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张小月的秘密


本站公告

    晚上的时候萧胜的父亲终于回家,两天一夜的紧急工程也终于抢完了。这是一个学校的工程,就是后来的双城市第一小学,也有人称呼它为双成市实验小学。

    这是一个主体为四层占地八千平方米的建筑,从施工到投入使用不过只用了一年的时间。这在1990年算是不小的壮举,因为所有的工人全部都是加班加点的干,这可是可以和省城学校媲美的现代化小学。这座学校当时还带给了双城人民无数的骄傲。

    后来每每谈到这里父亲总是那么自豪,当时的建筑器械很落后,建材都是用人的肩膀挑到楼上的。原本这座学校规划的时候是以使用50年为基础建造,不过城市的发展出呼大家的预料。它只不过使用了18年,2008年随着整个东北域整体拆扒工程开始,这座当时城市教育的骄傲也轰然倒塌。

    父辈们用汗水凝结的骄傲,在一天之内片瓦不存。后世的父亲说起这件事也是很无奈。

    萧胜的父亲叫萧忠凯,人如其名忠厚老实,萧胜的命运有点像他的父亲。萧忠凯当年是以双城市第三中学全校第二的成绩被黑龙江大学择优录取,可是他接到通知书的第二天萧忠凯的父亲就因病去世了。

    为父亲办好葬礼,贫困的家里借了很多外债。萧忠凯看着家里的米缸一句话也没说就撕掉了大学录取通知书。从此拜父亲的好朋友为师学起了瓦匠。这是当时唯一一种按天结算工钱的工作。

    后来由于技术过硬为人和善再加上知识底子厚,萧忠凯慢慢的变成了双城市工程队一队的主瓦匠。后来慢慢的又自学了绘图,从瓦匠转变成了绘图的技术员。

    从开始挑灰、卸砖、打灰线的零活到后来的砌、抹、拌这些专业的瓦匠活,到最后的策划绘图成了技术员,萧忠凯只用了三年时间。期间逢人介绍认识了杨丽蓉,两人在当时算是看对眼了。认识不过四个月就结了婚。

    婚后萧忠凯在工程队的地位因为结婚一下子就上涨了不少,按照当时的话叫‘有家的男人才能挑起责任’。杨丽蓉就在离家不远的市场里倒腾起了粮食,虽然摊子很小,但是赚的却不少。还完家里的债务后,两个人的日子慢慢的有了起色。

    可就在萧忠凯事业出现爬坡的时候,他却在给住院处盖楼的时候因为跳板没有绑紧而失足跌了下来。

    万幸的是萧忠凯只是住了很长时间的院外加掉了两颗牙齿,身体到什么大碍,不过工作上他的位置却被一个关系户顶上了。

    如果他要进工程队就只能从小工从新开始,萧忠凯一气之下就办了病退和杨丽蓉干起了买卖。

    想起前世的种种,萧胜现在看着的父亲是打心里的高兴,记忆里的父亲大多是出事以后的父亲,那时的父亲给他的印象大多是失意的沉默,后来父亲两次参加成人高考都失败,从那以后在外父亲就一门心思的做买卖,在家他就很沉默,自己姐弟三人的功课和生活几乎都是母亲忙活。

    现在的父亲给人的感觉还带有那么一点点的书生气,人也很开朗。和后世满是铜臭气沉默不语相比还是现在这个气质配的上父亲。既然老天给了自己一次改变命运的机会,就让所有不美好的东西都滚蛋把。

    父亲进屋的时候,母亲已经把做好的饭菜放在白天姐姐学习的炕桌上。菜很简单,一个葱沾酱一个炒土豆片。父亲把随身背着的皮制工具兜放在门口地上,脱掉鞋子上了炕,萧胜看了一眼父亲的皮制工具兜,里面都是一些绘图工具和绘制好的图纸。

    “怎么这么晚回来,还以为今天你们还要熬夜。”看到萧忠凯回来杨丽蓉问道。

    萧忠凯腻爱的把几个孩子的头都摸了个遍后道“实验小学是市里的面子工程,马虎不得,你不盯在工地上那些小工就偷懒。前些日子二建的电工来了,因为图纸一只在我这里,他们没看过就开始顺电线,通电的时候发现有四条电线弄混了。昨天一晚上就忙这把线顺回来。”

    说完他又问道“我刚才听前屋的二哥说,胜子早上没和家里人说就自己一个人跑出去玩?”

