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余味


本站公告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人虽去,场未静!

    相比起那一字的诗作改动,礼部侍郎公子道出的这个姓名才更让全场轰动。转载 自 我 看書 齭

    场中的士子虽然醉心学问,但多数人毕竟年岁尚轻,不免有那“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之心。

    那件“夺爱倾城”的逸话,恰恰满足了年轻士子们心中最美好的愿望————才华横溢的翩翩公子,将倾城绝代的美人,从不学无术、暴虐成性的纨绔子弟手中解救出来。纨绔受到惩罚,才子佳人自此过上了神仙眷侣般的美好生活。

    如此佳话,谁人不向往期盼,不满心羡慕?

    许多年轻士子也曾幻想能从类似的纨绔手中,解救出一个倾国倾城的美人,与自己共结百年之好。

    至于那个纨绔子弟,自然就成了人尽唾之的可怜可恶之徒。不知多少人在提起他时,嘻笑怒骂,满脸不屑……

    在场的所有人怕是都未曾想到过,那件被众口皆传逸话里的三位“主人公”————才子,美人,纨绔,今天居然会鬼使神差地同时出现这里。不免有些让人感觉天意的诡测。

    这原本该是一场天雷勾动地火的绝好戏码,剧情甚至都不用多做编排————含愤在心的纨绔,在时隔多年之后再次向才子佳人施展报复,处处刁难。纨绔气焰嚣张,才子佳人处境艰难,形势无比危急。但邪不能胜正,最终纨绔难逃天理循环,才子佳人转危为安,佳话再续…………

    然而,这么一场好戏,才刚刚拉开序幕,高潮还未真正来临,却令人极其失望地草草落幕了。而且,这幕戏里的短暂情节,更是让人错愕到了极点————不学无术的纨绔,居然做了诗坛新俊的一字之师,更对才子佳人视若无睹。在将所有人的兴致挑起后,他居然来了个飘然而去。

    …………

    “可惜,可惜,可惜了这么一场好戏!”阴柔美男魏岳看着凉亭内的那一对壁人,脸上的笑容羞涩可亲,嘴里不住地轻轻念叨着。

    “则诚兄,这位郑兄可是‘一年好景君需记’的那位?”麻衣士子贾岛对那些传奇逸话全然不感兴趣,也根本不知道郑宇这个名字代表着什么,他关心只是另一件事。一把抓住礼部侍郎公子的手臂,他很是急切地询问道。

    “就是他!”早熟悉诗痴朋友的性格,郑远楠不以为意地含笑点头。

    “什么‘一年好景君需记’?”有相熟的士子莫名诧异地询问道。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不待侍郎公子开头,贾岛却已先行回答道,“这一首大有昂扬之气的吟秋诗,也是那位郑宇兄的大作。这两天我一直央求则诚兄引见此人,不妨今日还是错失了机会……”

    说这话时,他心中的遗憾之意完全溢于言表。

    “果然大有昂然之气!寓志于诗,寓情于诗,妙!”略一品味之后,那位士子也不由赞叹道,“则诚公子,这当真是出自贵族弟之手?”

    郑远楠含笑点头,目光却轻轻地移向那位与他同以才情卓越闻名长安的尚书公子,笑容中隐隐带着些深意。

    风度依然翩翩,笑容依然和煦,美人依然在侧……但不知为何,尚书公子那卓尔不群的身影,在秋阳的光辉下,竟然显得有些黯淡。

    不知是不是错觉!

    …………………

    郑府的内厅里,传出了阵阵欢笑。

    “…………表兄今日真是大出风头。也不知有多少人苦思冥想,都无法为那诗改动半个字,连那诗主都想到吐血了。表兄在那里,不过听了几息的工夫,就抛出了一字。姑父、姑母、父亲、母亲,你们是没有看到那情形————那位吐了血快要晕倒的诗主,听了表兄改动的那个字后,立刻便如疯癫一般跳了起来,大声叫妙。”李健一副与有荣焉的神情,活灵活现地描述着下午的经历。但关于遭遇裴、楚的事,他很聪明地避过不提,只谈诗会上的情况。

    厅内郑李两家的人都被李健的讲述吸引住了,神情无比专注。

    郑肃闭目片刻后,睁开眼睛看向一脸淡然的郑宇。心中既有些震撼,但更多却是的欣慰————那个曾令自己愁断肝肠、忧白鬓角的长子,自归来后,已经给自己带来了一次次的惊喜。

    在此刻,向不崇佛的郑肃,甚至有了效仿妻子一日三敬佛祖习惯的冲动!

    听了儿子的讲述,又看了看云淡风清的外甥,李登阳心中由衷地为姐姐姐夫感到高兴。这些年,郑肃一家的艰难,他看得最清。当年的冲动少年终于成人成才,那些艰辛总算是有了最好的回报。

    满脸欢颜的李氏将郑宇招到身边,不顾形象地将身形已远比自己高大的长子搂入怀中,眼中甚至流下了欣喜的泪水。虽然有些不习惯,但心中却是感觉一片温意,郑宇也不说什么,只是任李氏倾泻着情感。

    看到这情形,两位少女郑馨和李云菲,不禁抿嘴相视偷笑。

    厅内唯一有些表现异常的,还是那执拗少年郑静。看着自己的兄长,他的神色显得非常复杂,各种各样的情感交织在眼中,或许连他自己都道不清、说不明……

    “只可惜,表兄不肯再逗留,否则真想看看那些人是如何表情……”说到最后,李健不无遗憾地拍膝叹道。

    ………………

    礼部侍郎郑中明一回到府中,就见爱子迎了上来。

    “父亲识人之明,实在是让孩儿佩服万分?”

    “恩?”被爱子贸贸然赞了这么一句,礼部侍郎有些诧异地轻噫了一声。

    “呵呵……”郑远楠摇头一阵轻笑后,才回答道,“父亲,你可知裴无咎今日被落了面子之事?”

    礼部侍郎早知道爱子跟裴琰有些不对付,但对这种年轻人之间的意气之争他的兴趣并不很大:“则诚,究竟什么事?”

    郑远楠一面微笑,一面将下午发生的事情说了出来。

    “好个一字之师,好个冷静自若!”听完之后,礼部侍郎脸上表情终于有了些变化,击节赞道,“此子果然不凡!”

    …………

    太常少卿府

    少卿公子楚庆兴冲冲地来到了内院……

    。。。。。。。。。。。。。。。。。。。。。。。。。。。。。。。。。。。。。。。。。。。。。。。。。。

    郑重推荐,起点老牌历史专业户,以风骚著名的英年早肥再出新作《红烧大唐》,一本只需要三千字就能让你喜欢上的大作,有喜欢历史类和穿唐的读者去看看收藏一下吧,书号1147987,不好看回来打我的屁股!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