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回 京师


本站公告

    徐经和唐伯虎进了客栈,要了好几间房子,把那些小戏子安顿好了,看看天色尚早,两个人就出来逛京城。从客栈出来,向南走一段路,就是他们即将考试的贡院。既然来考试,当然先要踩点。

    这北京的贡院,和南京的贡院又有所不同。它原本是元朝的礼部衙门改成的考场。天顺年间那把大火,基本给烧毁了。当时有人跟皇上说,这地方死人太多,不吉利了,不如把贡院搬走得了。皇上心说北京寸土寸金的,你搬走了,谁还敢在这儿呆啊?就没答应。于是下旨在原址重建,规模就要比南京大上许多。

    这贡院秋天进行顺天府乡试,开春进行全国的会试。坐北朝南,墙垣巍峨,而且有三层:外棘墙、内棘墙、砖墙,四周还有高大的?望角楼。这贡院一共有三个大门,南边的是正门,东西两侧还各有一个砖门。南边大门外依旧有巨大的影壁,是发榜用的,影壁后面有大门、二门和龙门,俗称“三龙门”。三龙门内,是个高大的牌楼,上面写着大字:天开文运。

    这样的牌坊在东门和西门里也各有一个。东门牌楼写着:名经取士。西门牌楼写着:为国求贤。

    徐经和小唐绕着贡院溜达了一圈,在路边一摊儿上买了张贡院的图纸,仔细看了。这才看到贡院三重门内,是明远楼,楼为三重檐,歇山十字形屋脊,楼下四隅各开券门。至公堂七间,尖山式悬山屋顶,前出抱厦五间,两侧有东、西大库,东、西更道各设木栅,为东、西文场,各有号房五十七排。东文场内有官生号房六十一间,西北隅有小号房四十排。另外还有总裁、副总裁、考试官、御史等官员的公堂、居室、点名厅、守备厅、监试厅及刷印刻字、誊录、受卷、弥封等处所。

    大概数了数,整个贡院里的号棚,有九千余间。有意思的是,都是按照《千字文》命名的,一个号房一个字。唐伯虎就乐了:“这要是文征明来考试就好了,他对《千字文》最熟悉了。”

    查完贡院的地形,两个人就向西走,暮色苍茫,夕阳映照,远远地就看到了巨大的朱红城墙和金黄的琉璃屋顶。烟气蒸腾之中,仿佛仙境一般,真是气势非凡,不怒自威。就算这两个人是天下最满不在乎的家伙,到了这里也不由得肃然起敬,因为那就是皇城。

    这皇城城墙有四五丈高,周边一圈,就有十几里地,南边的正门叫做大明门,左右两个偏门叫做长安左门与长安右门,东西两门,叫做东安门和西安门,北边的后门,叫做厚载门。这一般百姓,也就在皇城外转转,根本就进不去里面。而皇城里面,还有护城河、城墙,叫做宫城,又叫做紫禁城。

    唐伯虎和徐经两个,站在皇城外面大大地叹服了一番,觉得这景象也太不真实了。徐经道:“唐兄啊,你若是会试成功,拿到会元,就能走到这皇城里,面见皇上,参加殿试,被点成状元。这百年罕见的奇迹,就要在你身上发生了。”

    唐伯虎哈哈大笑,说:“别看这皇城高大,我进去也是易如反掌。你等着吧,一个月之内,我就出入自如了。”

    话是这么说,心里却也有些战战兢兢,心说,怪不得人说考上进士,就算跃入龙门了呢,果然是这样,层次不一样了,境界也不一样了,当然眼界也不一样了。站在皋桥,顶多看见的是吴趋里,站在东山,看到的是太湖和苏州,这站在紫禁城,那看到的就是天下了。

    发了一会儿愣,徐经说:“唐兄你饿不饿?咱们吃东西去吧。”

    唐伯虎说:“好好,这再大的雄心壮志,也得吃了再说。”