    杨丽蓉一边给大家盛米饭一边道“早上我回来他就跑出去了,我找了一圈没找到以为在他二大爷家就过去问,后来在胡同里找到他的,他说去锻炼身体去了,你说现在的车这么多,碰到咋整。”

    说完她假装生气的对萧胜说“看你以后再敢自己偷跑出去,看到时候我不收拾你。”

    萧忠凯道“老儿子听你妈的话,别一天到处乱跑,在有一年多你就上学了。给你妈省点心。”

    听到父亲的话萧胜很配合的“恩”一声。听到萧胜的回答,萧忠凯没在继续说什么,全家继续吃饭。

    不一会萧忠凯看到墙角那几把伞道“这些伞是谁家的,好象不是咱家的吧?”

    萧胜笑呵呵的说“是我问学校的老师借的”。

    萧忠凯恩了一下道“记得还回去,这自动散可值不少钱。”就没再说什么,一家五口人安静的吃着晚饭。

    晚上看过一集也不知道叫什么名字的电视,在黑白电视机的摧残下,萧胜迷迷糊糊的趴在杨丽蓉的怀里睡着了。

    这样的平淡的日子,貌似萧胜好久都没有享受了。久的连萧胜第二天早上爬起被窝想了将近半个小时也没想起来有多久。

    今天是星期一,萧胜的老叔也就是萧忠凯的弟弟萧忠武起的很早。天气越来越热了,狗的进食时间也渐渐的在早上和晚上这两个不太热的时间段里。

    院子里大黄的身边就是那两只萧胜抱回来的小狗崽,由于狗还很小所以还看不清楚是什么品种,只能分辨出一公一母。

    昨天一天没吃东西,两只小狗看上去更加的虚弱。看到人昨天还能叫几声,今天却连叫都叫不出来。

    因为昨晚睡的早,萧胜起来的也很早。穿好衣服萧胜就推门而出,准备去看看昨天的两只狗怎么样了。却看到老叔萧忠武正在摆弄两只小狗,老叔近视的很严重,所以他把小狗抱起来放在眼前细细的观察。

    “老叔,小狗还有救吗?昨天我给他们打了不少水,它们只喝了一点。”萧胜先开口问道。

    老叔眯起眼睛确认说话的是萧胜后道“现在还很难说,昨天我带回来两瓶药,一会就给它们打上,成与不成那就很难说了。”语气有点惋惜。

    萧胜也是叹息一下,要是早点发现早治疗兴许这两只狗不会这样,现在才开始治疗就只能看它们的命了。

    在萧胜的辅助下,萧忠武很顺利的在两只小狗的脖子上个打了一针。打过针后的地方都会出现一个药包,要揉一揉才可以把药包揉开,狗才能吸收药的成分。

    看着两只虚弱的小狗,萧胜觉得自己应该做点什么。对于狗肠炎来说现在还没有什么好的特效药,话说回来现在谁会在乎狗崽的死活。

    特效药没有,土方子到是有不少,萧胜记得曾经听过一个方子治疗牛肠炎很有效果。就是灌蒜泥水,把大蒜打成泥用温水搅和开,然后灌进牛的肚子。

    就是不知道这个方法用在狗身上怎么样,萧胜咬咬牙管他那反正死了就死了,如果真的治好了就赚到了,说干就干。

    蒜是现成的,厨房里就有,温水也是现成的,暖水瓶里就有,碗也是现成的,厨房的碗柜里就有。把它们均匀的活好后,把蒜泥水抽进昨天给狗灌水的塑料针管里。萧胜抱起虚弱的小狗对准喉咙直接打了进去。

    打蒜泥水的事情一直到父母都起床才忙活完,萧胜立刻匆匆的打扫战场。他现在给狗灌蒜泥水的行为在别人眼里就是恶作剧,这是一种另类的淘气,它和淘气的区别在于开始浪费东西糟蹋钱。如果让大人知道他的行为,光解释肯定是不够的,严重的可能还要挨顿收拾。

