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灵魂和十大奇异灵魂实验(可不看)


本站公告

    (百度百科)

    灵魂是由蛋白质、DNA、RNA等生命大分子构成的生物体所产生的各种层次的一切生命现象,它依生命大分子、细胞、组织、器官以及生物体本身新陈代谢存在而存在。故这里的灵魂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既能附着人体又能在人死后脱离人体的鬼魂了,灵魂医学ine中基础定律――生物体灵魂三定律(即灵魂出现定律、灵魂层次定律以及灵魂效应定律)可有完美科学的诠释。

    下文是既往人们对灵魂解释

    一般被认为是人类生活之要素,能主宰人类之知觉与活动。据近代考古学家、人类学家之研究,推测距今二万五千年至五万年前之人类,已具有灵魂之观念,或人死后灵魂继续生活之观念。然大抵而言,原始人所具有的简单古朴之灵魂观念,往往含有强烈的物质性格。直至宗教、哲学渐次发达之后,人类之灵魂观始趋向非物质化之‘精神统一体’。例如某些宗教、哲学相信灵魂可以独存于肉体死亡以后,进而视之为不朽的精神实体。

    盖承认灵魂存在,虽为许多宗教、哲学、社会学所主张,然论及其特质、本源、究极,则有极大之分野。有主张其与精神或心意等同义者,如灵魂生活(soul-life)一语,殆与精神生活、心意生活等义无有分别。而主张灵魂说(SoulTheory)者,若自其所说之身、心关系而言,则立足于二元论;若自精神之体、用关系而言,则立足于实体论。近世哲学出现现象论、现实论、唯物论等学说,则大抵反对灵魂存在而否定其为实有。

    佛教本不说灵肉二元观、灵魂不灭论等。因释尊对灵魂与肉体之同异并不予以作答(即无记),亦即否定灵魂与肉体可截然划分为二之想法。佛教系由实践之主体而重视心的存在;此一存在论,系彻底立于心、物二者相关之立场,并不视一方为不灭之实体,另一方为生灭之假相,而认为心、物二者皆空,无自性可得。而当轮回转生之说被佛教采纳后,有关轮回主体之问题却引起佛教史上之重大论争,如南北朝时之‘神灭不灭论争’等;其结果则致使轮回主体呈现出一种犹如灵魂之色彩。

    在基督教的教义中,灵与魂是分开的两个部分:

    在旧约中,灵(spirit)的希伯来文是r&;h,意义很广,可表明气息(breath),气(air),风(wind),或精力(strength)。它也指方向或方面(side,译成“方”或“面”)。概括来说,灵主要是指非物质的生命本质,包括:

    (a)无血肉之体的灵界之物如神,天使,魔鬼或邪灵。

    (b)有血肉之体的人那里面非物质的要素(element)灵性或灵命。

    (c)人那内灵命的性格或特征(ter)在思想和情感上的表现,所以灵也译作“怒气”;胆气(即胆量)。

    在新约中,灵(spirit)的希腊文是pneuma,原意也是风(wind)或气息(breath)[希腊文pne&;是指呼气或吹气],亦指像风一样眼不能见,非物质及有能力的“灵”。灵是人的生命力(lifeenergy)或生命的本能(iple),所以“叫人活着的乃是灵”。正如风虽是眼不能见,但借其表现(风吹草动)可知其存在;同样的,灵虽是眼不能见,但其存在也可借人内在灵命的各种外在表现来证明。而人有灵的最大证据,莫过于人能进到灵界,与灵沟通。所以圣经说神是灵,只有在灵里,人能真正的敬拜神和向神祷告。信徒与神的相交,也必须透过人的灵与神的灵之间的相交。

    由于魂常被人误解,产生不少混乱。在旧约中,魂(soul)的希伯来文是nephesh,源自n&;phash(呼吸,breathing)。魂的意义很广,普遍上可指:

    (a)“内在的己/自我”(theinnerself):(1)对人而言:在这非物质的层面,魂(和合本译作“心”)是有情感&34;例如会有对食物的欲望,会悲伤,会愁苦,会契合相爱;但魂也有思想或意志&34;例如会知道,会想念,会说(话)(指在思想上自语)。(2)对神而言:“我的(灵)魂”是表达“我”的另一种方式。因此提到神的“灵魂”(nephesh,和合本作“心”)时,是总括地包含了神的爱,圣洁,愤怒及信实等(ColinBrown)。

