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技高一筹(8)


本站公告

    小林中石见萧邦眉头皱起,便不无得意地说:“今夜前来拜会萧先生,饮酒尚在其次,主要是想将此墨宝恭呈方家赏鉴,以解在下心中之惑。说实在的,本人不才,粗通文墨鉴定,但对这幅字,终究不能妄断。也许,萧先生能慧眼识宝,以解中石疑团。”

    一姝听得心头火起,心想这个小林太也无礼。她本想说:这是明代万历年间所书,但又怕拿不出证据――这小林中石虽然猖狂,但毕竟是有见识的。而且,在座的人,其中国学问,鲜有在自己之下者。于是,她只能咬了一下牙,心中却暗暗祈祷萧邦获胜。

    萧邦观字良久,忽然闭起眼睛,将鼻子贴近纸张,细细品嗅。良久,他才睁开眼睛,对小林中石道:“萧邦不才,但敢断定:书此诗之人,定是明朝万历时代的人。”

    小林中石后退一步,脸上写满惊愕。怔了半晌,他才问:“您……您是如何断定的?”

    “有三点。”萧邦不紧不慢地说,“其一,是纸。大凡中国书画用纸,最有名的,称宣纸,而宣纸产地,集中在安徽。然而从当前这张纸来看,并非产自安徽,而是濒临失传的‘姑田宣纸’,产于福建连城姑田镇。姑田宣纸,正是始于明朝,且制作工艺十分复杂,大体可分为青丝、蒸煮、漂白、造纸等四道工序。该纸弹力强,质地软,纤密细,厚度适中,白净吸墨,能经受风霜雨打、太阳暴晒、强光照射而不变色,故有‘百年不褪色、千年不变黄’之说。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