    萧胜观察一下没有在战场上留下什么痕迹后,他把两只小狗放回他们的窝里,

    处理好后萧胜才和母亲打了声招呼,就继续出去跑步锻炼身体。杨丽蓉没有阻拦他,她觉得孩子的身体很重要,反正他不过就是在附近的几条胡同里乱晃悠。

    萧胜今天跑步的路线和昨天的一样,今天仍然是刚跑过政府就累的不行,接下来的路程萧胜还是慢慢的走回来。

    今天是星期一,星期一要升国旗,所以去学校要比平时都早一点。

    萧胜回到家的时候,姐姐和哥哥才刚起来。由于两个人昨天因为看电视睡的都很晚,所以早上起来的时候两个人都睡眼朦胧的。

    萧新的情况还好点,萧东霞的眼睛却有点睁不开,刷牙的时候萧东霞的眼睛都有点发直。

    吃过早饭后,萧东霞才渐渐的恢复过来。她一只手牵着一个弟弟,姐弟三人踏上了去学校的路。

    第七小学离萧胜家不是很远,孩子走路十分钟就到了,只不过中间隔着一条马路很讨厌。

    90年还没有减速带这种东西,所以小孩子过马路还是很不安全的。只不过现在的汽车少,大多是些自行车,到没出过什么特别大的交通意外。

    走过马路后还要经过一个不大的水产市场,水产市场主要以卖鱼为主,也有少许摊贩卖肉和蛋。市场正对着七小的正大门,两者之间不过是一条四米宽的马路。

    一到夏天鱼腥味能把人熏死,冬天的时候市场里的废水结冰也把四米宽的马路弄的到处都很滑,孩子们走在上面很容易滑倒。

    学校也多次向上反映过这个市场的情况,可是解决办法一直没有下来。因为这个市场是当时双城比较新的几个市场,刚建成不过两年。是双城市积极配合党的改革开放政策而兴建的第一批市场,算是面子工程。

    只不过当时策划的很着急,只是想者怎么积极响应党的号召,看到政府东面,也就是七小南面正好有块空地,直接大笔一挥兴建了市场,快速的连实地考察都直接省略了。投入使用后,就发现这个让人头疼的问题。

    改革的风刮过之后,教育风又起。这个1988年兴建的市场,萧胜记得好象就是今年6月份的时候,这个市场就会被强行拆除,而且之前是一点风声也没有。市场当时还是国有市场,所以每个摊位的租户给予一百元的补偿,

    想到这萧胜心里觉得挺有门,没个摊位一百元的补偿。如果这里摊位的租金不贵,到是可以让母亲来这里租几个摊位,钻一下政策的空子。

    萧胜拉着姐姐和哥哥往市场里走,说去市场转一圈。这个市场是当时上学放学孩子们的重要玩耍地,市场里商贩卖剩下的小泥鳅和小螃蟹小虾什么的,最后都会送给来索要的孩子们。

    萧东霞也不过是个孩子,萧胜这么一提她就拉着萧胜和萧新的手从水产市场的西门走进去。进去一看,眼前的一切和萧胜印象里的景象都差不多。

    由于是改革开放刚开始的几年,市场很多摊位都是空着的。由于北门对着七小,这时的经营者都只是在市场东门和西门这样人多的地方聚集了几十户,和几百个摊床位的市场一比,显的整个市场很萧条。

    看着一个个空余的床位,萧胜仿佛看到了一张张百元大钞。现在的床位一年的租金不过才十几块钱,如果母亲来这里租一百个床位不过才千把块钱。可是等市场拆迁的时候那可是一万元的进帐啊!

    和姐姐哥哥溜达一圈的萧胜,从市场北门出来直接走进了学校。进校门姐弟三人就分开各自去各自的教室。

    在去教室的路上萧胜一直在想着,怎么说服母亲来这里租上一百个床位。

    顺着红砖铺设而成的涌路,一直往西走,穿过大校园和月亮门就是萧胜现在的学前班了。东屋大班,西屋小班。

    进了小班教室,萧胜很安静的坐在自己的小椅上。学前班是不需要上早自习的,不过升国旗仪式还是要参加,所以星期一学前班的孩子们来的也很早。大家闹哄哄的做游戏,闹哄哄的说笑,闹哄哄的恶作剧,闹哄哄…..反正到处都是毫无纪律闹哄哄的,仿佛学校门前的水产市场一样。

