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回家


本站公告

    在火车的一阵轰鸣中,我的终点站已经到了。回家的感觉,永远是最亲切的。站在我们县城的车站中,看着四周已经略带陌生的建筑,以及匆匆而过的人流。我突然感觉到了一阵茫然。我心中突然变得有些沧桑了起来。我回家的时候没有通知家里。给老爸一个惊喜吧!我们的县城不是很大,而且还是刚发展起来的。十几年前,我刚出生的时候,这里就跟一个山村一样的穷。短短十几年的时间内,它便发展了起来,四周高楼建筑等平地拔起。宽敞明亮的水泥路上满是各形各色的车。也许吧,几十年前这里是牛车的天下。想到这里,我不禁有些感慨。

    我出门的时候不习惯带太多的行李,本想买些东西送给老爸以及雪姨的,但一时间也不知道买什么好。于是就两手空空的回去了。还好,身上穿得还不是太寒酸,口袋里装着几盒555,我本来不抽烟的,但为了应酬熟人,也没办法。穿过一条一条早已经变了模样的马路,回到了我生活了十几年的街道。我心中一阵激动,虽然只是一年而已,但周围的环境已经有了重大的改变。但我还不至于到了自己的家都不认识的地步。拐过一条马路,走进一个居民区,一家百货商店映入眼帘,这就是我的家了。我远远的看得到一个熟悉的身影在商店前的一个大桌子上,与一群人在打麻将。我一时间竟有些热泪盈眶的冲动。我朝着那个人影叫了声“爸,我回来了。”

    老爸正打得兴起,听到我的声音竟是呆住了,回头看见了在一边身高,模样已经有些变化的我,一时间竟然是没有反应过来。身边的一个人推了他一下,“老肖,发什么愣啊,你儿子回来了……”

    家庭永远是最温馨的。早上睡了个懒觉,一直到雪姨叫我起床吃饭为止。雪姨年已四十,但保养的极好,一眼看去,就象二十几岁的年轻人一样。一张绝世面孔也不知道令多少人痴迷。我也不知道这么美的一个人,为什么会看上我老爸那呆鸟!真是萝卜青菜,各有所爱。突然间想起来了过去的母亲,以及失踪了的老哥,我心中又是一阵酸楚,人生,始终会有太多的无奈。

    雪姨的身世是个迷,数年前一辆客车与卡车相撞,雪姨便是客车其中的一个乘客。一大辆车中,除了她之外,其余的乘客全部轮回去了,而她的头部也受了重伤,以前的事情在也记不起来了。客车中有着三十几名乘客,她竟然认不出那些乘客哪个是她的丈夫,哪个是她的孩子。唯一记得的就是她的名字,她连自己是什么人,要到什么地方去都不清楚。地方公安局查来查去也查不出来个所以然来,于是便不在追查下去了。而失了忆的雪姨便留在了我们这个县城中。不知是因何机缘竟然认识了老爸,母亲那时候已经过世,两个人相处了一段时间。便在一起了。

    其实刚开始的时候我也不喜欢她,一个劲地吵着要妈妈。吵得老爸心头火起,扬起手来就要打我,但每每这个时候雪姨便在一边拦着,说是小孩子,不懂事。直到那次哥哥因此而走失,自此以后,我在也不敢胡闹了。而老爸也是成天紧紧地看着我,生怕有一天我也会象哥哥一样的走失。后来渐渐的长大了,懂些事了,才发觉其实雪姨也是一个挺不错的人,人漂亮,也烧得一手好菜,最主要的是她把我当成亲生儿子一样照顾着。补偿了我那欠缺了的母爱。这便我很感动。而且她只准我叫她雪姨,不让我叫她妈。她对老爸说,母亲只有一个,她没资格。

    吃过早餐,跟雪姨闲聊了一会儿,便想出去走走。在外边呆的久了,家里的邻居、朋友都好久不见了,要去外面多逛逛!雪姨在后面叮嘱,“出门小心点,中午早点回来吃饭!”

