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为立国之本


本站公告

    民为立国之本

    这年入春以来,齐国滴雨未下,所有夏收作物颗粒无收,齐国成了灾荒之地,可怜的百姓们都处在挣扎的死亡线上。孔子日夜牵挂灾民,但自己身居客地,也没有办法救济他们。

    正在焦急不定的时候,昭子告诉孔子,晏婴拿不救济灾荒的对策,景公更是为此心急如焚,要前来向先生请教解救的良方。

    景公来到高昭子家,在昭子的陪同下与孔子相见。平日景公见到孔子时,总是很高兴,今天却面露忧愁之色,见面就说:“前年水灾,幸得先生指教,才得以有备无患。但现在已是三月不雨,夏热作物已枯死,干旱成灾,百姓们死的死,逃的逃,寡人于心难忍,请问先生,这如何是好呢?”

    孔子说:“您如此怜惜百姓,仲尼实为敬服,这也是齐国百姓有福,能遇上这样一位仁德的君主。民为立国之本,一个国君能爱惜百姓,这个国家必能兴盛,就是遇到再大的困难,也是可能战胜的。”

    景公又问:“只因寡人德行有亏,才遭致这样大的灾荒。这要用什么办法来赈济灾民为好呢?”

    孔子说:“过去尧帝时发生过九年水灾,商汤有七年旱灾。水旱灾荒,古代圣明帝王在位,也是无法避免的。尧舜时代,常常遭遇水灾,后来经过大禹治水十三年,水灾才慢慢减少了。丘认为最好的赈济办法首先就是免除百姓的苦役,开仓放粮,赈济灾民,然后向丰收的邻国买粮食,并半价转卖给饥民,这叫平粜。最重要的是水旱灾荒必须常年预防,不可临渴掘井。”

    景公说:“先生言之有理,就依照先生的意见去办。只是仓库存粮有限,恐怕杯水车薪解决不了问题。”

    孔子说:“依丘的想法,就请国君劝导那些富足的官家,每户拿出数十石,就可以救活一批灾民。”

    景公高兴地说:“先生想得周到,寡人立即召集大夫出粮赈灾。”

    孔子又说:“丘有一句话,不知是否当讲?”

    景公说:“请先生直言!”

    孔子说:“开仓放赈,容易被一些昧着良心的人从中作弊,即使国君拿出了粮食,饥民民所得无几,因此必须选派贤德的大夫去做才是!”

    景公说:“好啊,在理在理。寡人想,就用廉洁勤政的高卿去办这件事吧!”

    高昭子欣然奉命。昭子首先拿出自己粮仓的积米赈济百姓。为杜绝官员营私舞弊,孔子与众弟子也都参与放赈,保障粮食能发到饥民手中。就这样,齐国上下都投入了赈济灾民的热潮之中。孔子因此在齐国百姓中享有盛誉。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