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投票表决


本站公告

    老头老太们没想到周文武这么爽快,立刻窃窃私语起来。

  “如果张院长愿意卖,我可以出一个好价钱。”周文武很懂得察言观色,张文中显然是动心了,他干脆趁热打铁。

精彩内容结束  不是骗更新,是改了一个关键的错字。

  水稻亩产应该是“四百多公斤”,我误写为“四百多斤”,一字之差,相差很多。

  还差几十票就900推荐了,我就能更新两章了,大家努把劲啊。

  ***************

  张文中是有权力卖掉穆河一号的,尤其是农科院的两个主子压根就没把穆河一号当回事,别说卖了,就算是送人,他们只怕也屁都不会放一个。

  这年头,人人都开始为自己打算,那么多国有企业被当作废铁一样的卖给了私人,无数的国有资产中饱了私囊,有钱的人越来越有钱,没钱的人反而会下岗,不公平的事情充斥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让人们深刻的体会到市场经济的无情。

  一旦农科院解散掉,张文中就得调回农业局,官场上没有寸进,连腰包也瘪下来,还浪费了最能上进的年华,别提多憋屈了。

  眼下周文武的忽然出现,给他提了一个醒。与其让穆河一号跟农科院一起消失掉,不如卖掉给大家谋点福利。

  可是他胆子还是不够大,这个念头才从心底冒起来,心就怦怦乱跳起来,就好像这是犯罪行为一样。

  “如果张院长愿意卖,我可以出一个好价钱。”周文武很懂得察言观色,张文中显然是动心了,他干脆趁热打铁。

  “这件事,我得跟上面汇报一下。”张文中觉得有点口干舌燥。他说是要跟上面汇报,可上个月打的那份报告,只怕还在领导们的垃圾桶里发霉呢。

  “张院长做不了主吗?我听说农科院不是事业单位,而且是自负盈亏的。穆河一号本来培育出来不就是为了卖稻种的吗?那和卖专利权有什么区别呢?”林风昨天和朴英杰的那些谈话不是浪费时间,早就弄清楚了农科院的底细。

  张文中愣了一下,没想到周文武研究的挺透彻,可他还是很犹豫。穆河一号毕竟是花费了农科院里七八个技术员三年心血培育出来的,本来的打算是要大展拳脚,这要是轻易的卖掉,实在有点心疼。

  “张院长,你也知道现在的情况。农科院可能随时都不存在了,而插秧的时间只剩一个星期了,如果错过了时间,穆河一号可能永远都不能再面世了。你们三年的心血,难道就这么白白的浪费吗?”周文武侃侃而谈,林风一边听的偷笑,心说小姨夫还真有天赋,自己只不过把基本情况告诉他,他就能自由发挥。

  周文武说的话句句都如同子弹一样打中张文中的软肋,他比周文武还清楚面临的窘境,倘若过了今年的插秧期,穆河一号可能真的就永远难见天日了。

  他很不甘心,农科院成立以来就半死不活的,穆河大部分的人甚至都不知道有这么个机构存在。当年本以为能在这里大展拳脚,他才主动请缨来农科院工作,没想到却把自己陷进了泥潭,落得如今一事无成的境地。

  他不忍心让穆河一号跟农科院一起陪葬,不过对于周文武的购买请求,他还得再考虑。

  “周文武同志,这件事情我暂时不能给你答复。这样吧,你给我留一个电话号码,我和院里的人商量一下再给你答复。你看怎么样?”张文中想了想,还是决定保守一些。

  “也好。不过张院长,时间不等人啊,希望你能尽快做出决定来。”周文武说。

  “好的,我会尽快的。”张文中自然知道时间的紧迫性,大棚里那密密麻麻的稻苗长势喜人,可再过一个星期,可能就会让他欲哭无泪。

  从农科院出来,周文武特意看了眼大棚里的稻苗,绿油油的让人觉得心里一阵透亮。

  “这事真的能行吗?”周文武本来还觉得林风的农业基地计划是个空中楼阁,可这才没几天,他竟然都掺和进来。

  “没问题。”林风信心满满,“现在咱们去东鲜吧,老金头应该已经过去了。”

  “你就这么有自信?”周文武真是不明白外甥的信心来自哪里,这边专利权还没到手,他就要去东鲜村包地了。

  “如果连信心都没有,那就什么都不必做了。”林风说了一句似乎有点道理,但其实是废话的话,竟然还让周文武咂摸品味了半天。

  周文武和林风前脚才走不一会,农科院的九个工作人员就聚齐了,本来有几个人今天轮休,被张文中一通电话给叫来,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今天找大家来,是要开个临时的会议。”张文中见人到齐了,喝了一口茶水,慢条斯理的说。