    我应了一声,心中感觉到了一点点温馨,老爸一大早就去店里了,商店离我们住的地方不是太远,我走到店里,周围的熟悉的小店熟悉的人都在跟我打着招呼。这些都是与老爸相处十几年的老街坊了。这时一个十七八岁的女孩突然从隔壁李叔家的店里走出来,叫着:“小宇哥,还记得我不?”

    我回头看时,一时间竟然认不出这个漂亮的小姑娘是谁。李叔从门口走出,笑着说:“小宇,连你也认不出来这小丫头了吗?”

    我一愣,这才依稀从小姑娘的面容里看出来了点端倪。这不是李叔那个独生女小燕吗?才一年不见,都长这么高这么漂亮了?我一时间竟然有些接受不了,不敢相信眼前这个亭亭玉立的女孩就是曾经老是追在我后面跑的小不点。我恍然,“哎,小燕是吧,才一年不见,都长这么高了?”

    李燕有些撒娇地说:“你还真是贵人多忘事,连我都不记得了。”

    我不禁有些发愣,这么小的年纪,怎么表情跟成年人一样,让人心神一荡。

    李燕的性格依旧象以前那样,拉着我问长问短。甚至连我找女朋友没有都要仔细地问个清楚。跟他们父女寒嘘了一阵,我便去看老爸了,背后李叔的声音传了出来,“小宇,有时间来家里吃饭!”

    我应了一声,心中感到阵阵温暖,还是家里的人亲切啊,哪里象在外面一样,你死在外面都没有人管你。清早的生意不是太好。整个店里冷冷清清的,老爸一个人坐在门口,手中又拉起了那把陪伴他走过十几个岁月的二胡,阵阵幽伤的情调在清晨晨光四射的时光传遍了整条街。这是老爸十几年的习惯了,每天清晨,开了店门,打扫过之后,他便会泡一壶清茶,然后拿出那把古老的二胡,拉一首幽伤的调子。给整个清晨带来一种宁静的幽伤。老爸每次拉二胡的时候都不喜欢别人打扰,他就是那样旁若无人地拉着,略显苍老的脸上写满了沧桑,我不知道老爸为什么会有这个习惯,生者为过客,死者为归人,也许吧,这是对岁月感慨,对过去生活的怀念,亦是对未来的希望对生活的执着。

    一曲拉完,老爸放下二胡,仔细的打量着我,“恩,小子,一年不见了,确实长高了,在外面有什么收获没有?”

    我苦笑了一声,“收获没有什么,倒是明白了许多道理,唉!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人在这世上,过的也不容易啊。”我没有对家里任何人说我在外遇到的经历,其一是太难以让人置信了,其二就是怕他们为我担心。

    老爸满意的点点头,说:“小时候不去努力,长大了知道苦了吧!既然你选择走这条路了,那就要一直走下去,在外边,学历不是最主要的,关键是要看自己的能力,慢慢混吧。以后就会混出一身打拼的技能!”

    我点点头,看着店里的东西,一切与一年前都没有太大的区别,唯一有变化的是老爸,他的脸上有了皱纹。看起来比以前有些老了。我心中不由得一阵酸楚。这十几年来,老爸为我操劳的太多了。

    老爸没有注意到我的表情,放好二胡,随手倒了一杯茶给我。说:“来,尝下我现在泡的茶,跟以前比起来,有什么不一样!”

    我接过过茶放在鼻喘一嗅,一阵扑鼻的茶香迎面扑来。老爸一直一来都是一个喜欢茶的人。但茶道文化太过于深奥,我对它不是太懂,茶道要遵循一定的法则。唐代为克服九难,即造、别、器、火、水、炙、末、煮、饮。宋代为三点与三不点品茶,“三点”为新茶、甘泉、洁器为一,天气好为一,风流儒雅、气味相投的佳客为一;反之,是为“三不点”。明代为十三宜与七禁忌。“十三宜”为一无事、二佳客、三独坐、四咏诗、五挥翰、六徜徉、七睡起、八宿醒、九清供、十精舍、十一会心、十二鉴赏、十三文僮;“七禁忌”为一不如法、二恶具、三主客不韵、四冠裳苛礼、五荤肴杂味、六忙冗、七壁间案头多恶趣。老爸十几年来每日泡茶,竟然也从中摸出了些门道。不管是从茶的色、香、以及手法都隐隐有大师的风范。老爸现在泡的茶比之一年前来,更深进了一层,不禁茶色碧绿,而且茶香扑鼻,入口心神皆宁。