    不过大家都没有过来闹萧胜,因为萧胜自从大喊一声后很少和他们闹了,萧胜也很少找他们闹。

    不过却有人喜欢和萧胜闹,一个是张小月另一个就是李天野。萧胜进门之前李天野已经在教室里闹了好一会了,他正抓着一个小姑娘的辫子。看到萧胜进教室来他才放开手,辫子被抓的小姑娘趴在桌子上,肩膀一耸一耸的估计是哭了。

    李天野穿过几排桌椅走到萧胜的身边低声的说“我发现了一个张小月的秘密。”

    萧胜没接他的话道“你觉得别人玩你的辫子你高兴吗?”

    萧胜话题转变之快让李天野有点摸不到头脑,但是他还是立刻回答道“当然不高兴了,要是有人这样抓我,我肯定会揍他。对了问这个干什么?我又没辫子。”说到着他很神秘的往萧胜身前一凑小声道“你听我说,我发现一个张小月的秘密,就是她的日记哦!”说道这李天野很搞怪的把最后一个哦字的音拉的很长。

    萧胜心里郁闷,这个李天野真是野,有抓小姑娘的辫子又偷看别人的日记。不过转念想想,自己如果只有5岁,或者会成为他的帮凶,想到这萧胜到是觉得他这样很正常。不过还是要让他改改,小树不修不直溜。可是怎么让他改那?口头教育他就算听一回工夫就能忘到脑袋后面。

    这时看到李天野凑到跟前那个圆滚滚的脑袋上那对不大不小的耳朵,心里觉得扭耳朵算是比较严重的惩罚了把。

    想到这萧胜一把抓住他的耳朵,一扭一提,在李天野啊!的一声之后萧胜站了起来,李天野也跟着站了起来。

    不站起来不行,耳朵被人扭那可是真疼啊。

    李天野吸着气到“啊疼,啊疼,…萧胜你干什么扭我耳朵,松开松开。”奇怪的是他心里只是希望萧胜手下留情,压根就没想过用武力解决问题。按道理他的身体可以把整个萧胜装进去,可是在这几天的接触中,不知觉的他已经把萧胜定为不可以惹的人,并且希望可以和他成为朋友。

    很多人习惯成为强者,很多人习惯追随强者。

    萧胜用温怒的口气到“知道疼还抓人家辫子,你现在到知道疼了,人家小姑娘难道不知道疼。”

    “我不抓…..我不抓了,我下次不抓了还不行吗?”看样子李天野是真疼了。

    达到目的萧胜松开抓着李天野耳朵的手道“去给人家赔礼道歉说声对不起请原谅我。”

    萧胜一松手李天野立刻用手揉着被抓的耳朵,小声嘀咕‘不就是被抓了辫子又不是什么大不了的。’可是看到萧胜的手又扬了起来,他立刻跑大刚才被他抓住辫子的小姑娘面前去承认错误。

    边说对不起还用眼睛瞄着萧胜,看到萧胜注视着他,他立刻有是鞠躬有是道歉的,到是把小姑娘弄的很不好意思的说“没什么,以后不要在玩我的辫子了”。

    还好现在班上很闹,没有几个人注意到萧胜他们发生的事情。

    道完歉,李天野挪着脚走到萧胜的面前,低着脑袋不说话。

    萧胜感觉教育的差不多了就说“说把,刚才你说你偷看张小月的日记发现什么秘密了。”

    一听萧胜不在继续处罚自己,李天野立刻复活一样,精神抖擞的凑到萧胜面前道“张小月在日记里写了好多你的名字,不过我认的字不全,只知道是在写你的名字就是不知道写什么。你说张小月为什么会写字那?她怎么会写那么多的字那?”

    听他说完萧胜到是对一些事情起了兴趣。萧胜到是不觉得张小月会写字而感到希奇,张小月的父亲和母亲都在政府工作,应该算是高等知识分子,她自己会写字也不意外。真正让他感兴趣的是张小月为什么在日记里写到他,前世他可没有这样的待遇。他现在到是很想偷看一眼张小月的日记,想看看里面写的内容是什么。

    ---------

    两天没更,俗事缠身,今天偷空更新,大家对不住了,三章变两章,字数不变。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