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大胜(二)


本站公告

    第二天,一整天城下都显得静悄悄的,城中的守军都觉得平安无事了,朱元璋知道元军的作战规律,在平静的背后预示着一场大战即将爆发,于是命令全军开始准备。他把队伍全部撤入堡垒,将粮草都装上马车,然后让全城的妇女都站在城门前大喊大叫,骂声不绝。果然,没有多久,六合城外不远的地方就出现了黑压压的元军先头部队,不过,当他们看到如此奇怪的现象顿时停了下来,站在原地观望不前,有士兵马上去禀报了他们的统帅,那统帅骑马上前,不过,看样子他也猜不透守军的用意,迟疑着不敢下令。

    这时,朱元璋见时机正好,马上下令,全城人马列队而出,妇女和牲畜在前,士兵在后压阵,浩浩荡荡,往西而走,直向滁州而去。元军这时才猛然惊醒,急忙策马追击,刚过了离滁州不远的一片山坡时,忽然听到背后鼓声大震,花云等将领率军从山上杀了下来,而滁州城里的兵马也倾城而出,两面夹击,元军顿时陷入包围之中,虽然他们人数众多,但是忽遭伏击,阵脚已乱,士兵不听号令,只顾自己逃命,慌不择路之下,纷纷被义军截杀。元军大败,丢下无数的尸体向东逃去,朱元璋缴获马匹不计其数,命令部下加紧打扫战场,因为他知道元军必定还会卷土重来。

    滁州城,总兵府,一派喜气洋洋的气氛,众人都为打败了元军而兴奋不已,纷纷向朱元璋祝贺,胡大海更是高兴,他说道,这下子,郭元帅该对我们刮目相看了吧,缺了我们他还能做什么?

    朱元璋急忙朝他狠狠的瞪了他一眼,制止了他继续胡说下去,总兵府难保没有郭府的耳目,如果此话传到了郭子兴的耳朵里,后果就不堪想象了,上次的事他有时想起来还心有余悸呢!这次能够打败元军,完全是杨逸之的功劳,朱元璋不由得夸赞了他几声,不过,杨逸之却听出朱元璋的话语中隐约带着一丝忧虑。

    “总兵是不是在为下一仗而担心啊?”杨逸之紧紧盯着朱元璋。

    众人一听他的话都停止交谈,他们似乎也意识到了问题的重要性,于是都望着朱元璋。朱元璋阴沉着脸,说道:“大家千万不要被眼前的小小胜利冲昏了头脑,元军兵多将广,这点小小的伤亡对他们来说根本算不了什么,他们一定还会再来攻城,我想下一次就没有这么好应付了。”

    “我们兵少,又没有支援,这次出兵救六合,元军一定恼羞成怒,必然将我军当成最大的敌人,全力来攻,在下以为和他们硬拼是万万不行的,即使把我们的人马全部拼光了也是无济于事。”杨逸之补充道。

    “那依你之言我们该怎么办呢?难道坐以待毙吗?或者你的意思是------”朱元璋的同乡汤和说着话竟然站起了身,他话中的意思在座的人都听了出来,他是怀疑杨逸之要投降元军。

    “哎,汤和不能这么说杨兄弟,他不是那种人。”朱元璋挥手让汤和赶紧坐下,汤和对朱元璋一向言听计从,见主帅发话,只好乖乖坐下。

    “我想杨兄弟一定有了什么计策吧,和元军交战,从目下的情况来看,只宜用计,不能和他们硬拼,暂避其锋芒才是上上之策。”朱元璋望着杨逸之,笑眯眯的说道。

    杨逸之大受鼓舞,正想将他肚中的计策和盘托出,忽然一转眼看到朱元璋的神色,想到此人的性格,不由得心中一凛,自己总不能老是抢了他的风头呀,万一以后他嫉妒起来,自己可就无处哭诉了,于是说道:“我想总兵一定有了妙计,我等只要遵令从事就行了。”

    “是啊,是啊,快说吧!”众人也纷纷催促朱元璋。

    朱元璋得意洋洋的说道:“好,那我就将我的想法说出来,大家看看可行否?”

