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回 经纪


本站公告

    回到家里,看见唐申和小姚姑娘两个人,正吃力地在屋子中搬摆家具。看见唐伯虎回来,显然有点吃惊。唐申觉得,哥哥怎么也应该在外面疯到正月十五以后吧?怎么初一晚上就回来了?叫了声“哥”,就张罗着去泡茶。

    唐伯虎说:“算了算了,怎么我回家了,就跟个客人似的了。”说完他看看这屋内的摆设,虽然不新,但却干干净净,非常利落。他对唐申和小姚姑娘说:“这些日子,辛苦你们了。想来这个饭馆,以后还是要火的。”

    唐申汇报说:“哥,初六以后,人就渐渐回来了,我想去雇帮手和厨子,咱们正月十五,就把饭馆开张怎么样?”

    唐伯虎笑笑说:“随你。这些事情我完全外行,也不上心,全听你的。就是有什么让我帮忙的,只管开口就是了,兄弟之间,别那么客气。”

    唐申一个劲儿点头。他倒也不是客气,就是觉得要让哥哥从自己房子里搬出来,挺过意不去的。

    没想到唐伯虎说:“我今天晚上就睡到父母屋子里去,明天开始,我就把我的书啊纸啊的都挪过来。那屋子腾出来给你换本钱,我呢――大家都说我了,我也该收心,好好读书了。”

    唐申笑了,觉得自己这哥哥还是真明白的。

    唐伯虎进了父母房间,看到这屋子,也被精心收拾过。父母和小徐妹妹以及小婴儿的牌位还摆在桌子上,擦得一尘不染。唐伯虎关好门,跪在牌位前,咚咚咚地磕了几个响头。

    第二天早晨唐申给他送早饭的时候,看见牌位后面的墙上,已经多了一张纸,上面是一首诗:

    夜来倚枕细思量,独卧残灯漏转长;深虑鬓毛随世白,不知腰带几时黄。

    人言死后还三跳,我要生前做一场;名不显时心不朽,再挑灯火看文章。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小唐宅在家中,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偶尔出门,也就是到府学去听听讲座辅导,直去直回,谁都不理。把自己一个人关在屋子里,时间也就过得快了,往往早晨起来,读书写字,还没怎么样呢,天就已经黄昏,感觉晨昏交错,寒来暑往,都是一瞬间的事情。他那几个好朋友,也知道他在独自发狠,不轻易来找他。张灵要是没酒喝了,一般都是唐申接待,和他喝两杯,想见唐伯虎,那是万万不可能的了。

    祝枝山来找唐伯虎,一般都是好事,比如背一口袋,口袋里全是字画,这字画么,那都是祝枝山啊、杨循吉啊,包括徐祯卿他们画的,拿到小唐家里来,是找唐伯虎盖章的,盖了章就好卖。这些事情,也一并由唐申处理。唐申是个会算计的小伙子,知道哥哥以后要用钱,所以卖画的收入,除了给大伙分一部分外,大多数都替唐伯虎存起来,心说谁知道哪一天哥哥还要娶媳妇呢?

    就这样,小唐虽然没怎么动笔,但品牌却给做出来了。这几个枪手哪个比小唐水平弱啊?越画越成气候,大家都纷纷把买小唐的画当成时尚了。猜猜这里面最积极的是谁?竟然是周臣周老师,他发现这是个费力小来钱快的差使,一个劲儿地猛画,老师打着学生的招牌卖画,这也算古往今来的创举了。

    当然,这个小作坊工作室的领导竟然是徐祯卿,祝枝山也就是个跑腿儿的。

    所有这些人里面,不参加活动的,就文征明一个人。小文觉得枪手这事儿太不靠谱,有点骗人,再说自己也不靠卖画活着,想画了再画么,不想画为了钱硬要画,那叫什么事儿啊,能出好作品么?他不参加,也没人勉强他,毕竟这是个生意,人各有志么。不过小文无意间也干了件给唐伯虎抬轿子的事情,因为沈老师把那枚印章给他刻好了,篆书,写着“惟庚寅吾以降”。小文喜欢得不得了,每画一张画,都要盖这个印章。结果呢?有画流传出去了,那帮卖画的商人哪有文化啊?看着这印,全然不知道这是屈原《离骚》里的话,还把“惟庚寅吾以降”认成了“惟唐寅吾以降”。这话怎么解释呢?那就是文征明谁都不服,就服唐寅的意思。

    这样一来,唐伯虎的画就更加名头响亮了。小唐又轻易不露面,更增加了文艺作品的神秘感。他一个人躲在屋子里读书,压根儿不知道自己有多红,而外面的人呢,也根本就不知道,这些画并不是他亲笔画的。

    最牛的故事是祝枝山编的。有一天祝枝山拿了个扇面,晃啊晃的,和杨循吉一干人走在街上,溜达着到了皋桥上。那扇子上画着三只大虾,活灵活现,当即就有人问祝枝山买。祝枝山摇头不答应,说这是唐伯虎画的,小唐最近学习,画本来就少,再加上他从来不画虾,这有虾的扇面,只有一个,当然是不肯卖的。

    越这么说话,人家就越要买,两边就开始争执了。任凭那人出到多少钱,祝枝山就是不松口,结果围上来看热闹的人越来越多。这杨循吉呢?就在旁边假装说合,说看人家那么有诚意,就卖了得了。谁知道祝枝山牛脾气犯了,说:“就不卖,难道还能明抢不成?”

    那想买扇子的人也生气了,问祝枝山:“你怎么说话呢?谁说抢了?我这不是跟你讲价钱呢?你要多少钱,我翻倍给你还不行?”

    祝枝山“嘿嘿”地乐,说:“好东西么,见到识货的,一个铜板不要。见着不识货的,多少钱都不给。就冲你这样的,动不动就拿钱说事儿的,我最烦了,好像你多趁钱似的。你钱再多,去买那真虾去,这画的虾我不给。”

    说着就把那扇子往皋桥底下一丢,扔水里去了。这下炸了营了,看热闹的的男男女女拼了命地往河里挤,要去捞那扇子。结果那扇子被一小孩给捞上来了,对着太阳打开一看……虾没了,光剩下白纸了。

    小孩就大喊:“完了完了,虾见了水活了,都游走了。”

    这小孩谁啊?徐祯卿啊。白纸扇子一直在袖口里拢着呢,画虾的扇子,被他一脚踩到烂泥里去了。

    这一来,小唐的名声大噪,都说他能把虾画活了,这还了得?来买画的人络绎不绝。

    啥叫炒作啊?这就叫炒作。稀里糊涂的,唐申给唐伯虎的小金库里,还真没少存钱,那宝钞厚厚一沓。他还专门拿了个小本,给求画的人登记预约:张大婶要求吕洞宾画像一幅、李大爷想要送子观音、胡阿姨要财神像、赵秀才要诸葛亮借东风……乱七八糟,不一而足,祝枝山送了画来,就把小本拿回去,让大家照着订货单赶活。

    在这群人里面,最可怜的,就要数王翘姑娘了,对唐伯虎是朝思暮想,可就是不见他再来了。找祝胡子一打听,知道小唐在家闭门不出,苦苦读书呢,这才心下稍安。想想他用功是对的,只好等他功成名就的那天了。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