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内乱(一)


本站公告

    孙德崖离开和州后,众人心头都舒了一口气,看到杨逸之平安归来,人人欣喜异常。而郭子兴虽然心有不悦,但是此次毕竟是杨逸之立下的大功,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他再怎么对杨逸之不满,在众将面前,也只得对他嘉奖几句,心里却一直隐隐不快,只好忍着不发。

    杨逸之此番能够安然脱险,心中也是感慨万千,他暗暗盘算日子,照理此时郭子兴已经病死,军中将由他的妻弟张天佑作主,而朱元璋和郭子兴的儿子郭天叙则为副,但是此刻的和州城却是一片欣欣向荣,不仅兵强马壮,将帅之间也是精诚团结,杨逸之当然不相信这表面上的和平气象,可他却也猜不透郭子兴为何还不倒下,难道历史在这里出现了偏差吗?如果郭子兴一死,朱元璋和张天佑二人必将会产生矛盾,自己应该未雨绸缪,预先做好准备。

    至正十五年的冬天来得特别早,天气也比往年都冷,全国各地的反元斗争似乎也平静了下来,各方势力都在进行难得的休息,预备着下一场更大的战斗。和州城里,表面上看去一片风平浪静,但是,众人的心头却感到不安起来,这平静使人有一种压抑的感觉。

    这日,无事,杨逸之却早早的就起床了,连日的忙碌让他感到了一丝疲倦,虽然因为年轻,休息一阵就可恢复,但他仍然感到精神不振。出了家门,迎面一阵冷风吹到他的脸上,竟然是刺骨的寒冷,顿时让他清醒不少,忽然几片雪花飘到了他的身上,他惊喜的想叫起来,这可是他来到古代的第一场雪啊!杨逸之仰天向上望去,只见和州城的上空洋洋洒洒的落下来一片一片的雪花,落到地上、屋上,转瞬即化,周围一片静谧,看着这一切,杨逸之忽然童心大起,这一阵他都活得很压抑,他冲到街中间,大声喊叫,然后闭上眼睛静静享受着这安静的世界。

    “快让开,你不想活了吗?”突然一声娇喝将杨逸之震醒。

    杨逸之猛的睁开眼睛,只见一辆马车正从西边向他风驰电掣般驶来,他大吃一惊,来不及多想,急忙一个跳跃躲开,浑身惊出一阵冷汗,心里不禁非常恼怒,暗思这马车里坐的究竟是什么人,竟然如此嚣张!

    杨逸之正要喝住那马车时,忽然,那马车嘎然而止,赶车的竟然是一个妙龄少女,她手中扬起鞭子,指向杨逸之,怒道:“你是什么人?竟然敢挡我家小姐的道路!”

    杨逸之不料如此花容月貌的少女说话竟是这样的蛮横无礼,明明是她横冲直撞,反而怪到了他的头上,他正要反驳她几句,但想到好男不和女斗,于是转过身去,对她来了个不理不睬。

    “你竟敢不回答我的话?一定是无话可说了吧?快向本姑娘赔礼道歉!”那少女肯定骄横惯了,见杨逸之不说话,还以为怕了她,自然要摆出一副气势汹汹的样子。

    杨逸之仍然不睬她,慢慢向屋内走去,那少女这下怒火中烧了,一张小脸变得通红,仿佛受到了极大的侮辱,她猛的从马车上跳下来,追到杨逸之背后,大声喝道:“你给我站住!”见杨逸之仍旧不停下脚步,挥起手中的鞭子就朝杨逸之身上抽去。

    杨逸之早就听到了她的脚步声,暗暗提高了警惕,不等那少女的鞭子落下,他忽然一个闪身就到了少女的身旁,将她的鞭子牢牢抓在手中,然后狠狠的盯着她。那少女不料自己竟然会失手,一时反应不过来,却又被杨逸之盯着,顿时羞得满脸通红,她使劲挣扎着,但是,杨逸之力气比她大得多了,少女用尽全身力气,还是不动分毫!

    少女突扔掉手中的鞭子,朝马车跑了过去,口中大声喊道:“小姐,你快出来呀,有人不把你放在眼里呢!”

    杨逸之大怒,他想不到这姑娘竟然还恶人先告状,于是一个箭步跃到了那少女的跟前,拦住了她,举起手中夺来的鞭子,其实他的本意并不是想打这个少女,只是想让她不要大声呼喊,被别人听见了毕竟对他的形象不好。但是少女却以为他要动手了,反而更加惊慌了。

    “住手!”杨逸之的背后突然响起了一个熟悉的声音。

    杨逸之不由自主的回头望去,顿时吃了一惊,原来他身后站着一位美女,冷若冰霜,正冷冷的盯着他,这美女竟然是上次逼他提亲的郭子兴义女蓝白!

    蓝白看到面前站着的人是杨逸之时,似乎也吃了一惊,脸上闪现一丝不易觉察的喜悦之情,但是转瞬即逝,随即浮现的是一种愠怒的神情,她冷笑道:“原来是你啊!杨公子,听说你可是为红巾军立了大功,你还记得在滁州的事吗?”

    杨逸之当然不会忘记那一幕,自己因为拒绝了前去向她提亲,怕郭子兴报复,而四处躲藏,那几天日子里的惨景一直在他脑子里挥之不去,他总是提醒自己,再也不能那么落魄 了,而这一切的根源就是因为眼前的蓝白造成的。杨逸之道:“记得又怎样?难道你还想让我娶你吗?”

