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 披荆斩棘


本站公告

    十七披荆斩棘

  话说杜司令决心跟共产党走,接受了新四军的收编,考虑杜司令部队的实际情况,把部队改编为新四军独立大队,杜司令任大队长,金砂任指导员,在根据地进行学习和军事训练,金砂年轻主要负责军事训练,别看金砂,文质彬彬的样子,可打起小日本来一点也不含糊,军事素质不比别人差,当时在部队,有文化的人不多,像金砂这样年轻、有文化、有理想、又有抱负的人就更少了,所以金砂在部队就成了宝贝,很受欢迎,自然而然也就成了重点培养的对象,首先在政治上进行培养,以提高政治觉悟,在军事上进行培养以提高军事素质,再经过实战的考验金砂已成为政治上坚定,军事上过硬的我军年轻的指战员了。在杜队长和金指导员的精心操劳之下,部队的政治思想觉悟很快得到提高,战士们知道了,为什么打仗?为谁去打仗,心里有了谱了,他们知道我们打仗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广大劳苦大众,为了我们的国家和民族生存!是在为人民打天下,为我们的子孙后代过上好日了,所以士气高昂,军事素质也显著提高,俨然已成为一枝政治上过得硬,军事素质高,严守纪律,勇猛作战的人民军队了。

  新四军就要挺进苏北开辟抗日根据地了,大队接到命令北上抗日,在管文蔚、叶飞率领下渡江北上。

  抗日战争时期,苏北一带形势错综复杂,多种力量并存。除我党的力量外,第一种力量是日伪军,占据着沿江运河的重要城镇和主要交通线。第二种力量是江苏省主席兼鲁苏皖战区副总司令韩德勤,拥兵7万,盘踞在兴化、盐城一带,是十足的反共顽固派。第三种力量是驻扎泰州的鲁苏皖边区游击指挥部,正副总指挥李明扬、李长江(人称“二李”),总兵力约2万人,泰州、泰兴、江都一带是他们的防区,是苏北有影响的地方实力派,也是政治军事上的“中间派”、“摇摆派”,同样也是新四军可以争取的“中间势力”。

  陈毅司令员在认真分析形势的基础上,提出了“击敌、联李、孤韩,而重点在联李”的开辟苏北根据地战略方针。“击敌”,即坚决、彻底打击日伪军;“联李”,即争取团结“二李”抗日,联合他们结成抗日统一战线;“孤韩”,即孤立顽固派韩德勤,使之处于孤立无援境地。

  1939年初,新四军挺纵三支队渡江北上到达苏中腹地江都,忠实执行党的战略方针。新四军在江都不仅站稳了脚跟,创建了苏北抗日的桥头阵地,自身力量也得到很大发展,很快形成一支数千人的正规部队。

  1940年5月,驻扎在江都吴家桥地区的新四军挺进纵队遭到日伪军1000余人的突然袭击,挺纵官兵奋勇阻击一昼夜,给敌以重创后,转移到通扬运河以北江都县的郭村休整。

  此时,顽固派江苏省主席韩德勤,挑唆鲁苏皖边区游击指挥部正副总指挥李明扬、李长江制造摩擦,5月27日,李长江接到韩德勤进攻郭村的命令,作出进攻新四军的军事部署,郭村一带剑拔弩张,战事一触即发。当时驻扎郭村的新四军不足2000人,尚不知国民党顽固派会不顾民族大义,公然挑起内战!情况十分紧急。在这关键时刻,插在敌人心脏的“尖刀”中共地下党员如凌发挥了重要作用!

  6月27日,如凌与往常一样,以记者身份到处采访,在泰州城里转了一圈,惊讶地发现,眼前的军情和往日大不相同,部队提前发了军饷,士兵们都打好了背包,像是有重大军事行动一样。她赶紧到处打听情况,经证实“二李”的部队即将开拔。此时已是下午四点多钟,情况紧急,必须将这一重要情报立即送到郭村的新四军!而当时周围到处都驻扎着李长江的部队,通往郭村的大路都已封锁,岗哨盘查很严,已很难通行。如凌决定走小路去郭村,她巧妙地躲过敌人的岗哨,沿着弯弯曲曲的田间小路朝前走,一会儿一条小河挡住了去路,河上有座小桥,但已被敌人封锁无法通过了。不时还有巡逻队到处乱走,附近又响起了枪声,如凌赶紧钻进河边的芦苇丛中,准备涉水过河。如凌水性不好,只是在泰兴时听说洗钵池水有仙气,在里边洗澡会得到菩萨保佑,所以在里边学着“扑腾”了几下子,可要游这条河,心里没底啊,如凌的心咚咚直跳!可使命在身,身不由已啊,不容多想,如凌闭着眼睛跳入水中,两手拼命划着,说也奇怪,如凌过水,拼的是一股勇气,是一种信念,可如凌在水中好像感觉到有一只手在下面托着一样!虽然喝了几口水,但还是游过去了,如凌心想就我这水性,能游过这条河,真是菩萨显灵啊!天佑好人,天佑我新四军啊!也有人说:“当如凌下水后,正好伏虎禅师骑着一头猛虎驾云从此经过,看到如凌下水,已知其就里,就用手当扇子煽了几下,就是煽的这阵风把如凌带过了河!”其实是如凌凭着勇敢和牺牲精神才能游过这河的啊!

