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本站公告

    可是,经历了这件事以后,于福梅明显地对柳大贵亲近了很多,虽然她每天事情很忙,但是,她有事没事路过张记烧锅的时候,还是经常过来坐坐。

    最近一段时间,呼兰府不仅在全面的禁烟,还在筹备一个全府的学生运动会。柳运启因为个子高,也被选作小学组的学生参加跳高。这些天,他到彼得教士那里去跟他练习。

    金凤儿最近一段时间忽然想找个事儿做,问柳大贵她可不可以到小学校当个教书先生,柳大贵笑道,“你得了,人家现在都时兴放足,你个半大脚,你去教书那还不让人家笑话?”

    金凤儿想想也是,就不再提这事,不过,她在家里找了间房子,没事儿开始教几个孩子读书。

    柳大贵现在的生意不错,于福梅给他送来的学生也很能干,其中有一个叫沈燕承的学生干活儿很踏实,脑子也灵活,柳大贵很是主意他。

    转眼又过了一年,现在的年号是宣统二年,刚过年不久,黄维翰忽然调离呼兰,转任龙江知府。临走之前,他把柳大贵叫到家里,同时还有于福梅。酒到酣处,他忽然对柳大贵说,“大贵啊,我这个侄女在呼兰,你以后要好好照顾啊。”

    柳大贵回答,“一定,一定。”

    黄维翰看了看于福梅,说,“我其实知道我这个侄女干的是啥,我在一般人不敢动她,可是,我走了就难说了。大贵啊,你要多关照她啊。”

    柳大贵点点头,对黄维翰说,“我记住了,黄知府请放心,我虽然不懂于小姐做的那些事,可是,我就凭于小姐的为人,她做的事我就会帮忙。”

    黄维翰没说什么,点点头,叹了口气。

    柳大贵不明白于福梅他们为啥要那么一门儿心思的要跟朝廷对着干,在柳大贵看来,这老祖宗的君君臣臣的规矩那是万万不能坏的。可是,于福梅他们那些人又是为人很好,所以,柳大贵不知道是朝廷不对,还是于福梅不对。

    这一转眼就到了民国,张勋复辟,袁世凯称帝都对这呼兰小城没啥太大的影响,只是于福梅离开了呼兰,去卜魁去做省议员了。

    柳大贵的烧锅依然红红火火,同时,他还在巴彦和下坎置了一百多晌地。有了这些地,他烧锅所需要的高粱和苞米开始稳定起来了,再加上赵鲁大的两个收购点儿,张记烧锅越发的产量大起来。

    最让柳大贵感觉到有意思的就是金凤儿教两个女儿读书,这柳运惠读的都是些她哥哥们的书,一读就能记住,很省心。只是这柳运惠则不同,她小,金凤儿开始教她念《千家诗》,无需课本,只是他念一句,柳运惠跟着念一句。古诗那顿挫谐和、琅琅上口的音韵,对于聪明伶俐的小女孩来说,却是一种轻易就能掌握、新鲜无比的语言游戏。她的兴致越发浓厚,早晚缠着金凤儿,甚至半夜醒来仍不忘念诗,常常念困倦了便在余兴中睡去。对此,金凤儿欣喜异常、乐此不疲。大声“喊诗”是小女孩故意引起全家人注意的一种手段。大人愈是制止她的高声喊叫,她便越发得意,柳大贵吓唬要揍她,柳运惠并不理会,只是金凤儿怕她喊坏了喉咙,常常警告说:“房盖被你抬走了”。学念新诗时,如果开头一句不是很响亮、顺口,她便说“不学这个”,金凤儿便赶忙换一首。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