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北京保卫战


本站公告

    许愿命令即刻班师回京,但是在回京的路上,路线的选择成了问题。张飞和典韦等一干武将主张走河

    北,经过徐州,直达北京。但是这很快被郭嘉否决了,原因很简单,袁绍已经掌握了先机,他先动手了,如果我军从河北处经过,他必然伏兵四出,我军则不利作战,若被拖住,就陷入北京和河北的两地作战,有被分割包围的危险,而且经过徐州也不好,那毕竟是陶谦的地盘,里面势力错综复杂,陶谦未必能做主放我军入境。现在洛阳已经攻下来了(被放弃了),不如另辟蹊径,出河内,走上党,兜一个弧线,既避免袁绍的伏击,而且又可出其不意。

    张飞问道:“如果人家不让咱过呢?”

    郭嘉道:“打!”

    既定战略准备完毕,那就开始吧。千里奔袭!

    北京啊,希望我回去的时候,还来得及!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我们先不提许愿千里奔袭救城的事,先讲讲如今北京城的情况。

    自从许愿同志设立了招贤馆以来,生意一直不好,没什么人才来应聘。毕竟当时的北京还是非常荒凉的,治安又不好,晚上也没什么夜生活,大家都不爱来。但是自从他老人家写了封讨逆檄文后,形势就有些不同,招贤馆终于开张了!

    来了两个人,一个叫张昭,另一个叫张?,徐庶久在江东鬼混,自然识货,这两位可都是大贤啊!于是就将二人与众人引荐,委任官职。这二位爷不甚客气,捋起袖子,大干起来。本来风平浪静,众人老婆孩子热炕头,日子正奔小康呢,突然传来了紧急军情--袁绍的讨逆檄文到了,而且是奉旨,上面加盖了天子的大印!这下,捅破了天了。自己发檄文讨逆,讨来讨去,自己到成了逆贼了,这叫什么事。而且许愿这才出兵,带走了北京城大部分的主力,剩下的都是刚参军没几天的新兵蛋子,人家一来就是三十万(忽悠的),自己这里满打满算不过三万多点,这仗怎么打啊,而且人家都打到家门口了!照目前的情况看,凭借着这点兵力是很难抵挡住对方的攻势的。打也打不过,守也没把握,怎么办?

    徐庶急命召开紧急会议,讨论如何应对问题。但谁料会议的刚一开始,众人就吵了起来,但是吵起来不是为了打仗,而是在争论是偷袭还是逃跑的问题。

    张昭首先发言:我们还是投降吧,袁绍军兵锋太盛,我军主力在外未归,而且就算回来了,也会敌人追击之下损失殆尽。

    张?做了补充:敌人放话了,若破城,北京连一个完整的瓦片都剩不下啊!为了全城的百姓,投降吧。

    荀?再做补充:袁绍是奉了天子的诏书来的,我们若是反抗,岂不是与反贼无异?

    徐庶傻眼了,这还没打仗呢,怎么就想着投降呢?

    于禁忙出来解围:我反对投降,我们并不是反贼,为什么要投降呢!

    徐庶感激的看着于禁。

    于禁说:我们应该战略转移!到襄平去,到广阔的襄平去开展游击战争,将来为反攻北京做贡献!

    完了,全完了,几乎所有的文官在袁绍的铁骑下选择投降,武将都选择转移,也就是逃跑。

    让我们看看现在的许愿幽州军的几个关键词:群龙无首、缺兵少将、人心惶惶、投降(逃跑)派充斥朝野。而敌人正是士气如虹、兵多将广、师出有名,好一派亡国景象啊!

    徐庶焦头烂额,主公啊,你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啊!

    看来,真的只有投降或者逃跑了。

    一个声音道:“那些逃跑的和投降的,都该杀!”发话者,常山赵云,赵子龙。

    “菜市场”立刻一片沉寂,众人吃惊的望着赵云。坦白的讲,北京的官员对于赵云多少有些瞧不起。很多人觉得赵云不过就是个小白脸而已,男人长得帅有用吗?能当饭吃吗?当然,能吃软饭。那些老的官员都不大看得上赵云,认为他只是靠许愿的关系才当上的军长,因为老许每次看赵云时两只眼睛都成桃心状;新来的对这个平时沉默寡言的将军也没太多印象,只是觉得这个人不爱说话,对谁都客气,但是不大合群。总之刚才就没把他放到眼里,但是赵云这么恶狠狠的说话还是头一遭,所以都吓了一跳。而且随着赵云的怒吼,夏侯娟也进来了,带着几个亲兵。

    “今袁绍兴冒充帝名侵犯我郡(他猜的很准),此乃不义之师;我军主力虽在外,然所余之部也有三万之众,不归营等虎贲之士也尚在,我军士气训练当在袁军之上;北京城城高水深,城防坚固,正逢秋收兵粮充足,可供大军一年之需;城中百姓皆与我等同心,闻袁军侵犯纷纷助战,民心可用;主公大军朝发夕至;我等占据天时、地利、人和、公理,为何不战而降?主公养士前日,死战只在今日,诸公怎畏缩不前?何况,我们能逃到哪里,又能撤到哪里?天下之大,何处是我家?那些建议投降的,逃跑的官员都该杀,云虽不才,愿死战袁军到底!”

    大家看着杀气腾腾的赵云和他全副武装的士兵,沉默了一下,纷纷改口,当初的投降逃跑派现在变成死战不退的杀手!表示愿听赵云吩咐。

    看来,对付秀才,还是兵管用。

    徐庶长出了一口气,欣慰的看着赵云,觉得好像又重新认识了赵云一样。“子龙,主公临走之时,将北京军务交于你,如今我等皆听你调遣!”

