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初见赵长风(上)


本站公告

    “呵呵,是啊,咱们河北是该有支球队了,这回体育局不是也开口了吗,只要进了前四就组建职业球队吗?”

    “前四那么好进吗,这可不比U19,来的队伍肯定都是最优秀的适龄球员组成的。再说了,我前面好不容易带出来的队伍一下被人挖走一半主力,尤其是中场,更是被人掏空了。为了补齐空缺,我soudu.org又一个一个的在各个足球学校里去找,等人找齐了,十运会也剩仨月要开了,这批球员能在这仨月磨合到一起我都谢天谢地了。”

    看到刘森有些愤怒,程伟民赶紧转移了话题“对了,你老说哪个叫赵长风的孩子能成为中国的罗什么迪尼奥,我跟你去看了两次,球踢的好不好我说不准,不过到是个练短跑的料啊。”

    “老程,你可是三句不离本行啊,别忘了现在你可是足球队的领队啊,还老惦记着你田径上那点事。不过,老程,你可提醒了我,长风这孩子要是用好了,再加上咱们从东能花一百万租借的六个球员,哼,”说到这,刘森又重重的哼了一声才接着说:“还有郎海,周明他们,进前四不好说,但前八还是能拼一拼的。”

    “赵长风真那么厉害?”

    “是啊,我第一次看到他打比赛,就是跟东能青年队打的,虽然他只上了二十多分钟,单就是这二十多分钟的表演,所带给我的感受只能用两个字形容。”

    “那两个字。”

    “惊艳。”

    “惊艳?”

    “对,就是惊艳。”

    随着这两个字说出口,刘森的思绪又漂回到哪个春风和煦的下午,漂回到哪个令他惊艳的少年身边。

    那次是刘森去看望在山东东能青年队当教练的老队友陈刚,却正赶上老友在带队打比赛。陈刚看到刘森来了,把指挥权交给助理教练,然后把刘森拉到教练席上聊了起来。

    “你还在河北队当教练那,别在那干了,来我们山东吧,我可是听说啦,你好不容易攒的家底儿都快给人掏光了啊。”刚坐下,陈刚就开始蹿掇刘森辞职。

    虽然知道老友是好意,可是这话听着实在不舒服,刘森皱了皱眉头,并没有回答陈刚的话,而是指了指场上,问道:“跟那儿打比赛呢,你不去指挥,一会儿输了怎么办。”

    陈刚转头看了看场上,漫不经心的回答到:“也是你们河北的球队,一个叫新星的小足球学校的青年队。”

    听到是河北的球队,正为球队缺人犯愁的刘森也顾不上和陈刚聊天了,赶紧把注意力放到场上,希望能发现几个好球员。

    陈刚一看刘森把精神全放在球场上了,哪还不知道自己这位老朋友在想什么。

    “别看了,这样的小学校能有什么好球员。”

    “看不起人家还跟人比赛?”刘森头也不回的问道。

    “还不是因为海涛刚刚伤愈,为了给他找找状态才跟这样的弱队打场比赛的。不然谁理会他们的练习赛要求啊。”

    “海涛,周海涛?”

    “对,就是他。”说完陈刚指了指那个在场上穿着19号橘红队服的身影。

    顺着陈刚手指的方向,刘森果然看到了周海涛,看到了那个目前在东能,甚至是在中国都可以称的上是炙手可热的超级新星,十七岁进入东能一线队,并在东能客场挑战沈阳云达的比赛中攻入自己第一个甲A进球,帮助球队成功逆转。十八岁成功入选国家队,成为中国队历史上最年轻的国脚。十九岁带领中青队夺得亚青赛亚军。多少次刘森曾经梦想自己的河北队中也能有如此天才,可惜,梦想终归只是梦想。

    刘森看了看表,比赛还有二十多分钟就要结束了,再看了看那支被东能青年队打的抬不起头来的河北球队。叹了口气,放弃了对那支叫新星的河北球队的关注,将自己的注意力放到了周海涛的身上。以至于他并没有看到新星队的换人。趁着球出界的机会,17号上,3号下。新星队换上一名中场,换下一名后卫,东能青年军对新星队的死死压制终于让对方主教练忍无可忍,与其屈辱死去,不如放手一博。

