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回 梁储


本站公告

    那祝枝山看唐伯虎跃跃欲试的样子,拍拍他肩膀说:“现在我可不敢……等你考上功名吧。这要让你爸爸妈妈知道了,还不把我生吞了啊。我跟你说,人生有两条路,一条是青云直上干事业,比较辛苦,但有成就感啊?还有一种就是像我,啥也不图,就图个乐。总之,走哪条路都要走好,最惨的就是半道改路子,那耽误多少时间啊?”

    说到时间,祝枝山看天色:“得了,不跟你贫了,我得赴约会去了。”说罢夹着画,顺着小路溜了。

    他这边刚走,那边沈爷爷就叫:“唐寅祝允明,你们都过来。”

    唐伯虎使劲晃晃脑袋,把自己从想入非非中拽出来,然后忙不迭跑到沈爷爷屋子里,看到文征明已经在那了。沈爷爷身边,还坐着一个中年男人,此人方头方脑,一看就是个当官的样子,胡子啊衣服啊梳理得非常讲究,正在低着头看文征明写大字。

    一看见小唐,沈爷爷就问:“祝枝山哪儿去了?”

    “老师……他家里有点事情,说是先走了。”唐伯虎替祝枝山遮掩。

    沈周一听,叹了口气,说:“那他是没缘分。来,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司经洗马梁老师。”

    唐伯虎愣在那里,没明白什么叫“司经洗马”。沈周想了想说:“就这么说吧,梁老师才学盖世,皇帝把他叫去南京,负责研究和编辑各种历史书籍。梁老师可是中过会元的,是你追赶的榜样。”

    这么一说就懂了,唐伯虎赶紧向梁老师鞠躬行礼。梁老师也站起来说:“哪里哪里啊,鄙人也是学识浅薄的……沈老师说的太客气了。”他又转向唐伯虎:“我叫梁储,字书厚。沈老师说你学问很好的啦,我真的要见识见识……哎呀,果然是眉目疏朗,俊秀少年。”

    这梁储说话一口的广东腔,唐伯虎听着十分有趣,有心想逗他多说,就问:“梁老师,你是怎么考中会元的?”

    “完全是侥幸。”梁储说,“不过书是一定要多读的了,不然就是考上会元,也不能胜任工作的。”

    “梁老师是天才。”沈周说,“梁老师六岁的时候摔了一跤,他爸爸抱他起来,怕他哭,就说了句‘跌倒小书生’,梁老师随口就答道‘扶起大学士’,不仅是天才,而且很有志向。”

    梁储是广东人,的确是很有才华的家伙。成化十四年参加会试一举夺魁,成为会元,要不是因为长的个子矮点舌头大点,没准就点成状元了,但即便长相有点难看,还是被点了庶吉士,一直在北京呆着做小官。后来弘治皇帝见着梁储,大为喜欢,不仅让他陪太子读书,还把他的官一下子升成翰林学士,这下他小时候的志向还真实现了。干脆就把他派到南京去修经史,任务是搜集资料编一本《明会典》。这一方面是让他好好做学问,另一方面的意思,书编成了,就算有功劳了,以后还要重用。

    这次来南京,梁储当然不会放过结交江南才子的机会,特意跑到吴县,向沈爷爷求画来了。

    沈周是聪明人啊,知道此人前途不可限量,而且人在南京,说不准以后就能帮上自己学生什么忙,所以就有意无意地结交,不仅画了画送给梁储,还知道梁储低调,喜欢别人叫他“司经洗马”,那是他当的第一个官。

    寒暄了半晌,沈爷爷说:“你写的那些诗呢?写出来让梁老师指点指点。”

    唐伯虎人小鬼大,看见这位梁老师是做官的,当然不敢把平时那些游戏之作拿出来,他想了想,居然在纸上写了首特主旋律的诗:

    侠客重功名,西业请专征;惯战弓刀捷,酬知性命轻。

    沈爷爷一看就皱起眉头,这不是唐伯虎的风格啊。知道这小子以前背了不少边塞诗,这完全是因袭前人的感觉,一点都不真实。

    没想到梁储却十分喜欢,拿着那首诗反复念了两遍,不住地点头:“很好很好,有尚武之风,还有鸿鹄之志。这么小的孩子能写出这样的诗来,比我有才啊。”

    沈周“哼”了一声,说:“到梁老师这儿什么都成好的了。”

    “小孩子应该多鼓励嘛。”梁储摇头晃脑,显然是真心喜欢。沈周想,得,这俩好到一块去了,这小唐的运气还真不错。

    旁边的文征明字早写完了,袖手站着,看梁储一个劲儿地夸唐伯虎,心里的自卑劲儿就上来了,脑袋越来越低。

    唐伯虎也有点羞愧。刚才和和祝枝山讨论找女人呢,转眼又“侠客重功名”了,也的确是太装了点。可这不也是没办法么?那要参加考试去写作文,也不能由着自己的性子来,装一装很有必要。

    沈周看见文征明受冷落,就拿起他的字,看起来。要说那字,的确不好看,沈周偏偏看得津津有味。

    梁储凑过去,也看了一眼,笑了:“这个字……也不错啊。”

    沈爷爷看他说得勉强,就跟了一句:“梁老师觉得哪儿不错?”

    梁储想半天,终于想出了一个优点:“虽然间架结构还不好,但是长撇大捺,说明这孩子有气质。气质可不是教得来的。”

    “没错。”沈周点头道,“这孩子虽然笨,但性格随我!”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