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第二百四十五章 老天爷的玩笑


本站公告

    其实更加准确地说,王锐现在也没把握这个人物究竟会不会出现,即使是出现了,又会不会像历史上那样掀起足以倾覆大明的滔天巨浪。最新章节由千/载/中/文/网提供在线阅读(WwW.QianZai小说在线阅读)

    对于这个人物,王锐可说是抱着矛盾和复杂的心情,既希望能够看到他能展现出历史上的那般风采,可是又知道如果是那样的话,那多半说明自己的策略出现了失误,这可真是令人感到左右为难。

    这个人物不是旁人,自然是赫赫有名的闯王李自成了。

    提起李自成这个人,后人对他可谓是褒贬不一。前世时王锐小时候接受的教育自然都将其描写成了一个英雄的正面人物,推翻封建旧王朝的农民起义军领袖、反抗阶级压迫的不屈斗士等等。

    但长大以后,随着对历史的更多了解和自身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他对李自成的看法自是不再那么片面,而是有了更多不同角度的认识。

    在王锐看来,英雄这个定义不能以一个人取得了多么伟大的成就和功绩来衡量,而是为了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大义,肯于牺牲自己的利益,甚至是生命也在所不惜的人方能称得上是有资格。

    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李自成和所有古代的农民起义军领袖们都算不上是英雄,最多只能说是枭雄罢了。

    因为他们的起义、造反最初都是被逼无奈,并非是主观上想要推翻压迫广大劳动人民的旧的封建王朝,而只是为了自己的私利而已。虽说到后来为了吸引更多的人加入,这些起义军们多半会喊出一个比较好听的口号,但是真正能按之去做的却几乎没有。

    “迎闯王、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这是多好听的口号?也的确曾经吸引了无数穷苦的百姓纷纷加入,活脱脱一个人民军队地形象。

    可是一旦攻下了北京城,这支“人民子弟兵”就彻底露了馅,立刻变得荒淫无度,甚至是烧杀抢掠无恶不做。结果仅仅是42天。就将大好的胜利果实转手送给了满清。

    这也是令王锐最感到生气和郁闷的地方,深恨李自成尽管也算得是一代枭雄,但却终究难改其劣根性,将大明的江山折腾得稀巴烂,然后转手就白白便宜了满清鞑子。称之为“病毒”,真真是一点也不为过。

    可不管怎么说。李自成也都算是这个时代风头最劲地人之一。因此自从阉逆案结束。时间转入了崇祯元年之后。王锐就开始留上了心。想看看这个风云人物究竟何时能出现。

    他倒一点也不担心和害怕。因为历史上李自成虽然推翻了大明朝。但那里面有着太多地复杂因素。其实若以战斗力而论。农民军要远远不如官军。在最初地战斗中屡屡遭到惨败。全靠了狡计和朝廷地决策失误才苟延残喘支持下来。

    崇祯5年。明军调集京军。川军。河南兵。盐兵。毛葫芦兵。营兵。等等土兵共30000人。把比他们多6、7倍地农民军军包围。里面就包括了闯王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罗汝才。大天王。八大王。八金龙。老回回等几乎所有头面人物。

    十几万起义大军被彻底包围在太行山与黄河交界地绳池渡。无路可退。最后是以假投降地狡计欺骗了明军。待走出包围圈后就又立刻造反。这样才躲过了一场灭顶之灾。

    崇祯7年,几经战斗。陈奇榆终于在一个四处绝壁地峡谷---车厢峡把李自成部36000人。死死包围住。只要从绝壁上面往下仍火石。射弓箭。或干脆不动困死对方就可以了。

    可就在这个生死一瞬之间地时刻。李自成主动向陈奇榆提出愿意投降。回家种地。而陈奇榆也就偏听偏信。还就当真了。结果李自成走出险境之后就杀掉了押送官。重新造反了。

    崇祯9年3月,刚刚上任的陕西巡抚孙传庭仅仅带领3000秦军防守西安。而闯王高迎祥率领数十万农民军铺天盖地的前来攻打。

    孙传庭不仅没有惊慌失措。反而周密部署,在闯王高迎祥地毕经之路黑水峪。利用高迎祥的麻毗大意,以少量兵力利用地形设下伏兵。经过4天激战,几乎全歼闯王高迎祥的中军数万军队,活捉闯王高迎祥及所部高级将领,并且于9月将高迎祥押往北京在紫禁城午门向崇祯皇帝献俘。

    像这样地例子实在是举不胜举,明军几千打败暴民军几万的战斗到处都是,直到了崇祯末期,明军财政因为两线作战的原因彻底崩溃,主力在辽东覆没,关内只剩下了新兵,老弱,暴民军才占有上风,可是败仗,惨胜也是常有的事情。

    就以历史上明军的战斗力,李自成在开头的几年都占不到便宜,又更何况现下王锐的手里有连八旗劲旅都望风披靡的龙虎卫?

