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回 落花


本站公告

    说完,季安国就往外走,却又眼巴巴地看着桌子上那个包袱,好像也想看看里面是什么。唐伯虎怕他看到眼睛里拔不出来,赶紧道:“一定是沈周老师给我们布置作业呢,是我们自己的小诗文,拿不出手的。”

    季安国“哦”了一声,也听出唐伯虎不愿意给他看了,便点头道:“好好,那我就告辞,改日唐兄再有空,我再来拜访。”

    送走季安国,唐伯虎长长地出了口气,回来就看那包袱。小书童说:“社长,沈老师说了,要坐等你的回话。”

    唐伯虎点头,解开包袱,露出的竟然是一个大画轴。他叫唐庆和小书童一起,把画轴拉开,吃惊地张大了嘴巴。这是沈周老师画的一张画啊,只见一条小河在左边蜿蜒而过,右边怪石嶙峋,石头间还有座小桥。石头上,几株大树拔地而起,荫荫浓绿,显然是初夏季节。水边,一个老人拄着竹竿,眺望远处的高山。画上题着两行字:山空无人,水流花谢。

    唐伯虎看了,忍不住称好。为什么啊?因为整张画上没有画一朵花,没有画一个花瓣,却把落花流水的意境,表达得相当透彻。这张《落花诗意图》,把唐伯虎看得发呆,画本来是摹物的,但物也可以在画外,这又是一个画画的新方法。

    唐伯虎呆了半晌,问小书童:“沈老师要我什么回话啊?”

    小书童道:“在包袱里,还有一个信封。”

    唐伯虎这才发现,沈老师还来了封信呢。赶紧拆了信看,却原来是一首诗:

    夕阳无赖小桥西,春事阑珊意亦迷。

    锦里门前溪好浣,黄陵庙里鸟还啼。

    焚追螺甲教香史,煎带牛酥嘱膳娱。

    万宝千钿真可惜,归来真欲满筐携。

    这首诗的标题是《落花诗》,写的是春尽夏来,夕阳西下,大家吃着香螺,兴致盎然,真想把那些螺壳,一筐一筐带回家里去。

    沈老师的意思很明显,要回话,就是要唐伯虎也做同题的诗,交小书童带回去。

    小书童在旁边说:“沈周老师说了,他只是开个头,他要唐先生做两首,一首他自己留着,还要回复,另一首交给别人。这样再让别人做同题诗,落花诗就会越传越多,活动也就搞起来了。诗社么,要做活动就要有规模。”

    唐伯虎一听就明白了,这是个类似击鼓传花的游戏,一首变两首,两首变四首,越来越多。难得沈爷爷这么大岁数了,还能想出这么有趣的主意来。便叫唐庆拿来纸笔,写了两首和诗。第一首是:

    今朝春比昨朝春,北阮翻成南阮贫。

    借问牧童应没酒,试尝梅子又生仁。

    六如偈送钱塘妾,八斗才逢洛水神。

    多少好花空落尽,不曾遇着赏花人。

    这一首诗,先说季节的变化。当年阮籍等人住在路南,称作南阮,阮家其他人住在路北,称作北阮。阮家有钱,晒出的衣服都是绫罗绸缎的,而阮籍偏偏晒他的破衣服。所以北阮的意思就是有钱人,南阮的意思就是穷人。大概的意思,就是说春天将尽,富贵的季节要变成贫穷的季节。酒已经喝完,就连梅子,都长出核了。

    下面几句,则是说知音难觅。苏东坡在钱塘遇到美女王朝云,带她去惠州,请她写出六如偈,为她建六如亭,是段奇缘。曹子建才高八斗,能见到洛神,也是千古佳话。只是除此之外,有多少好花落去,一生都不曾遇到赏识自己的人呢?

    这首诗写着写着,就有些伤感了。唐伯虎伤感的情绪一起来,便收不住,继续写道:

    夕阳芳草笛悠悠,春事惊看又转头。

    淅沥风光摇草树,骖?时节逐川流。

    临阶忍数脂千斤,绕树空烦绣半钩。

    九十繁华梭脱手,多情又作一番愁。

    这首诗里,骖?是指相随的马匹,前两句大致是季节相随,时光如梭,春意已去。后两句则说,织娘的梭子脱手,这才有了一地落花,多情最终还是化成一腔哀愁。

    两首诗写完,晾干了墨迹,交给小书童,道:“那我就等着沈老师的音讯了。”

    小书童连连点头,笑道:“唐社长,您等着,估计不久就有新诗传回来了。”

    他拿了诗,转身就要走,唐伯虎突然叫住他:“等等,等等。你这孩子,我怎么以前在沈爷爷家里没见过啊,你叫什么名字?”

    小书童站住,朗声回答道:“唐社长,我叫仇英,字实甫。我家是刚搬来_38605.html苏州的,父亲送我到沈爷爷那里学画,所以以前你没有见过我。”

    唐伯虎看这小孩伶俐可爱,就又多问了一句:“你家也是读书人么?”