    (b)肉身的生命(和合本作“命”),包括动物;

    (c)有生命的“人”。

    在新约中,魂(soul)的希腊文是hê,原意也指气息或呼气(breath)。在广义上,这字的用法与旧约相同,可指:

    (a)内在那非物质及眼不能见的自我(self)(注:魂在和合本常译作“灵魂”);(1)对人而言:这非物质的层面是有情感(和合本译作“心”)、思想和意志(和合本译成“意”)。概括来说,魂可指整个性格(personality)。(2)对神而言:当神提到“我的灵魂(hê)”(和合本作“心”)时,是表达“我”的另一种方式。

    (b)肉身的性命或生命,包括动物;

    (c)有生命的“人”。

    有圣经学者相信人只有身体与灵魂两部分,因灵与魂是相同的,但这看法并不正确。虽然在普遍上,灵与魂都属内在的非物质层面,但两者是可以区别的,并非完全相同。人的“灵(spirit),与魂(soul),与身子(body)”,一个完整的人是由这三部分组成,所以灵与魂是不同的部分。此外,虽然灵与魂的意思非常接近,关系非常密切,但却要把这两者剖开辨明。

    简单来说,我们可以如此解释灵魂体三者之间的分别:

    (a)体(body)-是对“物质世界”的知觉(World-iousness)。

    体是以五大感官(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来意识周围的物质世界。

    (b)魂(soul)-是对“己或自我”的知觉(Self-iousness)。

    魂是指思想(mind)或情感(feeling)的层面,发挥理性(t)或感性(emotion)的功能。借着魂,人能感觉,能思考理解,能有意志作决定。

    (c)灵(spirit)-是对“神或灵界”的知觉(Godf-iousness)。

    灵是与神或灵界沟通的层面。人有灵,所以能与灵界相通,能向神祷告敬拜,也会想到死后灵魂的问题。

    威廉.筏隐(WilliamE。Vine)指出:“普遍来说,灵是较高的要素(element),而魂则较低。灵可说是神赐予人的生命本能(iple),魂则是在个人里面的生命表现(resultinglife)wWw.,而体是灵与魂所活动的物质生物或机体(materialorganism).”

    灵魂在很多宗教思想都存在,系指人类超自然及非物质的组成部份。许多宗教都认为,灵魂居于人或其他物质躯体之内并对之起主宰作用,它们亦可脱离这些躯体而独立存在。对于不同的宗教和民族,他们对灵魂有不同的解释。现代科学没有发现任何灵魂存在的证据。

    宗教的灵魂观

    灵魂的宗教意义:

    灵魂具有重要的宗教意义,不同的宗教对人死亡后灵魂去向解释不同:

    死后灵魂就会烟消云散;

    死后永生,到未来某个特定时刻可以复活,例如古埃及。

    死后生命,相信死后会再次轮回,进入新生的人或生物体内,例如印度教和佛教。

    面临上天的审判。

    灵魂来自一个全能的神灵。在人类的原始宗教中,灵魂的本质就是力量。力量、灵魂和生命是可以彼此互换的观念。这些力量被认为存在于人类和其他生物(包括植物)的生命之中。

    以澳洲的原住民为例,他们将灵魂分为内部灵魂(Internalsoul)和外部灵魂(Externalsoul)。内部灵魂是整个身体(即物质部份);外部灵魂则是可以离开身体之外的部份。外部灵魂会离开身体,并会停留在图腾(即生物的替身)上。

    中国人认为,灵魂分作“魂”和“魄”两部份,魂主精神,而魄主身形,并有“三魂七魄”之说。传统上认为,当一个人受到惊吓,可能会使魂魄离开身体,若不好好处理的话,人就会步向死亡。因此,当有人被吓至昏迷之时,民间会举行一种特别的“招魂”仪式,意图使昏迷的人起死回生。

    佛教的灵魂观

    佛教基本上是否定灵魂。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否定灵魂存在,而因果关系所联系的是记忆,不是灵魂。佛教各派对灵魂的看法是不一致的。

    在佛教传入中国时,由于中国人重视先灵,因而使得中国佛教发展灵魂观念。通俗之佛教的丧礼中,一般会诵经超度以引导亡灵早登极乐西方,这明显是肯定灵魂观念之做法。

    道教的元神说

    除了魂魄说以外,中国的道教的许多派别都认为,人的灵魂是一种拥有意识的特殊物质,并称之为“元神”、又叫作“内丹”。这种元神有阴阳之分,而经过修炼,使人变为纯阳,就可以控制灵魂进出肉体。他们称之为“元神出窍”。