    “元军势大,和他们正面交锋是吃力不讨好的事,况且即使把他们打败了,还有下次,长此以往,滁州就将陷入无穷的灾难中了,应该想个一劳永逸的办法,我想元军进攻滁州是将我们当作他们最大的危险了,只要我们表明无意与他们为敌,元军正忙与应付各地的义军,定会趁势退去的。”

    朱元璋将他的计策向大家详细说了一遍,杨逸之听了也是暗暗称赞,朱元璋果然不愧为一军之统帅,对当前的局势非常了解,而且有他独到的看法,可说紧紧抓住了要点。李善长和徐达二人听了也是不住的点头,花云等将领自然也是纷纷赞同。

    “好,既然大家都没意见,那么就按照我说的去做吧。”朱元璋下了命令。

    杨逸之按照朱元璋的指示,派地方上的一些有名望的乡绅父老抬着酒、赶着牛前去犒劳元兵,并将缴获的马匹归还元将,还有元兵的尸体及一些受伤的士兵也送了回去。元将搞不清义军葫芦里卖得什么药,于是小心谨慎的接见了杨逸之。

    杨逸之这时已经完全豁了出去,他知道稍有差错,自己就将性命不保,他往中间一站,冷冷的扫视了一眼在座的几位蒙古将领,他想如果元朝丞相脱脱不在的话就容易对付了,于是施了一礼道:“在下代表滁州城中的父老乡亲,有几句话想向丞相大人禀明,不知哪位是丞相大人?”

    正中一位身材高大,满脸胡子的元将笑眯眯的说道:“丞相国事缠身,哪有工夫见你这样的小民,这里一切由我做主,你有话就对我说吧。”

    杨逸之惊讶于此人一口流利的中原语言,他落落大方的说道:“前天贵军进攻滁州,引发战乱,双方伤亡惨重,其实本不必到这个地步,我们聚在一起,并非和朝廷作对,实是因为现在兵荒马乱,人人感到自危,所以我们才结寨自保,意在防盗,昨天和官军只是一场误会,所有损失我们都愿意一力承担,还望将军能够明白其中的苦衷。”

    元将身子前倾,惊讶的问道:“你所说的话都是真的吗?”

    “句句属实,没有虚假。”杨逸之斩钉截铁的答道。

    “据我所知,你们都是想造反的叛军,和六合城的叛军是一伙的!不要妄想骗过我的眼睛!”元将冷笑道,忽的将手一挥,招呼帐外卫兵道,“来人,将这个狂妄反贼拿下!”

    话音刚落,就从外面冲进来两个虎背熊腰的蒙古武士,二人走到杨逸之身边,抓住他的两只手臂,不料杨逸之早有准备,他气沉丹田,双脚猛的往下一用力,竟然就像在地上生了个根似的,任那两个蒙古武士左拉右拽,就是纹丝不动,不一会儿,二人的额头上冒出了一粒粒的汗珠。杨逸之见二人已经使出了全力,而且全副精神都在他的两只肩膀上,于是伸出一只脚,往左边一个武士脚下一扫,那人措手不及,顿时摔倒,杨逸之又顺势往右一松劲,那右边的武士不防有此一招,脚下站立不稳,也倒在了地上,二人慌忙狼狈的从地上爬起来,又朝杨逸之扑去。

    “住手!退下!”一直在观战的元将突然大声喝退了那两个蒙古武士,他望着二人的背影怒道,“你们两个人连他一个汉人都抓不住,真是丢尽了我们蒙古人的脸!给我滚得远远的!”

    “这位好汉果然好身手,想不到汉人中也有这样的勇士,我十分佩服!”那元将换了一副笑脸,蒙古人一向崇尚武力,见杨逸之一人轻松的制服了两个蒙古武士,也不禁动容。

    “将军,我刚才说的话绝无半点虚假,我们这么做其实也是迫不得已,我想将军也是明白人,现在的形势应该知道的很清楚吧?”杨逸之故意将了那元将一军。

    那元将果然愣了一下,脸上的笑容渐渐隐去,忽然不耐烦的挥了挥手道:“你回去吧,这件事情我自会考虑,我当然知道现在的形势,不用你来说教。”

    杨逸之微微一笑,告辞而出,他知道那元将对他的话已经相信了一大半,回去以后,将其中的情况和大家说起,众人都为当时的惊险场景而唏嘘,也为他的临危不乱而赞叹。当大家还在为元军是否相信杨逸之的话而担忧时,守军前来报告,元军的大部队果然缓缓退去了,众人皆欢呼起来,都由衷的佩服朱元璋的善用心计、出奇制胜、远见卓识的军事才能,他那大智大勇的英雄气概也获得了全体士兵的赞赏和敬佩,当然这其中少不了杨逸之的那份功劳,不管他走到哪里,都会得到旁人赞赏的目光,杨逸之不禁心情荡漾起来。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