    仇英摇摇头:“我家是工匠,给人做油漆活的。有钱人家盖了新房子,栋梁上需要画彩绘,也找我家去画。我爹就是为了让我的画再好些,才让我去拜沈老师学画的。”

    唐伯虎乐了。他知道沈爷爷收徒弟特立独行,从来不看出身,就看这孩子有没有造就的可能。自己家是开饭馆的,仇英家是做工匠的,沈爷爷都收了。要是换了达官贵人家的孩子,他还未必要呢。

    这么一想,就格外喜欢这个小孩。便说:“那你以后常来我这里来玩吧。沈爷爷年纪大了,不敢总请他,你就代表他来吧。”

    仇英点点头说:“我当然想啦,但得问问沈爷爷同意不同意。”说着笑笑,一溜烟跑了出去。

    唐伯虎看着他背影消失,嘴里啧啧有声,道:“沈爷爷的眼睛,那真是管用啊,一眼就能看见好苗子。”

    唐庆道:“唐先生,你不是说我无法造就吧?”

    唐伯虎看了眼唐庆,说:“我看你不是读书画画的料子,但却是过日子的料子,按自己的路子过吧,什么都不要强求。”

    唐庆吐吐舌头,说:“也是,你和我祝大叔都没看出我是块材料,我也就认了吧。不和你学画了,和你学泡妞睡觉,好不好?”

    唐伯虎道:“好啊。别管什么,学到一手就是有用的,艺不压身么。你的事包在我身上,管教你不出三个月,弄一个老婆到手上。”

    唐庆乐坏了,说:“唐先生你一定要说话算数啊。”

    落花诗回到沈周那里,沈周又开始写下去……一传十十传百的,写落花诗慢慢成了全苏州文人的大游戏,但凡觉得自己有点风雅才华的人,都开始写落花诗了,就连在北京的徐祯卿,都收到了寄来的落花诗。桃花庵的诗社,也大大地出了名。

    话说沈周老师兴致大起,先是做了十首落花诗,结果传出去后被文征明看到了,文征明也来了情绪,写了十首,沈周老师便又写十首……一来二去的,沈老师的落花诗居然做到了三十首。话传到唐伯虎这里,唐伯虎有压力了,也想再做落花诗。做诗是要酝酿情绪的,便叫了唐庆,温了酒,摆了桌,炒了盘新上市的蛤蜊,坐在桃林前,看着那些桃花缤纷而落,沉吟不已,架势搞得还挺足。

    正在哪儿嗯嗯啊啊地拽词儿呢,有人敲门。唐庆出去看,却是祝枝山来了。祝枝山进了院子,站在唐寅身后,也不言语,唐伯虎突然觉出背后有人,回头看,赶紧站起来,说:“胡子,你进来也不说话,吓我一跳。”

    祝枝山摇摇头,笑了笑。唐伯虎拉着祝枝山坐,道:“胡子,你来得正好,酒菜都是齐的,咱们先喝两杯啊。”

    祝枝山便坐下,拿起酒杯,仰脖就喝,一杯连着一杯。唐伯虎顿时狐疑起来,胡子这是怎么了?不言不语地喝上闷酒了中 文首发?这不是他的风格啊,心里琢磨,一定是出什么事了。

    唐伯虎就问:“胡子,你怎么了,是和嫂子吵架了?还是哪个相好的姑娘抛弃你了?”

    祝枝山这才说了句:“都不是。”说完眼圈就红了。

    唐伯虎心里咯噔一下,胡子这口气不对啊。一股不祥的预感从心里升上来。忙问:“胡子,到底出什么事了?”

    祝枝山从怀里掏出张纸来,递给唐伯虎。

    唐伯虎打开看,竟然是首落花诗:

    青枝参差露华?,落花辞春不能泣。

    芳闺年少对踌躇,有情无言空怏悒。

    落花含羞拟谢问,颜色与卿不相及。

    江上横波暮转深,江干燕泥生紫?。

    前程零落不可保,多谢娇痴薄命人。

    这诗讲的是花落无声不能哭,少年有情不能言。悲悲切切,全然是发自内心的真实感受,唐伯虎觉得,比自己先前写的那两首要好些,看落款,竟然是徐祯卿。唐伯虎道:“小徐也写落花诗了,他人怎么样啊?”

    祝枝山道:“你要有点心理准备,出大事了。”

    唐伯虎那心登时忽悠悠地往下就沉。他抓着祝枝山的手说:“是小徐出什么事了?他又犯什么错了?在国子监还能犯什么错?”

    祝枝山道:“他死了。这诗,成了遗作了。”

    唐伯虎脑子就晕起来,嗡嗡地感觉不对,话好像都不是从自己嘴里说出来的:“怎么会死?他才多大啊?怎么突然就死了?”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