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请客规则欲进厂;必然相逢楼梯间


本站公告

    “吃吧,吃吧,不要客气,反正都是熟人。”马萍的堂姐马玉花招呼着成衣厂的人事文员蒲英坐下,她俩人是在一楼晶晶小店门口打了几回麻将熟络的。为了堂妹进厂能够学到针车的事,马玉花决定晏请蒲英,她选了宿舍楼下外来工酒家,这外来工酒店在这一排饭店里卫生气派方面还是比较不错的。

    “这是我前几天给你打过招呼的堂妹,叫马萍,找工的事拜托你了。”马玉花指着马萍介绍:“前几天从家里才出来,想趁着年轻学点手艺,就麻烦你了!”

    听了马玉花的话,马萍唯唯诺诺地脸上堆满了笑容,几天过去了,她脸上晒红的色泽淡化不少,体态好似变得苗条起来。

    蒲英看了马萍一眼“都是熟人,没事,刚好针车部有个剪线头的女孩子辞工了,你现进去剪线头,把里面的人际关系弄好一些,多看多问,你就能学会的,再说,里面也有你的安徽老乡,混久了,她们都教你的……”看着一满桌的菜肴,蒲英也很高兴。

    几个人在外来工酒家里推三让四了一番,都坐下了,马萍忙不迭为蒲英与堂姐倒水送茶。

    吃饱喝足后,临起身离开外来工饭店时,马玉花从提包里拿出一个红包,眼明手快地塞到蒲英休闲裤的口袋中,蒲英微微一笑,也没有说什么,对于招工的人事而言,在安排人进厂时,常常收点小恩小惠的事是司空见惯。当然,按排的职务不同“感恩”的标准也不一样。

    在成衣厂人事文员的周密打点下,马萍在两天后终于进了成衣厂针车部,她被安排剪线头,从每天早上8点钟上班铃声开始,她就和几十个工友坐在衣服堆没日没夜的拿着小剪刀,剪着每一件衣服上面的大大小小的线头,到深夜十一点的时候,她们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哈欠连天地走出车间。

    六百多人的成衣工厂,由于常年的加班加点,加上伙食营养不良,这些年轻的外来工个个脸色腊黄,有的也泛着菜色,嘴唇苍白。在闷热的车间,她们中时常有人中暑倒下。然而病假,不仅扣除了当天的工资,全勤奖三十元也会一并扣除,她们中有的逢上感冒小病什么的,常常是自己在宿舍楼下的小店自行买药喝下去。在南方,高举着打工者这面旗帜,这些女孩子透支着身体的健康,也把自己的青春和汗水洒在这座不属于自己的城市。

    逢上每个月底发工资的时候,大部分厂的工人可以休息一天,这一天对于他们来说,实在是难得奢侈,有的躺着睡一天,有的走老乡窜门子联络感情,有的则跑到公明镇上超市大购物;而有的厂白天还是要上班,只能到晚上全体才不用加班,成衣厂同样如此。

    二十九号这天夜晚,五金厂宿舍楼道口,上上下下的人明显多起了,今晚不仅五金厂没有加班,就连六楼的成衣厂宿舍全都灯红通明一片,热闹非凡,特别是成衣厂年轻的女孩子打扮得漂漂亮亮,她们中有的结伴去所属的公明镇上给家里汇款,有的结伴跑到超市购物,她们大都满脸笑容地大包小包往宿舍拧着,也有的到楼下不远处的本地菜场买来一些可口的菜肴,回到宿舍和小姐妹们偷偷关起门来烧起电饭煲加热,然后一群人都眉开眼笑地在宿舍吃着笑着闹着。

    这时候,这些年轻的女孩子是最快乐的,这时候,她们才像是一群春青涣发的孩子。当然,也有例外的,比如二十二岁的马萍,她自从进了成衣厂后,很少有人看见她笑,哪怕才来不到十天就赶上四月二十九的晚上休息,她也没有半点欣慰。每一天深夜,她一直都处于半失眠状态,她忧心冲冲想着该如何还债,如何让自己的家也富裕起来。

    “萍姐,过来吃牛肉,我刚买有牛肉。”隔壁523房间,老乡小菊过来喊她吃买的熟牛肉,她摇摇头拒绝,她害怕回请,她要节省每一分钱,但肚子的油水早就干了,很不争气地咕咕噜噜叫着,她扔下翻看的一本旧书,决定到堂姐租房里去混点有油水的东西吃。

    她刚下了4楼阳台,就一头碰见李忠厚上楼,两人都同时叫了起来:“哎……”

    然后两个人都站在四楼楼梯口的阳台上微笑起来。

    “你进了你堂姐的电子厂吗?”李忠厚笑了起来,他先开了口,十来天不见马萍,她瘦了白了,比刚出门在派出所里漂亮几分,她的眼眸里似乎蒙上一层雾,令人不由自主地想起一潭起雾的秋水,看上去有些忧郁。

