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皆在日常中


本站公告

    道德皆在日常中

    孔子和弟子一行从农山下来,顺便与弟子们优游讲学于郊野。听说附近住着一位远近闻名的老农,年已七十,身体健康,勤劳俭朴,遇事礼让,附近百姓遇到大小事都去找他询问,有什么纠纷口角也请他出面调解,只要他说一句话,问题就解决了,便很想前去拜访他。

    这一天,孔子一行找到了老农的居所。只见房屋虽小,但墙壁用泥抹得平整光亮,屋顶茅苫盖得整齐严实,屋内屋外打扫得干干净净,孔子和弟子进入屋内,只见老人腰背挺直,正在厨房用陶鬲煮饭。见到这些不速之客,老人连忙放下炊具,躬身相迎。孔子向老人介绍自己身价和来意。

    孔子问:“老人家,你还有什么亲人吗?”

    老人答:“有一个儿子和儿媳、孙子!”

    “你这么大年纪了,为什么不同他们一起生活呢?”孔子又问。

    老者说:“他们孝顺我,好的东西常常先给我享用,孙子也经常来看我,身上的衣服全是儿媳做的。现在我自己还能自理,若和他们生活在一起,就加重了他们的负担,所以就自己独立生活!”

    孔子说:“这也算得是父慈子孝了!”

    老者随即取来缏,装着饭吃了起来,边吃边说:“香啊!甜啊!先生你看这饭是多么香啊!你不嫌弃的话,也请你尝尝。”孔子高兴地接过老者送上的饭,恭敬地祭了天地后,也跟着有滋有味地吃了起来,就像在吃国君分给他的祭肉一样。老者又为每人盛了一缏,孔子边吃边赞赏地说:“好啊,真是又香又甜的美食!”

    吃完饭后,他们又和老者闲聊了一阵,才起身前往乡里的宿地。在路上,子路问老师:“先生,陶鬲瓦缏是最粗陋的炊具器皿,用它煮的饭食是最低下的饭食,先生如何吃得这样高兴呢?”

    孔子说:“一个喜欢劝谏君王的臣子,必然时时想着的是君王;一个孝顺的儿子,当他拿着美味佳肴后,必然先想到的是他的父母;一个想为百姓做好事的人,也必然是和百姓想的一样。今天,我不是看他的炊具器皿是否尊贵,而是看他待人的态度,老人虽已看成,但有那样健康的心态对待他人,享受人生,真的令人如沐春风啊!他的那份热情难道不感染你吗?”

    颜回说:“从他的盛情就可看出,他是个道德高尚的人啊!”

    孔子接着说:“知足常乐,心地坦坦荡荡,这种高尚的人寿命将会很长啊!
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