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本站公告

    黄维翰说,“由于战乱频繁,百姓认为入官学就是募兵,多数人宁可把孩子送私塾,也不送官学。”

    柳大贵问,“那咋办?”

    黄维翰端起酒杯,“这就是我今天请大伙儿来的原因,来,我先敬大家一杯。”

    柳大贵不喝酒,端起茶。

    放下酒杯,黄维翰说,“是这样,我打算成立一个设立劝学所,制定劝学所章程,然后,请大伙儿回去召开商会,大家去有孩子要读书的各家各户去劝喻,叫他们来官学念书。私塾要花钱,官学还不用花钱的。”

    宏昌票号的孙荣发问,“知府大人,要是人家不信我们说的咋办?”

    黄维翰说,“这事儿我也想了一个办法,我出一个保证书,写明上官学保证不是募兵,这样,你们就好办了。”

    大伙儿都说这个办法可行,“都说,回去马上办。”

    喝了一会儿,黄维翰有些不好意思地说,“还有一件事,我还想拜托大伙儿。”

    广源当铺的白老邪说,“黄大人,你说吧,只要是对百姓有利的事儿,你吩咐就是了,我们一定照办。”

    黄维翰说,“是这样,大伙儿都知道,咱呼兰刚成立了卫生局,可是他们的全部精力都放在禁烟上,现在我叫他们把咱呼兰的大街都垫平了,可是,大伙儿看看,路两旁光秃秃的,是不是栽些树呢?”

    柳wWw.大贵说,“栽树?那当然好。”

    黄维翰有些问难地说,“可是,府衙现在没钱啊。”

    宏昌票号的孙荣发说,“那还不好办?回头我们商会合计合计,每个商户都把自个门前栽上树,南河沿儿和北门外,东门外由几家大户包了不就成了?”

    黄维翰说,“这是不是给大伙儿添负担呢?”

    大伙儿都说,“不碍事,这是好事儿,大人就放心吧。”

    吃过饭,大家一一告辞,轮到柳大贵时,黄维翰忽然说,“你等一会儿,我有事单独跟你说。”

    等大伙儿走后,黄维翰对柳大贵说,“走,你跟我走一趟。”

    柳大贵不明就里,跟着黄维翰到了南大街一座院子里。院子里空空荡荡的,黄维翰叫了一声,“有人吗?”

    来喽,说话间,从屋子里跑出一个身穿蓝士林布旗袍的女子。只见她梳着呼兰城里不常见的短发,面目清秀,皮肤很白,不像本地女子。  

    黄维翰对柳大贵说,“这是于福梅,刚从北京京师大学堂毕业。这位是咱呼兰张记烧锅的柳东家。”

    于福梅向柳大贵伸出手,柳大贵一惊,不知道该咋办?黄维翰说,“握手啊,这是洋人的礼节。”

    <>柳大贵连忙把两只手在身上擦了两下,握住于福梅的手,结结巴巴地说,“小姐好。”

    看着柳大贵窘迫的样子,黄维翰和于福梅不禁会心一笑。

    黄维翰说,“是这样的,于先生这回来呼兰,是想筹建一所高等工业学堂。她有事要跟你商量。”

    柳大贵问,“啥?工业?啥是工业?”

    于福梅和黄维翰又笑起来,黄维翰对柳大贵说,“你的烧锅就是工业,简单说把粮食矿产进行加工就是工业。种地和开饭馆儿开店铺就不是工业。”

    柳大贵不好意思地说,“让于小姐和知府大人见笑了,小的是井里的蛤蟆没见过大天儿。”

    于福梅笑了,样子很甜,说话软软的,“没什么,慢慢你就明白了。”

    柳大贵问,“于小姐有何见教?”

    于福梅看了看黄维翰,说,“这事儿一两句话说不清楚,还是进屋说吧。”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