    “是的呀,我进了12栋的成衣厂。”马萍顺手扬脸一指:“13栋也是一起的厂房……你的脸是怎么回事?你当保安了?”在马萍眼里,李忠厚这几天简直变得人不人鬼不鬼一样,又红又黑,流油的两颊上还红碜碜一片,布满了一块块小颗粒红疹子,身上穿了一件破保安制服,还脏兮兮的。

    “没什么,我脸上是电焊伤的,在楼上焊顶篷,我晒得都成非洲黑人了。”李忠厚不好意思的笑着,小眼睛挤在一起:“这衣服破了个洞,我干活不闲脏呢!”

    这几天他在太阳底下干活,不藏奸不使诈,他的勤奋让暗中观察的徐经理在周董事长面前大为赞赏。

    “成衣厂好多货呀,人也好多,加班,晚上十一点铃声一响,我们有时在阳台就看见一群群人往外冲。”李忠然说道。

    “是的,好累人呀,伙食好差,没有油,你们伙食好不?”马萍顺口说道“我不到吃饭时候饿得肚子咕噜叫。”

    “我们厂还不错,因为人不多,只有40多人,还没有正式开工,和老板一起吃呢!……我请你到楼下吃蛋炒饭吧?这样油很厚的,顶饿。”李忠厚听见马萍抱怨肚子老是饿,他有点可怜这个女孩子:“要不,你到我厂里来上班,反正过一段时间要大招工,你什么毕业?”

    “你又没有发工资,你哪来钱请我?”马萍说:“我高中读了快两年了,可是母亲的病……算了,不说了。”

    “我有钱呢,刚才徐经理让我早点下班,非要给我十元钱让我买西瓜吃……你在这里等我一下,我换件上衣就成了。”李忠厚不由分说地跑进421房间,房间里没人,他换上了床头叠着白衬衫又跑了出来,尽快身上汗潸潸的,但他也顾不得先冲凉。

    宿舍楼下,所有的楼梯都是两面通穿的,一面正对着厂房,穿过楼梯口的另一面,是所有的门面小店,一间挨着一间,这些门面房全都对着纵横有序的居民楼,这些本地的居民都是山里搬出来的暴发户,本地年青人一群结一群地整天在一楼晃荡,他们大多数看起来都很另类,染着黄的或者红的头发,骑着摩托车在工业区这里跑几下,那里狂飙几步,大部分的时光都聚在一楼的某几个小店门口,嘴里咬着一根烟,在嘴角来回滚动,有时吸了一半后他们又会把烟交给女伴吸几口,有时他们打牌或是打台球,手里硕大的戒指闪闪烁烁;偶尔看见一个漂亮的女孩子出现在视线时,就会扭头叫一声:“嗨,可爱的靓女,要不要玩玩?”然后一群男女都哄堂大笑。

    当马萍和李忠厚出现在一楼的桂林米粉店旁,这样的哄堂大笑就从相临的百货小店传来,正围在桌边打球的几个本地烂仔用球杆指着马萍说:“这妞不错哟,走路屁股一扭一扭的。”

    马萍的脸刷的一下子红了,李忠厚虽然很气愤,但他也不敢哼声,所有的外来工都知道,本地人惹不起,大家都远远的躲着这些人。如果有哪个姑娘不小心让本地人缠上了,你要是不和他谈恋爱玩玩,你就只有离开这个工业区走人。这是电子厂的女孩子有目共睹的事,马玉花也为此警告过马萍。

    李忠厚和马萍坐进了桂林米粉店里,李忠厚为马萍叫了一份5元钱的大碗蛋炒饭,看着马萍大口大口狼吞虎咽的样子,李忠厚觉得心里很酸,他想起了老婆如果出来打工,会不会也是这样。

    “很好吃,我以前在家里吃过……好香。”马萍一边吃一边咽着嗓子说:“等以后我要是有钱了,我请你到公明镇的大酒店去好好吃一顿最好的。”

    “不用,反正这钱也不是我的钱,是我们经理给的。”李忠厚憨厚地一笑;“饭吃不饱,真是没劲,要不,等过一段时间,你到我们厂里来,要是招个文员什么的,你还能坐办公室呢!”

    “到时如果招人你就通知我,我住在521房间,或者在我们下班的时候你在4楼楼梯口通知我也成。”马萍喝了一口水。

    “正在我头顶上的房间呢!”李忠厚呵呵地笑,憨态毕现:“你那个小老乡呢?”