    而且一旦他和皇帝定下的那些国策开始实行并且收效地话,农民的境遇就会得到极大的改善,国力、民力也会迅速充盈起来。老百姓的生活富足了,谁又肯去造反?到时候李自成便失去了群众基础,再也不能像历史上那样尽管屡次遭到了重创,但却可以凭借庞大的暴民基础迅速地恢复元气。

    这其实也是历史上明朝最终败亡的原因,一味地剿灭农民军只是治标不治本,结果只能是剿不胜剿。

    唯一的正解当然应该是从改变百姓的疾苦生活入手,这是釜底抽薪,从根子上消除了引起义、造反的源头。

    正因为如此王锐这才自信满满,没太将李自成地祸乱放在心上。只是对这个一代枭雄充满了好奇,很想要亲眼一睹其风采。

    恰恰在这时候,一件突的事情引了王锐的灵感,他好奇心大起,想要看看自己这逆天改命之人能否改变得了李自成的命运。

    事情是这样的,刑科给事中刘懋给皇帝上了一道奏疏,认为当今天下的州县困于驿站的约有十之七八,调停无效,禁革也无效,只有裁撤一法值得一试。

    他认为驿站的积弊主要有这么几点:第一,今日的驿递用于公务地仅占两成,用于私事地则占到了八成;第二,驿站的苦累,来源于往来过客地占四成,源于本省衙门的占六成;第三,驿递事项出于各省抚按衙门的占三成,出于中央各衙门的占到了七成。

    简单的来说,刘懋的这几组数据可谓是活生生地勾画出了一副公车私用、公款吃喝的大明世相图!

    根据刘懋的估计,如果驿站裁撤得法,清除了这些积弊,仅一年就可以为朝廷节省出几十万两银子的费用。

    朱由检自即位以来就在为国库的空虚而愁,想银子想得眼睛都蓝了,此时一看刘懋的奏折自是大喜,立刻批示内阁:国家设立驿站,专为驿递军情及各处差遣命官之用,然近来官员大多徇私舞弊,把堪合马牌私自送给亲朋故旧,假公济私。而且在常例食宿供应之外还要敲诈勒索,致使驿站民夫困苦不堪,甚至卖儿贴妇以资应付。应传谕兵部,遵照旧例从严控制,以清弊源。

    他又特意下令将刘懋改为兵科给事中,专管驿递整顿事务。此后凡是兵部出勘合,必须经刘懋挂号才有效,凡按抚等官员入京驰驿,必须到刘懋处验号注销。

    刘懋的权力一下大了起来,为了报效皇恩,他全力投入了驿站的裁撤和整顿事务之中,这与历史上的进程基本一样。

    说到这里就又要说说历史上的李自成了,他家里几代人以来,一直以养马为生,家境中等,是以李自成小时候和侄儿李过一起上过一段时间私塾。

    但自从父亲死后,家道中落,李自成不得不到一个姓艾的地主家里放羊抵债。成年后,李自成到甘肃当边兵,后来又回到陕西做驿卒。

    驿卒虽然不见得是桩美差,但至少要比那些朝不保夕的农民好。如果不是政府突然宣布裁撤驿站,可以想象,李自成多半会在这个养养马、送送信,为来往官员们搬搬行李的岗位上干一辈子。若天下不是太乱,他当然会积攒几个钱,讨上一个粗手大脚的婆姨,再拉扯一窝乱七八糟的儿女,然后四十来岁就成为一个慈祥的爷爷,谦恭而又麻木。

    然而,世道变了,李自成没法再在驿站混下去,要想活命,他就得另谋生路,而这所谓的另谋生路,于一个生逢乱世的粗豪汉子来讲,只有杀人越货才是最简单最直接可行。

    于是前驿卒李自成最终成了大明帝国的掘墓人,当他率领农民军把北京城团团包围时,当初下令裁撤驿站、从而让他失业的崇祯走投无路,只好上吊自杀,这位原本老实巴交的陕西农民,因缘际会地成了那只引龙卷风的蝴蝶……

    这段历史王锐是知道的,所以他一听说崇祯皇帝命刘懋开始裁撤驿站,心中不由得一动,立刻命人将刘懋找来。只告诉了他一句话,那就是他想裁撤哪里的驿站都没问题,但只有陕西的驿站和驿卒一个也不能动。

    刘懋虽然心中奇怪,但哪里敢说半个不字?当下就应允下来。

    王锐又派了内卫立刻赶赴陕西,命他们将一个名叫李自成的驿卒带回来。受命的内卫虽然也是大惑不解,却毫不犹豫地领命执行,结果一个月后却空手而归,带来的消息令王锐不禁苦笑一声,心说老天爷还真会开玩笑……58xs8.com