    而刘森跟陈刚都在观察着周海涛的表现,谁都没发现对方已经换了人,改变了战术。东能发出界外球,接球的东能队员在对方的逼抢下将球护住,抬头看了看场上的形式,发现周海涛身边无人盯防,就把球传给了队长。周海涛接到球后,依靠自己强壮的身体和速度,硬生生挤开两名新星队员的防守,强行突破到对方禁区前沿,抡起右腿,就要施展自己的远射绝技。

    场下的刘森和陈刚看到周海涛的精彩表现,张嘴就要叫好,不过所有人都没注意的是,在周海涛强行挤开两名新星队员的防守后,那名刚上场的17号就开始回追,在17号刚刚启动的时候,还距离周海涛有十几米的距离。可等周海涛要射门的时候,那名17号球员就已经完全追上了周海涛。将近15米的距离,不到两秒钟的时间,好可怕的速度。

    所以在周海涛起脚远射以后,听到的并不是以往那种抽中皮球的脆响,而是很沉闷的‘扑’的一声,紧接着脚下感觉一股大力传来,一个踉跄,皮球居然被人断走了。看到自己全力的射门被人硬挡了下来,周海涛大吃一惊,心想,这人好大的力量。幸亏他是背对着对方,并没有看到对方是在不到两秒的时间追赶了自己将_4460.htm近15米,然后再出脚把球断了下来。不然,就不是简间单单的大吃一惊了。

    旁边教练席上的刘森和陈刚的‘好’字还没喊出口,就看到了这令他们震惊的一幕,那个好字又被硬生生的噎了回去。张着大嘴,楞楞的看着那个新星队的17号。半天没反应过来。

    林白是一名山东大学新闻系的应届大学生,虽然他本身是个河北人,可是由于河北没有球队,而他又在山东上了4年大学,所以理所当然的就成了山东东能的忠实球迷。本来今天他在《黑白色》足球报社实习,正好报社得到消息,周海涛伤愈,下午要参加一场练习赛找找状态,虽然只是场练习赛,但是有周海涛参加就不同了。于是报社决定派人去跟踪采访下,看看周海涛的伤势恢复的如何了。林白一听,自告奋勇的接了这个任务。看林白这么积极,那些久战沙场的老记们都没跟他争,毕竟这不算是什么大新闻。只是简单的记录下周海涛的恢复情况,状态如何等等。没什么让人兴奋的惊爆点。他们可不愿意一下午去看一场无聊的练习赛,要是周海涛腿断了或者打人了,他们到是愿意去采访采访,现在吗,机会让给菜鸟吧,就当锻炼新人了。

    林白可不管大新闻小新闻,他来的目的就是为了近距离看自己偶像周海涛踢球。结果,记录没做多少,照片到拍了不少,而当他拿出自己攒钱买的哪个二手小DV,想要录下周海涛刚才那精彩的过人和漂亮的射门时,却发现录下的镜头是很精彩,只不过精彩的不是他要录的周海涛,而是那个回追后漂亮断球的17号。林白满脸惊诧的看着自己DV里录下的画面,“好快,好快。。。”嘴里不停的重复这两个字。

    “今天没白来啊。”清醒过来以后,出于一个新闻工作者和球迷的直觉,林白马上把今天的目标转移到了哪个刚上场的17号身上。

    刘森在楞了一下后,马上反应过来,问陈刚:“这17号是不是刚换上来的啊,你听见他叫什么了吗?”“是啊,我也很惊讶。”陈刚木木的回答了一句,看老朋友答非所问,貌似还没回过神来,刘森转头又去问旁边的助理教练,没成想却看到哪个中年男人嘴里念叨着:“十五,六米的距离,怎么一下就追上了啊,十五,六米啊。。。。。。”这位看样也没清醒。

    实在没人可问了,刘森只能看了看那边的教练席,心想,看来只能等比赛结束再去那边问问了,现在还是安心看比赛吧。由于发现了一个不错的球员,刘森的心情又好了起来,重新把注意里放在了球场上,放在了哪个让他吃了一惊的17号身上。期盼着接下来的时间里对方能再给自己惊喜。

    本书故事,人物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