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奸计


本站公告

    杨逸之走到近身,发现一群军士围着一个中年人,其中一个带头的军官正在对他进行严厉盘问,看情形是把他当作敌军派来的奸细了。而该可疑人士神情闪烁,言语之间吞吞吐吐,前言不搭后语,一副畏缩的样子。

    杨逸之感到惊疑,忙竖起耳朵,仔细辨听他们之间的对话。军官对那中年陌生男子的态度极其不满,他怒喝道:“我问你的问题必须据实回答,否则就以奸细论处,将你带回去,押入牢中,到时候看你还敢嘴硬?”

    陌生男子听见这句话,眼中忽然闪现一丝惊恐的神色,他环顾左右,都是怒视他的军士,应天城中的士兵警惕心都颇高,而且眼下还是非常时期,谁都不想放过任何一个可疑之人,在他们的逼视下,急忙低下头去,不敢和他们目光接触。

    此举更加加重了军官的疑心,他使眼色让手下将陌生男子围住,防止他逃跑,然后紧紧的盯住他问道:“你叫什么名字?从哪里来?到应天来做什么?”

    陌生男子偷偷瞧了一眼军官,二人目光一碰到,他就缩了回去,沉默半晌,终于禁不住周围士兵的喝斥,说道:“小的名叫潘文,是越州人氏,到应天来是投奔我的亲戚来的,还望各位军爷通融一下,不要再为难我了。”

    “哼,我们才没闲工夫来为难你了,说实话就可以放你走,你的那个亲戚叫什么名字?家住应天哪里?做何营生的?快说!”军官一点都没有放松,连连追问。

    陌生男子无法立刻回答,额头上的汗珠一颗颗的渗了出来,他慌张的急忙去擦。

    “快说,快说!”军士们也大声喝道。

    “这,这,我------他叫------”陌生男子紧张的连话也说不连贯了。

    “我来替你说吧!”军官冷笑道,“其实你根本就不是来找亲戚的,如果我所料不错的话,你的真实身份应该是张士诚派来的奸细,不是想来刺探情报就是来搞破坏的,我说的对不对?”

    陌生男子惊得连连后退,他双手乱摇,道:“不是的,你可不要冤枉好人呀,我真的是来找亲戚的,那个张士诚是谁我都不知道呢!这位军爷,你不要再开小的玩笑了,这可是要杀头的,小的才一颗脑袋,可禁不住你们的咯嚓一下!”

    “看样子你是不见棺材不流泪了,不让你见识一下真家伙你是不会说真话的。”军官见潘文仍旧不肯吐露真实身份,不禁有点恼羞成怒了,他一使眼色,两个手下立刻跑了过来,将潘文抓住,然后他喝道:“将他的嘴巴割下来,反正留着也没用,又不肯说真话!”

    “不要,千万不要啊!”名叫潘文的男子这下再也忍不住了,大声喊起救命,“我要见你们的上司,我要见你们的上司!”

    “哼,想见我们的上司,你还不够资格,来人,给我动手!”军官似乎真的怒火中烧了,不过,他忘了在这么多人面前施酷刑可不是一个好做法,至少会给红巾军留下不好的印象。

    “住手!”随着一声大喝,杨逸之终于站了出去,他想这个形迹可疑的名叫潘文的男子绝非那样简单,如果被这军官草草了结了可就问不出背后的隐藏着的秘密了。

    军官不防有人竟敢出言阻止他,不禁大怒,急忙回头就想怒斥,但当他看到是杨逸之时,顿时惊得魂飞魄散,原来他曾经见过杨逸之,忙上前行礼,紧张的说道:“元帅来了,属下竟然不知,真是该死,这个人奸细,我正要逼问他实情呢。”

    杨逸之点点头,表示知道了事情的经过,然后他低声说道:“把这个人带到府里来,我另有话要问他。”

    这时,潘文听到了军官称呼杨逸之为元帅,顿时喜出望外,他仿佛一个溺水快要死的人突然见到了一根救命稻草,忙大声说道:“杨元帅快救我,我有要事向您禀报。”

    杨逸之微微一笑,说道:“你刚才不是说自己只是一介平民吗,怎么会有要事禀报呢?岂不是自相矛盾了!”

    “这------”潘文涨红了脸,说不出话来。

    “哈哈,我早就知道你的身份了,有话到府中再说吧。”杨逸之说完转身就走。

    潘文忐忑不安的怔在那里,他想不通自己究竟在哪里露出了破绽,他还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刚才那军官已经在催促他了,他无可奈何,只好硬着头皮跟着军官向杨逸之的元帅府而去。

    到了元帅府,杨逸之屏退所有的人,这才说道:“这儿就只剩你我二人了,这下你可以放心的道出你的来意了吧?”

    潘文鼓足勇气说道:“元帅真是火眼金睛,在下佩服,我想任何一个人在您的面前都是无法隐藏什么的,既然这样我也就无需隐瞒了,其实我来应天的目的就是来找您的。我的真实身份是张士诚元帅手下的谋士孙居寿,因为贵军和我军起了不小的摩擦和冲突,所以特派我前来与杨元帅议和,滋事体大,因此在城门口不敢轻易暴露身份,生怕误了大事,还望元帅海涵。”潘文说完,弯下腰去,深深的鞠了一躬,说出了自己的真实身份,他也算彻底松了一口气。

    “哦,原来是这样啊。”杨逸之虽然早就预料到张士诚会来求和,但是没想到他来得这么快,他脑中快速思索,该怎么应付?

    “大胆,你不知道现在你们和我军正处在交战状态吗?怎么还敢孤身前来犯险,是不是想试探一下我军的实力啊?”杨逸之故意吓唬他。

    “不是,不是的。”潘文见状大惊,急忙辩解道,“我们元帅是真心实意想和贵军和好的,以前只不过是小小的误会,因为双方没有好好的沟通,才造成今天的局面,但是,我们双方的敌人只有一个,那就是蒙古人,我们只有团结起来,才能把他们赶出中原去!”潘文说得慷慨激昂,仿佛在演讲一般。

    杨逸之惊讶于他的口若悬河,虽然潘文说的话的确有几分道理,但他知道张士诚此人绝不会轻易求和的,此番必定是因为进攻受阻,苦于无兵可调,或者他要集中兵力与元军作战,所以才想出这么一个缓兵之计来,可笑他实在小瞧了杨逸之的判断能力。

    “既然你们想求和,那你们的诚意何在呢?”杨逸之冷冷的想看看潘文还有什么其他表示,他总不会空手而来的。

    潘文道:“我们元帅愿意以后年给粮于贵军二十万石,黄金五百两,白金三百斤,作为犒赏三军之资,从此各守封疆,再无战火相扰,不知杨元帅以为这个条件如何?”

    杨逸之一听,不觉心中一动,这样的条件对于红巾军来说,不亚于雪中送碳啊,但他并没在脸上表现出欣喜的神情,反而皱紧了眉头,说道:“这个嘛,我要好好的考虑一下。”然后,他马上派人把潘文带到一间房中,严密的看守起来,自己却暗暗盘算起其中的得失来,最后他决定和李善长商量一下,毕竟在应天城中,他也算得上是一个足智多谋的人物了。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