  如凌一刻也不敢停留,拼命地往前走,又不知道喝了多少水,接连趟过七条大小河流,夜已很深了,如凌又冷又饿,加上体力严重透支,又浑身湿透,如凌晕倒在路边,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如凌惊醒,睁开眼一看,只见一位老大娘在给她喂热水呢,原来是这老大娘见到一位姑娘晕在路边,就把她背回了家喂热水热汤,终于把如凌喂醒了,如凌挣扎着爬了起来,谢绝了老大娘的好意,向大娘问了路后继续向前,终于赶在敌人前面把消息报告给了新四军!其时如凌几乎瘫倒在地。

  叶飞等新四军领导听了如凌的汇报,时针已经指向12点了,当即命令部队提前开饭,做好作战准备,凌晨4点钟前全部进入防御阵地,随时痛击来犯之敌。果然,6月28日拂晓,密集的枪炮声响彻郭村上空,李长江部队向郭村发起了全面进攻。国民党鲁苏皖边区游击总指挥李明扬、副总指挥李长江部13个团突然从四面包围郭村,对新四军发动进攻。新四军被迫自卫还击。当时驻郭村的只有挺进纵队机关和教导队,第1团和第4团各1个营,与国民党军兵力悬殊。在人民群众支援下,整整坚守了一天。夜晚挺进纵队1个营和杜斌、金砂的独立大队组成小部队进行反击,将国民党军逐出数里之外。

  当郭村群众得知部队急需竹签时,连夜砍竹子,削竹片,做成中间粗、两头尖的竹签,数百户家庭半天不到做好了3万多根富于“战斗力”的尖利竹签,随即迅速运往部队。当晚,军民齐动手,在前沿阵地大摆“竹签阵”,第二天清晨敌军进攻时,被戳得脚破血流,一时传为佳话。

  6月29日,李长江向其进攻部队许愿:“打下郭村,放假三天”。这个命令激起郭村人民的极大愤怒,放三天干什么!还不是来坑害咱老百姓!不能让他们的阴谋得逞,乡亲们冒着敌人的炮火直接支援子弟兵战斗。许多年轻人干脆跑到战场,与战士们一起作战。战斗最紧急的时候,陶勇同志率领新四军苏皖支队从安徽天长一带飞奔赶到驰援!

  30日,新四军两个营向扬(州)泰(州)线出击,占领重要据点宜陵,歼其3个团。

  7月1日,在中共地方组织领导下,鲁苏皖边区游击军第3纵队第8支队(团)陈玉生部和第2纵队第2支队第5大队(营)王澄部举行战场起义。

  7月2日,国民党军集中所有兵力和火器向郭村进攻,以整团整营兵力冲锋。防守郭村的新四军顽强反击,又被事先埋伏在敌人后侧的杜斌和金砂的独立大队在屁股后边一顿很揍,直打得敌人鬼哭狼豪、到处乱窜!至下午3时许,国民党军对郭村的围攻宣告全面失败。

  7月3日夜,新四军全面反击,乡亲们自告奋勇担任向导,打着灯笼为新四军引路,带领新四军一直打到泰州城郊。其实泰州已是一座空城,只要剩胜前进,就可以顺手拿下泰州,正当叶飞等领导调兵遣将准备攻打泰州时,陈粟领导打来电报:“停止进攻,原地待命,注意警戒!”

  陈、粟首长飞快来到纵队,同叶飞等分析了当前形势,分析了攻打泰州的利与憋,认为攻打泰州不利于苏北抗日统一战线的形成,为了民族大义,决定不攻泰州,至此郭村保卫战胜利结束。

  此次战斗历时8天,共歼国民党军3个整团,俘700余人(内团长两人),缴获步枪600余支、轻重机枪10余挺。战后,为争取李明扬、李长江部团结抗日,将俘虏700余人全部释放,并归还其部分枪械。事后,李长江等表示愿守中立,协助新四军东进。

  当新四军向黄桥挺进时,二李果然没有给我军以阻碍,为了怕老蒋知道报复,堵塞老蒋和韩德勤的嘴,当新四军过境时有意朝天放枪,为我军送行!

  黄桥驻军顽保安四旅何克谦部等顽军,军纪松懈,道德败坏,到处坑害老百姓,比起小日本来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黄桥人民盼星星盼月亮,早就盼望解放的那一天,这是新四军的群众基础,从地理位置上看,黄桥是几个县的交界处,便于我军灵活机动作战,这是地理位置的原因,从战局来看,黄桥的周边泰兴和靖江住守的就是小日本鬼子,可以直接对日作战!介于上述情况,陈、粟领导决定攻打黄桥,一来为民除害,二来建立抗日根据地!

  在杜斌和金砂的坚决要求之下,从纵队领导那儿抢得了攻打黄桥先锋部队的任务,为了了解黄桥的具体情况,为打下黄桥做准备,金砂赶到龙窝口,同我地下党联系上了,见到了如凌和于先生,并同黄桥的地下党员进行了祥细的交谈,了解了黄桥的一些情况,敌人兵力部署情况,并请黄桥的地下党做好解放黄桥的接应准备工作。

  金砂回到部队后立即同杜队长商议道:“虽然何克谦部等顽军不得人心,但其武器装备好,我们要尽可能减少损失,打好这一仗为民除害!”经过商议决定派一个“尖刀班”化装成老百姓,先进入黄桥同地下党取得联系作为内应,在关键的时候起作用!攻打黄桥的战斗打响了,我军以排山倒海之势向敌人压了过来,敌人把所有的轻重武器全都用上了,形成了一道很强的火力网,如若强攻势必造成大的人员伤亡,正在这时突然在敌人的后面响起了激烈的枪声,这是“尖刀班”和我地下党接应来了,听到这枪声,杜、金二人立即带领部队冲了上去,一下子就打开了一个大缺口,我后继大部队像潮水一样涌了进来,黄桥终于回到了人民的怀胞!

  黄桥解放,上下欢呼,可突然出现的一个人,却让金砂和杜斌吃一了惊……。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