    “哪个老乡?”马萍并没有反应过来。

    “派出所的那个什么小秀的那个。”

    “她呀……”马萍的表情有点不屑:“在马路对面美美发廊上班,还让我去,我才不去,人太杂了里面,弄不好还出事。”

    见马萍快吃完了,李忠厚起身付了钱后,说了句:“我先走啦,我回宿舍去洗澡了,身上又臭又脏,洗了澡还给我老婆写信呢!”

    看着李忠厚的背影走出了小店,马萍有点一愣:“他有老婆?”她的心有点微妙的怅然。

    宿舍里没有其他人,只有小黄斜躺在床上看书,头顶上的一台风扇仿佛一个暮年的老人,有气无力地转动着,发出牙痛一样的“咝咝”声音,李忠厚跟小黄招呼了一声,剥光上下衣,胡乱地握在手中,穿了条三角裤手里提着条干净的三角裤,直接进了洗水间,十分钟不到的光景,他即洗完了头又洗完了衣服,头发上的水还在湿淋淋的滴着水珠,照例穿着条三角裤走了出来,走到自己的床脚边找出一条大短裤套上,依然光着膀子。

    到阳台上把衣服挂上横空吊起的木杆后,这才走到自己的床铺边,从床下摸出一张打包带捆扎的小凳子,趴在床沿边上,从枕头拿出几张信纸,信纸用一个破书垫着,咬了半天的原珠笔,这才落下:老婆,很想你和儿子……便没了下文。他想了想,又在枕边的破书里翻出一张照片,这是他临走时带出来的一张照片,是儿子和老婆小梅的合影照,那时儿子刚满月,睡得正香,小梅不忍心弄醒儿子,所以摄影师只照下小梅一张笑意盈盈地脸,小家伙却憨态爱地一副睡像,口水亮晶晶地透明着挂在嘴角,他把照片一直放在枕头边,每晚临睡前就要看一眼儿子和老婆。

    看着看着,李忠厚笑了起来,便继续写道:“老婆,你笑起来真好看,令我把一天的劳累给忘了,儿子长大了吧,这崽子还流口水不?家里父母还好吧?”

    那时的写信,对于每一个出门的人来说,莫不是最甜蜜的追忆,那些故乡的故事,故乡的冷暖,父母儿女的一切,还有故乡的八卦新闻全都是一笔一划通过邮政传递过来,看信人或流泪或高兴也全都出现在脸上,甚至家乡的红白喜事都会引发他们无限的怀念和暇想。当然,在外的一切也都是通过信件传达给家乡的亲人,大部分的打工者一般的情况是报喜不报忧,每一个出门的人,都怀揣着春青的梦想,他们坚信,面包会有的,牛奶会有的,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马萍在小店里吃完蛋炒饭后,决定到马玉花家去看看,她沿着派出所走向对面马路,老远看到马路对面的美美发廊的招牌霓虹灯流光闪烁;由于工业区建在对面,所以这一排的楼下几乎全都是发廊宾馆洗足城,那些“金花碧眼”的本地男女,脖子上缠着粗硕项链的暴发户,小指上戴着绿森森戒指的男人,开着小车不明身份的男人,他们常常光顾这里,因此这里的夜晚比白天热闹暧昧了许多,空气里的香脂流溢,氤氲着来来往往往的男男女女,“繁荣娼盛”如今成为他们的口头禅。

    马萍迟滞了一下脚步,最终还是放弃了去看美美发廊小秀的想法。

    她跨上一条弯弯曲曲的人行小道,这条人行小道直通山边的荔枝园。黑暗中的荔枝园,在影影绰绰的零星灯光下,显得静谧而又幽深,时不时从林里扑腾出来的一只鸟,着实让过路的人吓了一跳,偶尔也有一对对男女挽手走过。这里面是热恋的人常去的地方,借着昏暗的光线,有时你会突然看到离路边不远的荔枝林里有一对对男女哼哼叽叽地缠绕在一起。

    荔枝园四周散落着触手可及屋顶的小瓦房,里面住满了像马玉花这样结了婚的夫妻,间或也有未婚同居的年轻男女工人;凡成双成对的工人大多数不会在工厂住居,她们会出去租这样鸟巢一样的瓦房,楼房太贵最低也是250元左右一小间,这样的消费限于工资偏高的一些管理干部所住;像马玉花他们一个月才450元左右的低薪拉长,在租房上往往舍近求远,她们大都在工业区后面的山边或荔枝园这一片租住小瓦房,这里完完全全属于“贫民窑”,一栋栋低矮的瓦房,在荔枝园边上隐隐约约,垃圾随处可见,臭哄哄的苍蝇此起彼伏,加上养猪场也在附近,卫生情况可想而知,但一个月130元的房租,让对对小夫妻们再添置一些小件旧家居,也算是把一个个小小的窝像模像样地布置起来。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