    基督教的灵魂说

    原始基督教将灵魂分作“灵”(希腊文pneuma)和“魂”(希腊文he)两部份:“魂”是血肉的,所有生物都有的;“灵”(即生命力)则是来自上天的,只有人类才拥有。因此,西方人有“人类是万物之灵”之说。《圣经》的原文用词“魂”(即希伯来文nephesh和希腊文he)显示,是没有将身体和“魂”加以划分,而且描述“魂”是会死亡的。

    传统认为灵魂乃是不灭的,最终会到天堂或地狱。因受古希腊哲学新柏拉图主义的思想影响,今天一般的基督教信仰中,将人划分为两部分-灵魂与身体,在生之时是不分离的。根据《圣经》的描述,巳死信徒的身体会改变,与得荣耀的耶稣的身体相似。

    中世纪最广泛的观点认为灵魂是上帝所创造的,上帝为每一个新身体创造一个灵魂。这想法受到改革宗传统和加尔文宗等支持。另一个观点认为个人的灵魂承自父母,这受到一些基督教教父和天主教派别所接受。

    古希腊哲学的灵魂论

    在古希腊,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认为灵魂是单纯不能加以分解的,有生命和自发性,是精神世界的、理性的、纯粹的,因他有追求世界的欲望,而堕落到地上,被圈入于肉体中,注定要经过一个净化的阶段,灵魂是会轮回转世。其后的新柏拉图主义都有对灵魂作描述。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中曾将灵魂与心理学一同讨论。亚里士多德将《论灵魂》列为“第二哲学”的范畴。对灵魂的定义?亚里士多德认为灵魂是形式?肉体只是质料,灵魂才是实体。灵魂分为3个部分,有理性?感觉和营养的机能。

    伊斯兰教的灵魂观

    伊斯兰教灵魂观所根据的是《可兰经》。灵魂的意义与“呼吸”、“风”相关联。灵魂是在身体受造后,才受造的;但灵魂是永恒的。在人死亡时,灵魂会与身体分开;在复活之时,灵魂和身体将会重新复合。

    回教的灵魂观包含了传统、神学、哲学、神秘主义等四种看法。

    现代科学的灵魂否定说

    现代科学认为,没有灵魂存在的证据。人死后,生命消失,肉体逐步分解,不会留下任何非物质的存在。这种观点不同于信仰,而是基于这样一种事实:我们到目前为止,还没有采集到无可争议的、来自已知的已死去的人的、能被人或仪器所感知的任何信息。

    实验案例

    在调查很多濒死经验临床案例后,有部分科学家将灵魂定义为以某一种形式存在的能量场。

    Dougall医生让濒死经验的人躺在一个秤上,然后量度他们死后体重的变化,并发现有人在死后立即减少了21克的体重。他们认为,这个重量就是灵魂的大约重量,并以能量的形式离开了肉体。但后来更多的类似实验表明,人死后,重量并未立刻减轻;此实验由测量误差所致。

    SamParnia在天花板的下方放一块板子,天花板与板子放一些小物体(只有Sam知道是什么物体,别人不知道),灵魂应该能看到这些小物体。

    Sam对濒死的病人进行实验,其中有7个被救回的病人醒来后能说出自己‘灵魂’离体时看到的景象,特别是板上的小物体,说的全都对。山姆的实验成功。SamParnia于是提出以下观点传统观点认为:意识是在神经网络中产生的,脑死即意识消失;意识是由量子效应产生;意识是由于形态共振]效应产生的;意识是独立于大脑而存在的;精神本身即是一门科学。

    艺术和社会伦理方面的说法

    灵魂是指一个人的自我意识,有时候也指人的道德品质。

    十大奇异灵魂实验:

    1:1993年,四位超自然现象研究人员在诺福克村庄斯科尔(Scole)实施了一系列实验。在5年时间里,他们进行了500多次实验。实验期间,发生了物体被物化、灯光跳舞等超自然现象。发光球体能像拥有智力一样在房间内飞舞。信息还被传递到录音带。美国、爱尔兰和西班牙重新进行了这些实验。在美国,美宇航局、思维科学研究所和斯坦福大学的科学家也参加了此类试验。

