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乎情止乎礼


本站公告

    发乎情止乎礼

    仲尼十七岁时,颜氏积劳成疾,咳嗽,喘息,痰中带血一病不起,每到下午发烧时,苍白的脸颊顿时变得绯红。到了夜间,常常大汗淋洲漓。仲尼四处奔波,为母亲求医问药。有的药,药店没有,仲尼就爬山崖,攀古藤,过山涧,采摘新鲜草药。

    医药乏术,无力回天,三十四岁的圣母丢下仲尼,过早地离开了人世。仲尼伏在母亲身上,放声恸哭泣。母子俩相依为命十余年,历历往事,犹在眼前,母亲的日夜辛劳,谆谆教诲,关怀体贴,使仲尼终身难忘。他穿起麻布孝衫,系上麻拧的孝带,戴上白布叠缝的孝帽,日夜守护在母亲灵前。

    圣人多磨难,孔子三岁丧父,十七岁丧母。有母亲在,不但给予仲尼母爱,而且能以弱小的翅膀替仲尼遮挡一些风风雨雨,有一份温暖和依靠。母亲去世,今后的日子就更加困苦。他孑然一身,举目无亲。一个十几岁的孩子,不但衣食冷暖无人照料,而且要自己养活自己,独自安排未来人生旅程。

    由于幼受母训,而且经历,了艰难生少的磨练,仲尼继承了母亲的坚强性格。他虽然无法摆脱厄运,却没有被厄运打倒,而对人生的不幸,显得更加沉着而坚毅。按照古代的礼俗,父母应该合葬在一起,但是仲尼不知父亲的墓在何处(因为丧父时,母亲年轻不能送葬至坟地,亦无法告诉儿子去处),怎么办?为了把父母合葬,仲尼将母亲的灵柩先停放在五父衢中,望空遥拜,向四方揖拜,跪告说:“父母合葬,古之常礼,今孔丘不消,竟不知父亲墓地,只好将母亲灵柩放此地。各位乡邻,各位亲朋,四方君子,八方过客,有知丘父叔梁纥墓地者,乞请指示,孔丘将没齿难忘!……”

    上天护佑,就在此时,一位陬邑车夫的母亲披衣拖履,来到棺前.原来他是子邑的老邻居,曾参加过孔子父亲的葬礼,知道叔梁纥墓地.仲尼叩首谢恩,随着车夫之平的指引,抬着母亲的灵柩来到防山,找到了父亲的墓地.合葬时,仲尼说:”古人只挖墓穴葬人,不准堆坟茔以作标记,我现在是一个游子,不住在防山这个地方,只得在父母坟上堆坟茔以作标记,以便日后前来祭拜见.”于是仲尼将父母合葬墓筑成”斧”形,十分醒目.

    为了守孝,仲尼在坟墓边筑起墓庐,守丧三年.

    鲁国公族大夫孟鳌子病重,听到仲尼的孝举后,甚为感动,他把嗣子孟懿子喊到床前,郑重的叮嘱道:”孔丘确实不愧是圣贤君主的后代,才德在鲁国堪称第一.我恐怕将不久于人世,日后你一定要拜他为师,切记切记!”

    孟鳌子交代后,不到一日就去世了.孟懿子遵照父亲的遗愿,去找仲尼学礼,于是邀请他的兄长南宫适同行.南宫适是孟懿子兄长,因为贤德,孟鳌子赐他南宫之姓,遂以南宫为姓,名适,名适,字子容,后谥敬叔.南宫知与孔仲尼志同合,交往甚密,见孟懿子相邀自然高兴,只是顾虑仲尼在服孝期间拜师恐怕不合礼仪,心里有些犹豫.孟懿子说:”礼在任何时候都是通行的,如果不合礼仪,仲尼自然会告诉我们,我们去和他见见面也是好的.”于是二人从曲阜来到陬邑防,山.仲尼见到他们后,以丧礼迎接,让入墓庐中,三人坐定.

    南宫说:”令堂仙逝数月,我等前来看望你,希望节哀,以免令堂挂念!”

    仲尼说:”谢谢二位!”

    懿子说:”我们这次前来,不知是否合乎礼仪?”

    仲尼说:”人情尚在,当合礼仪.”

    南宫说:”此次前来,一来看望你,二来遵家父遗训,向先生请教礼仪,望不吝赐教.

    懿子接着说:”你我都在服丧期间,来学礼,不知是否合礼?”

    仲尼说:”守孝,本身就是遵礼,议论礼也是尊礼,没有关系的.”

    懿子于是向仲尼请教:”何谓礼?”

    仲尼回答:”所谓礼,就是把人的’情’和’义’充分展示出来.情,就是喜,怒,哀,惧,爱,恶,欲七种还必须感;义,就是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柔,长惠,幼顺,君仁,臣忠.讲信修睦,就是情义,这些离开了礼都不能实现.’

    懿子又问:”礼,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仲尼说:”在人的生活中无不体现着礼.所谓的六礼,七教,八政,都是礼.六礼,即冠礼,婚礼,丧礼,祭礼,乡饮酒礼,士相见礼;七教,包括父子,兄弟,夫妇,君臣,长幼,朋友,宾客的人际关系;八政,包括饮食习惯,衣服制度,技艺标准,器具品类,度,量,数目,规格等.”

    春秋时期礼的形式很繁琐,但关于礼的内容与精神,仲尼最后总结道:”礼有大,有小,有明显,有隐微.所以’大’礼有三百,’小’礼有三千,但有一个基本的目的就是合乎人情.发乎情,止乎礼,就像进入房屋没有不从门口进入的一样.”三人墓庐谈礼,不知不觉已过数日.在那样荒凉孤苦的日子里,与良朋灯下夜话,关怀时局的变迁和鲁国的前途,也是仲尼不幸中有幸,思亲之痛,暂时得到了缓解.

    南宫适

    姓南宫,名适,字子容,后谥敬叔.孔子弟子,品德高尚,世清不废,世浊不污,孔子把侄女嫁给了他.

    梁公林是为纪念孔子之父叔梁纥而建的林墓,在曲阜城东十五公里,防山之阳.梁公林又称”启圣王林”,为孔子父母合葬之处,其兄孟皮亦葬于此.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