  大家的脸色都不好,最近风言风语不少,有人已经才猜想,这该不会就是散伙会吧。

  “大家也都知道,最近有不少的传言,说农科院要解散了。现在我们的情况的确不好,穆河一号好不容易研究出来,可是得不到重视,距离插秧期还有一个星期,我们连一户愿意耕种的农民都没找到。”张文中说。

  这话不必说,每个人心理都有数。几个在穆河一号培育过程中最出力的技术员眼眶通红,他们都是高技术的,不明白人情世故,怎么都搞不懂这么好的一个稻种,为什么县里根本就不在乎,为什么农民们怎么都不肯信任。

  大家心里都清楚的很,接下来的一个星期就是农科院的生死线,可就算是穆河一号能够起死回生,农科院也十之八九的要解散了。

  回想这几年的日子,大家不免心灰意冷,这半死不活的日子,早点结束了也好。

  张文中痛说了一会当前的糟糕形势,见大家的情绪都很低落,便清了清嗓子说:“其实今天的会议不会要讨论现在的形势,而是要跟大家汇报一个新情况。今天有一个客商来咱们农科院,指名要买穆河一号的专利权……”

  刷,所有人的目光一下子都亮了,集中到张文中的身上。

  尤其是朴英杰,他本来心情不佳,忽然听到张文中这样说,不禁想起昨天见到的那叫林风的小孩,难道他说的是真的?

  “院长,到底是怎么回事,出多少钱啊?”

  “院长,专利权可不能卖啊。”

  大家的心思不一,乱哄哄的讨论起来。有些人早就盼着农科院解散掉,若是能用穆河一号换点福利也不错;有些人则对穆河一号很有感情,觉得还能绝处逢生。

  张文中摆摆手,让大家停下来:“我知道大家的感情很复杂,我也很难选择。一方面,我对穆河一号有感情,不希望我们的研究成果就这么卖给别人。可另外一方面,我也不得不屈服现在这种状况。如果穆河一号再找不到出路,可能就要跟农科院一起消失了。”

  他的话让那些不肯卖穆河一号的人都沉默了,大家都不是傻子,很清楚转机是不太可能出现了。

  “我虽然是院长,但是这两年工作做的不到位,挺对不起大家的。这回穆河一号专利权的事情,我不想独断专行。我看大家来一个民主投票吧,如果大多数赞成,我们就卖。如果大多数不赞成,我们就不卖。”张文中说。

  大家都觉得这个办法不错,纷纷点头。

  于是张文中取来一叠纸,发给大家。每个人用笔在上面画圆或者画叉,表明对卖专利权的态度。

  等大家都画好了,就把纸扣着放在张文中身前的桌子上,一共九个人,很快就都投好了。

  张文中一张一张的把纸翻过来,大家一起计数,以示公平。

  九个人,八个圈一个叉,同意卖专利权的人占据了压倒性的多数。

  朴英杰失望的听大家兴奋的开始讨论卖多少钱是好,他是唯一一个画叉的人,可独力难支。他很清楚,穆河一号不再属于农科院了。

  农科院里闹哄哄的在讨论,林风和周文武已经来到了东鲜村。

  老金头的家里挤满了人,基本都是老头老太太,大家正聊着天,林风和周文武推门进来了。

  老金头正坐在炕上吹嘘着自己在县里每个月能赚上千块,引得大家十分的羡慕,一见林风和周文武进来,他起身介绍说:“这两位就是我的老板。”

  老头老太们都望向周文武,没把林风放在眼里。

  好在林风也没打算出风头,他站在角落里,靠着墙,看周文武的表演。

  “老金头应该跟大家打过招呼了吧,我这次来是想包大家手里的水田。”周文武说。

  “啥价啊?”朝鲜人性子爽朗,一个抽旱烟的老头把烟嘴在鞋底磕了磕,直截了当的问。

  “价格肯定会高于你们种地的收入。”周文武说。

  “一亩地二百五,少一分都不干。”那老头俨然是一群老头老太的代表,提出了他的价格。

  周文武瞄了林风一眼,见他微微的点头,便道:“没问题。”

  老头老太们没想到周文武这么爽快,立刻窃窃私语起来。

  东鲜两个村子有大概八百多亩的水田,在穆河的乡村里来讲,不算多也不算少。不过东鲜村有个独特的问题,就是村里的壮劳力大部分都去韩国打工了,留下来的地只能靠老人们来打理。

  老人们一般不亲自下地干活,都是雇人来干,若是种水稻的话,一亩地也就出产四百多公斤的稻子。刨去种子,化肥,农药,租用农机和人工费,一亩地能赚两百元就不错了。

  按每户有十亩左右水田来计算,一年也就两千元的毛收入,甚至不如家里的壮劳力在韩国一个月打工赚的钱多,还得操各种各样的心。

  周文武要用两百五十块的价格包地,对于东鲜的老人们来说,可是一桩赚钱又省力的好事。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