    蓝白顿时脸色一沉,道:“你不要想得那么美!当时只是权宜之计,我是不想嫁给赵均用那个匹夫才那么做的,难道你以为我真的看上你了吗?现在,我已经来到和州,父亲也不再逼我了,所以,你完全可以放心,以后我也不会找你的麻烦了!不过,你记住,你答应我的事还没替我做呢!”

    杨逸之听到蓝白说不再逼他了,心里一喜,但是又感到有些失落,他表面上装得若无其事一样,这个蓝白不知道又会出什么难题要他去做呢,还是离她越远越好。他勉强一笑道:“但愿你能记住今天说的话。”

    “我们走。”蓝白喝住愤愤不平的那个少女,二人转眼间就离开了大街。

    杨逸之站在原地,怅然若失的望着远去的车影,正要转身回府时,忽然从另一个方向匆匆过来一个总兵府的卫兵,他跑到杨逸之跟前禀报道:“杨大人,总兵请你前去府中议事,请速速前去!”说完,不等杨逸之说话,就转身匆匆离去。

    杨逸之看那卫兵的神情,猜想肯定不是小事,于是也不回府,径直向总兵府而去。到了总兵府,发现朱元璋等人已在等候了,不一会儿,众将领陆续来到,朱元璋示意大家安静下来,然后说道:“今日将诸位召来,因为有件重要的事情要宣布。”

    杨逸之脑子里飞快的思索着,这个时候会有什么大事呢?难道是郭子兴死了?可是看看朱元璋的神情又不太像,他的脸上显现得不是悲伤,而是一种忧虑。

    “昨日,小明王传来号令,任命郭元帅为都元帅,郭天叙为右副元帅,张天佑为左副元帅,而我则为副元帅,今日特向大家宣布。”朱元璋面无表情的说道。

    杨逸之脑袋“嗡”的一声,他觉得这里面一定有地方出了差错,在历史上,这个时刻,郭子兴应该已经死了,而由郭天叙为都元帅,张天佑为右副元帅,朱元璋为左副元帅,难道因为郭子兴没死,所以朱元璋又降了一级吗?不过,不管怎么说,朱元璋还是位于张、郭二人之下,万一哪天郭子兴真的死了,那么他仍旧要被张、郭二人联合压制,所以,朱元璋的脸色看上显得很差。

    不过,杨逸之还有一点疑惑,本来,人事任命这种事情是用不着和大家宣布的,因为自会有公文传达,朱元璋这样做似乎有点小题大做,或者说他心有不甘,气昏了头?但是,杨逸之很快就明白了他的用心。

    “不行!这太不公平了!”胡大海猛的站起身来,气呼呼的说道,“总兵屡立战功,可以说郭元帅能有今天,全都是靠了我们总兵,为何排在那两个人的下面?我,胡大海不服!”

    邓愈和胡大海是一个鼻孔出气的,见他如此,自然也随声附和。而李善长、徐达等人虽然老成持重,但是从他们脸上的表情来看,很明显他们对这样的决定也是非常的不满。

    “大海,千万不要说这样的话,不管怎么说,现在我们还是听命于小明王的,所以对于他下的任何命令,无论对错,我们都要遵守的,即使对他的命令有何异议,还是放在肚子里吧,要不然,大家都这样,红巾军内部不团结,就给蒙古人可乘之机了。”朱元璋淡淡的说道,他不像胡大海那么激动。

    “不,总兵,你不要瞻前顾后,我老胡是个粗人,有什么就说什么,对那些人你不能让的,否则的话,以后他们保不准还会怎么样呢?郭元帅也真是的,这样的事,也不向小明王申诉一下,难道是因为那两人,一个是他妻弟,一个是他儿子吗?”胡大海仍然喋喋不休。

    胡大海虽然说话粗鲁、直爽,但他说的话确有几分道理,如此任命,谁都无法保证里面没有郭子兴的私心在内,众人都默默点头。朱元璋则铁青着脸突然大声喝道:“住口!再敢胡说八道,对元帅不敬,我拿你军法是问!”

    胡大海见朱元璋真的发怒了,这才不敢多言,低头坐到了位子上,眼睛却在偷偷瞟着杨逸之,杨逸之知道他的意思,但他不想马上发表自己的意见,于是故意装作没看到。

    这时,李善长说话了:“总兵说得对,小明王的命令不可不遵,郭元帅也是要尊敬的,但是请总兵也要为将来着想,郭元帅毕竟年纪大了,万一有一天他------照目前的形势来看,必然由张、郭二人作主,总兵不会有说话的份,而且此二人对总兵一向看不顺眼,有诸多过节,难保他们不会借此排挤总兵,所以我们一定要早作准备。”

    朱元璋的眉头锁得更紧了,看来他也无法反驳李善长的话,忽然他将目光停留在杨逸之的脸上,问道:“乐天,你的看法呢?”

    杨逸之正想得出神,忽然听到朱元璋问他,慌忙回答道:“属下也同意李先生的意见,我们不能坐以待毙,但是要想个稳妥的办法,千万不能胡来,如果出了纰漏,正好授人与柄,对总兵和大家就大大不利了。”

    杨逸之的话说完,室中顿时静了下来,人人都感到了问题的严重性,过了片刻,朱元璋才说道:“此事容我再细细考虑,请大家稍安勿躁。”说完,他竟然不顾众人的想法如何,一个人低头默默走了出去。

    众人都面面相觑,不明白朱元璋究竟是何意思,最后,徐答问杨逸之道,杨公子有何高见,帮总兵摆脱困境?众人的目光都一齐向杨逸之望过来。杨逸之深深的吸了口气,说道,大家不用心急,我有办法,不过要仰仗诸位的大力帮忙。众人都点头答应。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