    刚到北京,小哥俩也不敢造次,没敢往红粉之地钻,只是捡了上好的饭馆进去,点了黄焖鱼翅、鹿茸三珍、金鱼鸭掌、三不粘几个菜,一人又来了一碗清汤燕菜。到底是京城,别看菜不多,钱倒是没少花,因为那鱼翅是吕宋来的,俗称吕宋黄,当时也是希罕物,鹿茸里加的是鱼翅、海参和干贝,那金鱼鸭掌不是一条鱼,而是用鸭掌做鱼尾,大条鳜鱼砸成肉泥,再重新塑成鱼身,发菜做须,豌豆做眼,蒸熟后淋上鸭汤、鸡油而成。三不粘则是用猪油与蛋黄搅拌炒成,绵软可口,不粘盘,不粘勺,不粘牙,所以叫三不沾。至于那碗汤,是雪白的燕窝炖成金黄色的一晚,晶莹剔透。

    吃完饭,两个人便回客栈早早地睡了。舟车劳顿,一夜无话。第二天早早起来,收拾停当,小唐就捡了茶叶、丝绸等几样礼物,带上诗集,去见程敏政。跟徐经一说,徐经道:“久闻这程篁墩先生大名,你要去看他,我也想去。”

    小唐不是没记得临走前曹凤的叮嘱,只是这一路上徐经好吃好喝招待着,不让自己花一分钱,确实是真心要结交自己。他早就把徐经看成好朋友了,好朋友有这么个要求,能不答应么?想都没怎么想,就点了头。心说,徐经见过世面,也并非不知轻重的人,就带他去见见老程,也算让他投在老程门下,这就算是投桃报李么。

    徐经见小唐答应,自然高兴。两个人立马就奔程家来了。

    当时这程敏政的官是礼部右侍郎,主要的工作,是给皇上起草诏书,说白了,就是皇上的大秘书,自然是前途无量的。这次会试,众望所归,和大学士李东阳一起被任命为主考官。当时京城官员中有句顺口溜:“学问渊博程敏政,文章最好李东阳。”他俩负责考试,那是再合适不过的了。所以唐伯虎带徐经去拜门生,简直是给了徐经天大的面子,意味着徐经肯定能考上――主考官的学生都考不上,以后程敏政还好意思混么?

    不过当时,唐伯虎可没想那么多,只是觉得要对得起哥们儿。

    两个人一路打听,找到了程敏政府上。但见门禁森严,有好几十个当兵的把着。小唐和徐经刚往里走了没几步,立刻有人上来挡住,问:“你们干什么的?”

    唐伯虎堆出笑,说:“我们是来找程老师的。”

    当兵的说:“程老师谁都不见。”

    徐经眼色多快啊,上前握了握那当兵的胳膊,一张宝钞就滑了过去。唐伯虎赶紧说:“我是吴县举人唐寅,受梁储梁老师之托,特意来拜见程老师的。”

    当兵的点点头说:“那等着。”扭头进去通报去了。

    唐寅和徐经互相看了一眼,心说,等吧,指不定要等到啥时候去呢。

    万没想到,那当兵的进去没一会儿就跑出来了,满脸是笑说:“二位赶紧进去吧,程大人说了,估计唐寅该到了,正想呢,这就来了。”

    唐寅和徐经跟着当兵的就向里走,进了二重门,就有个眉清目秀的书童拦住。当兵的把他们交给书童,自己便退了出去。书童对唐伯虎他们抱歉说:“这不我家主人当上主考官了么?就派了兵把守。这些当兵的是老粗,不知道礼节的。”

    唐伯虎和徐经,都觉得这程敏政太客气了,心里也不由得紧张,都在猜测他是什么样的人物。

    书童带着他们进了一间大房。虽然外面挺冷,可不知道怎么搞的,大房子里却是温暖如春,仔细看,却也不见炭火之类的东西。书童让他们站在房中等候,就到旁边的小门去通报:“唐寅到了。”

    里面一个很大的声音说:“让他进来。”

    书童犹豫了一下:“他们是两个人。”

    那个声音说:“那就都进来。”

    书童便侧了身,冲唐寅他们说:“你们带的东西就先放下吧,人进去。”

    唐寅和徐经放下礼物,低着头进了那小门,进去后连头都没敢抬,只是说:“吴县举人唐寅,江阴县举人徐经,拜见程老师。”

    那声音又响了起来:“墙边有椅子,你们俩坐下,别客气了。老夫我身有微恙,没法穿衣服,你们俩别往心里去啊。”

    说着就哈哈大笑起来,听得出是很高兴。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