    我品了一口,赞叹说:“好茶,老爸,你的水平比起一年前更深进了一层了。火候也越来越深了。”

    老爸也轻轻品了一口茶,“人生就象这泡茶一样,活的越久,泡茶的经验就越高,泡出来的茶就越香。泡茶不能太过于心急,重点要从火候而起,即茶用量、泡茶水温、冲泡时间。古人饮茶喜欢自己涉水,自己煮茶,在涉引、制作、煎煮、品饮过程中,使自己的身心得以放松和满足,整个过程中的每一环节都是不可缺少的。做错一步,泡出来的茶味道就大大打折扣。所谓浮生若茶,和这个道理也是一样的。”

    老爸接着又拿起水壶,往放了茶叶的透明杯子中注水茶叶在水里上下浮动,浮浮沉沉。浮生若茶就取自此意,道出人生起起伏伏,并不是一帆风顺。我心头一震,心中不禁是一阵悸动,小小的茶杯之中浮动的,又何尝不是坎坷的人生?

    老爸又端起一杯茶,“人生在世,世事难料。浮浮沉沉间有着太多的坎坷,人这一生不能指望别人,一路,坎,也只有自己去打拼,才能一步一个脚印的闯出去。”

    一个上午就这样过去了,突然感觉老爸好象是看透了红尘一样,满口人生哲理。我好象在突然间读懂了人生。老爸突然转身问我,“出去了这么久,感情方面有没有收获?”

    我不由得脑门上冷汗快流了下来,不知道老爸突然为什么会问到这个问题,一时间竟然不知道该如何去回答。老爸转身,“听说你在学校的时候交了个女朋友,现在呢,发展的怎么样了?可以的话哪天带回家来给我看看。”

    我不禁一惊,不知道老爸是如何得知此事的,而且他一向是反对我在读书时候恋爱的,说会影响学业,但不知为什么这次会不动声色。我也不隐瞒什么了,说:“分了,来得快,去得也快。”

    “哦,是吗,是她负了你,还是你负了她?”老爸又问。

    我脑海中又出现最后一次见程小月的画面,她那一身名牌服装以及价值不菲的首饰都深深的印在了我的心里。如果说是她没遇到大款,打死我也是不相信的,我叹,“不知道,也许负了我吧,又或许,是我做的不够好。”

    老爸点点头,“感情这个问题,没有谁对不起谁,只有谁不珍惜谁。一切要看开才好。只是有个问题你要清楚,那就是,有些事情,就算是亲眼看到的,也未必是真的。如果不能确定就别太早下结论,该了结的,就去了结了吧,也省得老在心里留下阴影。”

    我心中一震,不由得渐渐的对老爸又有了新的一层敬佩,怎么感觉人是越活越精了?现在的老爸悟破红尘不说了,怎么突然间我又感觉他象是一个情圣似的。我点点头,“我明白,我知道该怎么做。”

    老爸点点头,似乎是有些欣慰。这时雪姨来到店里,顺手把做好的饭菜也打包了过来。老爸拍拍我肩,“吃饭了。走,尝尝你雪姨最近的手艺,好象又精进了一层。”

    雪姨在一边笑道:“你爸真是越活越精了,好象在这一年中领悟了什么似的。看透了世情红尘一样,我还真担心,哪天他丢下我,自己去找一个和尚庙出家去了。”

    老爸一笑,“有你和小宇在这里,我哪舍得出家去做和尚?”

    四菜一汤,雪姨的手艺确实又精进了不少。菜香汤浓。比之饭店的厨师,有过之而无不及。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