    有趣的事实:有着40年经验的职业魔术师詹姆斯•韦伯斯特(JamesWebster)对超自然现象进行了调查,并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我不能发现任何欺骗行为的迹象,我个人觉得,欺骗行为是不可能的,之所以这样说,一是因为我们发现的现象类型,二是因为发生这些现象的条件。”

    2.灵魂转世实验

    澳大利亚心理学家彼得•拉姆斯特1983年拍摄了一部名为《灵魂转世实验》(arnationExperiments)的纪录片。实验期间,拉姆斯特发现了灵魂转世的颇具说服力的证据。在纪录片中,一个女人回忆起她在法国大革命期间的生活。在处于恍恍惚惚的状态下,这个人能讲一口流利的法语,且非常纯正无口音,用法语回答抛给她的问题,知道一些旧时街道的名称,而这些街道的名称早已改变,只有在旧地图上才能找到。

    有趣的事实:乔治•巴顿将军就坚信投胎转世一说。巴顿经常说见到了他的祖先,描绘起来栩栩如生,还认为自己就是迦太基将军汉尼拔转世。

    3.威廉姆•克鲁克斯实验

    威廉姆•克鲁克斯(rookes)爵士是英国伦敦皇家化学学院的化学家和物理学家。克鲁克斯的一个重大成就是“克鲁克斯管”(CrookesTube),这最终导致阴极射线、X射线和电子的发现。克鲁克斯对灵异事件感兴趣事出偶然,皆因他年仅21岁的弟弟在1867年病逝。1870年,克鲁克斯认为,科学应担负起对与唯心论有关的现象进行实验的责任。

    他实施这种实验提出的条件是:“必须是在我自己的房间,我自己挑选朋友和观众,根据我自己出的条件进行,我可以干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在克鲁克斯所说他看到的现象当中,就包括远处的尸体在移动,尸体的重量不断改变,尸体漂在空中,出现发光物体,幽灵现身,以及在看不到人的情况下笔在写字,这一切均指向灵异事件。克鲁克斯在1874年实施的研究结果表明,这些现象无法用科学解释清楚,应该做进一步研究。

    有趣的事实:多数科学家相信灵异事件都是骗人的把戏,克鲁克斯的最终研究报告在科学界引发众怒,以致于有人建议剥夺他皇家学会会员的资格。

    4.灵魂实验

    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心理学教授加里•施瓦茨(hwartz)2002年写了一本名为《灵魂实验》的书。在实验中,施瓦茨利用“中间人”和“参与者”(sitter,即与已故之人关系非常亲密的人)调查人死后是否还存在生命。“中间人”不停提出有关“参与者”去世亲朋好友的特定事情和名字,这些事实是质疑者不能以欺骗行为或侥幸命中为由加以解释的。

    对于第一个“参与者”来说,结果显示“中间人”的准确率从77%到95%不等。准确率平均为83%。第二个“参与者”的准确率同第一个“参与者”的准确率相同。为排除侥幸命中的可能性,施瓦茨还邀请来自亚利桑那大学的68名学生作为控制组参加这次研究。控制组的准确率只有36%。

    有趣的事实:通过对“中间人”83%的准确率和控制组36%的准确率进行比较,施瓦茨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那就是控制组出现意外差别的统计概率仅为1000万分之一。

    5.哈里•胡迪尼密码实验

    哈里•胡迪尼是20世纪初美国著名魔术大师,以其不可思议的脱逃术名噪世界,胡迪尼后来注意到了一个当时非常兴盛的行业――通灵,即生者与死者之间的交流。从此,胡迪尼开始了一场与“通灵大师”的较量。利用自己独创的幻术技法,胡迪尼可以再现通灵者制造的各种恐怖神秘的灵异、悬浮和怪音现象。由于害怕通灵大师会在自己死后假装与他接触,胡迪尼特以给妻子留下了密码。密码用词是从柯南•道尔写的一封信中随意选取的。

    在胡迪尼于1926年10月31日病逝后,道尔的朋友亚瑟•福特牧师宣称,通过他的心灵指导,他在一个招魂仪式上同胡迪尼及其已故母亲取得了联WWW.soudu.org系。福特表示,收到的信息是胡迪尼和妻子在他死之前琢磨好的密码。但是,多数人认为这是福特伙同道尔搞的一场阴谋,还说服胡迪尼的妻子帮助他一起演好这出戏,给外界留下他已经同胡迪尼灵魂联系的假象。