    大家一看徐老师都表态了,也都不甘人后纷纷表示愿听赵云调遣,一个个义愤填膺誓与袁绍不共戴天。

    全军备战吧,现在北京城所剩兵力:张飞的第一军团所剩下的1万人,赵云兵团所剩1万人,于禁兵团所剩的不到2万少数民族兵力,还有少数不归营的士兵。袁谭军--18万人,号称30万,浩浩荡荡的开向了北京城,其前锋3万士兵已经离北京城不到百里了!

    从此刻起,北京保卫战正式打响。

    这支前锋部队是由袁绍的儿子袁尚率领的,小袁同志费了很大的力气才讨到了先锋的差事,当然了,他只是挂个名,真正的先锋是袁绍的爱将颜良,自己只是捞个名声--自己的哥哥都带了小20万军队了WWW.soudu.org,自己再不wWw.跟老爹面前表现表现,到分家产的时候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而且听说幽州军为了打董卓已经倾巢而出,城里剩下的都是一帮老弱病残孕,而且听说守城的是一个帅的掉渣的小白脸,还有一个文弱书生,这个便宜不减白不减,哪还用得着30万大军,自己的先头部队就能把对方打个灰飞烟灭,就一路快马加鞭,甩开大部队一路奔丧一样的奔向了北京城,小袁同志已经幻想着自己高坐在北京城的城头,洋洋得意的看着自己可怜的哥哥。想到此处不禁一声长笑。笑的周围莫名其妙的,但他不知道,有一个人也在笑,不是徐庶,也不是赵云,而是他可爱的哥哥-袁谭同志。

    这位可爱的袁尚同学一路狂奔,不仅甩掉了自己哥哥的大部队,连自己的少量步兵都甩掉了,就剩下2万多骑兵跟着他。当他远远的看到了北京城头的时候,仿佛看见了硕大的金子和无上的权力在向他招手,那座城池还是安安静静的,城上连个守卫都没有,寂静的好像没有人,袁绍欣喜:“难道知道我威震四海的袁尚大爷来了,都跑光了,那还得了,我的金子呢,美女呢怎么得跟我留下啊~”一千米、五百米、三百米、两百米,近了,更近了!袁尚喜悦的心情到此为止了,取而代之的是激动。在他前面等着他的,不是金子,也不是美女的拥抱和百姓的鲜花,而是密密麻麻的钉子!没错,就是钉子,那是许愿特意做的扎马钉,往地上一扔,三个尖总有一处朝上,而且缺德的徐庶还在地上扑上了沙子、黄土,有的地方还特意踩上了脚印,急着奔丧的袁尚光顾看风景了,谁还顾得上脚下啊,只听着前军的马匹纷纷被扎伤,马蹄高高抬起,发出悲鸣声,把骑士甩了出去,中军、后军纷纷被这突如其来的状况弄蒙了,军队稍稍起了些混乱。然而这只是刚刚开始,北京城中此时军号铿锵、锣鼓东隆、轰如雷鸣,寂静的北京城突然发出一声山呼海啸般的呐喊,攻击开始了,北京城上空箭如雨下,袁尚军只是看到天空中一片黑压压的东西冲了过来,好像在瞬间遮挡了烈日的光辉,“弩箭!小……”袁尚军还没来得及叫喊完,就被那箭纷纷掇下马来,有很多人掉下马后被地上的钉子扎透,发出撕心裂肺的喊叫声。“敌袭!敌袭!”袁尚喊道。刚才墙头上还空无一人的城楼,如今已是密密麻麻,颜良大喊,“杀啊!先登城者,赏金千两!后退者,杀!”然后自己就往前冲去。城下的兵马如此密集,以至城头上人类的弓箭手甚至都不用瞄准了,只管漫天射、射、射,一排又一排的弓箭手轮番不断的密集射击,上万把强弓拉的满满的,平射、朝天射,每一箭都带走一条人命。在北京城的护城河前,袁尚军被这第一轮打击打晕过去了。但是很快,他们苏醒了,没有盾牌,用战友的尸首去死扛着弩箭,硬着头皮往前冲。落马的步行,有马的,甚至用自己的战马掩护,他们照旧在前进,扑过护城河,直抢城墙下,等着他们的,是更可怕的冲击,城头下不断的下落滚石把他们砸成肉泥,倾倒滚烫的热油淋在他们头上,由于城墙成“凹”字形,那些倒霉的士兵避无可避,被临的哭爹喊娘,而且幽州军还不断的往下扔火把,城下成了一片火海,北平城的上空甚至都弥漫着烤肉的香味。我们提到,袁尚由于急于奔丧,把自己的一万步兵落在身后,自己只带骑兵前往,而用骑兵去攻坚城基本上是送死的,因为你没有登云梯,马蹦的再高也蹦不到城上去。但是袁尚军却是有一股狠劲,在拼命颜良的带领下一波一波的下马徒手攀城,这个疯子自己不撤退,也不让别人撤退,有几个想要逃跑的都被他给劈成两半了。袁尚军用马刀长矛去砍北京的城墙城门,城上剩下上万人在拼死作战。袁尚大喊:“给老子砍!砍死他们!”正在这时,一支流箭飞了过来,正中袁尚门牙,袁尚“啊”的一声,落马,在前面砍墙的颜良大惊,立刻下令撤退,袁尚军逃跑的速度犹如来的时候一样,丢下了几千具尸体败退而归。幽州军齐声大喊,聒噪不已,只有赵云和徐庶无奈的相对苦笑。

    战争,才刚刚开始。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