄马褂高丽参的参体上半部有部分地方呈现出土黄色或棕褐色。

    ?年轮纹断面红棕色,角质发亮,切片可见年轮纹。

    ?气香浓高丽参的参味较东北人参要浓,气香浓郁、味甘苦持久。

    编辑本段]人参进出口绿色行业标准4.1.重金属及砷盐谱尼限量指标4.1.1.重金属总量≤20.0mg/kg4.1.2.铅(Pb)≤5.0mg/kg4.1.3.镉(Cd)≤0.3mg/kg4.1.4.汞(Hg)≤0.2mg/kg4.1.5.铜(Cu)≤20.0mg/kg4.1.6.砷(As)≤2.0mg/kg[编辑本段]人参文化「百草之王」

    人参为东北特产之一,由于根部肥大,形若纺锤,常有分叉,全貌颇似人的头、手、足和四肢,故而称为人参。古代人参的雅称为黄精、地精、神草。人参被人们称为“百草之王”,是闻名遐迩的“东北三宝”(人参、貂皮、鹿茸)之一,是驰名中外、老幼皆知的名贵药材。在中国医药史上,使用人参的历史十分久远。早在战国时代,良医扁鹊对人参药性和疗效已有了解;秦汉时代的《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药中上品。明代著名中医学者龚居中在《四百味歌扩》中列为第一条:“人参味甘,大补元气,止渴生津,调营养卫”,成为无数中医入门的第一句背诵歌诀。

    「传说与误传」

    深秋的一天,有两兄弟要进山去打猎。进山后,兄弟俩打了不少野物。正当他们继续追捕猎物时,天开始下雪,很快就大雪封山了。没办法,两人只好躲进一个山洞,他们除了在山洞里烧吃野物,还到洞旁边挖些野生植物来充饥。一天,他们发现一种外形很像人形的东西味道很甜,便挖了许多,当水果吃。不久,他们发觉,这种东西虽然吃了浑身长劲儿,但是多吃会出鼻血。为此,他们每天只吃一点点,不敢多吃。转眼间冬去春来,冰雪消融,兄弟俩扛着许多猎物,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村里的人见他们还活着,而且长得又白又胖,感到很奇怪,就问他们在山里吃了些什么。他们简单地介绍了自己的经历,并把带回来的几枝植物根块给大家看。村民们一看,这东西很像人,却不知道它叫什么名字,有个长者笑着说:“它长得像人,你们两兄弟又亏它相助才得以生还,就叫它‘人生’吧!”后来,人们又把“人生”改叫“人参”了。

    关于误传人参多用可致口鼻流血的说法,一些具有极高影响和人格魅力的中医都做过特别说明。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说:“至于野参之性温和,秧参之性燥热,人所共知,究其所以然之故,非仅在历年之浅深也。因种秧参者多撒砒石末于畦中,以防虫蚁之损伤,参得砒石之气故甚燥热。”聂文涛在《食物训练与糖尿病康复》中说:“古代种参者,因撒砒霜杀虫,所以假说山参大热,以至今天还有很多中医信以为真。现在的种植参已经不用砒霜杀虫,所以不热。人参对正常血压影响不大,有报道认为对高血压有轻度降低作用。但人参对低血压升高作用明显。所以建议血压正常或偏低的人使用。”“本人二十年前到吉林通化长白山腹地,当地参农用人参炒菜招待,据说已经是传统。人参已经有了长期被食用的历史,人们已经熟悉其用法用量。”邓铁涛曾提出这样的命题:人参为什么能够提升低血压,还能够平降高血压?

    编辑本段]人参故事与传说长白山地区关于人参和挖人参的传说。关于人参的传说,最早见于《春秋运斗枢》的记载。南北朝时,已把人参和治病联系起来,形成传说的简单情节。《梁书》(卷五十一)记载,陈留孝子阮孝绪,因母病到钟山采参,鹿引获此草,服之遂愈。《太平御览》(卷九百九十一)亦载:“隋文帝时,上党有人宅后每夜有人呼声,求之不得。去宅一里,但一人参枝首,掘之入地五尺,得人参一,如人体状,去之,后呼声遂绝。”至唐时,发展为“草妖”、“地精”的说法;有的还把人参说成能医治“鲁钝”和可以益寿的“褐衣老翁”。?

    近代大量人参传说流传在东北长白山地区。有的传说,鞭笞了那些忘恩负义的贪心者。特别是反映参农在封建官府及地主阶级层层盘剥下的种种苦难和反抗。如《棒捶雀与赶山王》、《人参姑娘》、《童子参》、《刺官棒》等,具有深刻的思想意义。

    人参传说反映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这些故事往往充满着神奇的幻想。如善良的老把头神会帮助挖参人挖到宝参;美丽的参姑娘会和年轻的挖参人结成伴侣;?毛驴参可以不吃草料而为穷哥儿们开荒种地;龙参放到水里,河水就能长流不息,消除旱灾;深山的梅花鹿,林间的雀鸟,乃至一草一木,都会成为挖参人的忠实朋友和生活助手,人参也大都被人格化了。人参精的形象直接取自人参宿根酷似人形的特点。在故事中被描绘为穿红肚兜的小孩、头插红花的美丽姑娘、善良的白发老翁等。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