    有趣的事实:在胡迪尼病逝后的10年里,胡迪尼的妻子每年都在万圣节前夕举行招魂仪式,但胡迪尼从未出现。上图是胡迪尼与妻子和母亲的合影。

    6.捉鬼队实验

    捉鬼队是2004年首播的一部真人秀电视剧集。一个调查小组来到传说有鬼出没的地方。为锁定鬼的踪影,研究人员动用了盖格计数器、电磁场扫描仪、红外摄像头、夜视摄像头、便携式数字视频摄像机、数字录音机和笔记本电脑等先进仪器。捉鬼队宣称多次录下了奇怪的薄雾、灯光、移动物体和阴影的录像,这些事物在镜头前稍纵即逝。

    有趣的事实:这一项目的批评者和质疑者认为捉鬼队的调查缺乏科学方法和至关重要的核查,另外,包括编辑在内的制作都存在可疑之处。

    7.菲利普实验

    菲利普实验是由加拿大多伦多精神研究学会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实施的,目的是了解虚构的历史人物是否可以通过参与者专注的努力“死而复生”。他们给这个人物取名为“菲利普”,并赋予其个性和完整的背景,甚至为了让他看上去更加真实,还绘制了一幅肖像画。

    多伦多精神研究学会的八人研究小组还熟记虚构人物的传记,研究菲利普“活着”时的一切活动。这个研究小组的努力在最初的几个月毫无成果,直到1973年,招魂实验出现了转机,“菲利普”开始与研究人员交流,不断敲击桌子。在随后的几个月,研究小组发现,当他们提问问题,用敲一下代表“是”,敲两下代表“否”时,他们确实可以同自己的灵魂进行交流。

    有趣的事实:“菲利普”实验结局出人意料:研究小组的一名成员打破事先约定,大声对“菲利普”的问题作出这样的回答,“你是我们造出来的,你知道这一点。”随后,所有沟通都停止了。一旦否认“菲利普”是真实的,那么他就不复存在

    8.“上帝头盔”实验

    “上帝头盔”实验是指加拿大劳伦森大学神经科学家迈克尔•波辛格(haelPersinger)实施的颇具争议的神经神学实验(研究神经活动和宗教体验的关系)。他让参与者带上一个经过改装的摩托车头盔上,接着磁场开始刺激大脑。波辛格宣称,通过这种方式,参与者产生了濒死体验,如亮光,上帝现身,见到已故亲属。

    以批评宗教著称的无神论者理查德•达金斯毛遂自荐,主动提出测试波辛格的“上帝头盔”。实验后,达金斯在接受英国广播公司采访时承认,他非常失望,没有体验到同宇宙的交流或其它一些精神感受。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一个以前经历过濒死体验的人也接受了波辛格“上帝头盔”的测试,但结果并没有复制相同的体验。

    有趣的事实:波辛格称,至少80%的参与者出现了宗教体验,使他们在本来只有一人的房间里感觉到了另外神秘人物的出现,不过,他们的感受各不相同,有的说是那是上帝,有的说是已经去世的熟人。

    9.死人体重实验

    这不是此类实验的正式名称,但有人认为这一名称仍能表现它的特性。1907年,美国马萨诸塞州哈佛山的邓肯•麦克杜格尔(Dougall)医生将六个奄奄一息的病人放到一个特制的床榻上,在他们离开人世的那一刻测量其体重。根据麦克杜格尔实验结果,人死后的那一霎那的体重和死前比轻了21.3克。麦克杜格尔还在相同条件下对15条狗进行了测量,结果发现它们的体重并未发生可以察觉的变化。他通过这些实验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即人的灵魂有重量,而狗确实没有灵魂。

    10.EVP实验

    EVP(超自然电子异象)是一个神秘事件,来自未知来源的、听上去像人声一样的声音在录音带、无线电噪音和其他电子媒介中出现。超自然电子异象经常在录音带中被捕捉到。但是,神秘的声音在录音的时候听不到;只是在重放录音时,人们才会听到这些声音。有些质疑者表示,将任意声音翻译成他们自己语言的声音或许听上去就像是外国人说话一样。

    有趣的事实:迈克尔•基顿2005年主演的影片《白噪音》(WhiteNoise)就完全聚焦于EVP现象,主人公原是一个唯物的无神论者,从不相信所谓活人与死人进行沟通的理论。但在妻子神秘死亡后,他开始尝试通过EVP与已故的爱妻取得联系。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